APP下载

美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及启示

2019-07-31杜晶晶王晶晶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名校硕士资源管理

杜晶晶,王晶晶

(安徽财经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在今天的社会中,任何企业的成功都取决于它所聘用的人的素质情况。随着全球竞争的加剧,影响着劳动者群体构成的变化、产品市场的变化以及企业的变革与重构等各方面,企业认识到开发人力资源的重要价值,人力资源专家日趋紧俏。我国人力资源服务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这固然有多方面因素,但缺乏专业的人力资源行业管理人才,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从国外引进教材开始,进而设置专业并开始招生[1]。虽然近些年开设人力资源相关专业的高校日渐增多,但毕业生能力和市场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集中在本科生的培养,培养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教育部“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如何培养能够胜任当今竞争环境的人力资源专业管理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本文在学习和借鉴美国知名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培养经验基础上进行相关研究,希望能为我国人力资源专业从业者,尤其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与启示。

1 美国人力资源相关专业基本情况

在美国,人力资源专业的称谓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产业关系Industrial Relations(IR);另一种是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HR)。从人力资源专业硕士培养角度看,有的学校提供MA(Master of Arts)或MS(Master of Science),也有学校提供MILR(Master of 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或MHRM(Master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等专业学位,学制通常为2年。在美国排名前100的大学里,设置有人力资源或产业关系专业硕士的学校大概有20多所,一般开设在专门的人力资源或劳动关系学院,如康奈尔大学、宾州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有些学校开设在商学院下面,如俄亥俄州立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有些设在文学院下面,比如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还有一部分学校是设在教育学院下面,如乔治华盛顿大学、克莱姆森大学;还有个别学校开设在职业院校下面,他们偏重于职业人才培养,如纽约大学、乔治城大学。

为了突出重点,根据USNews排名,我们选择了美国业界公认的5所人力资源专业培养名校为研究对象。这5所大学分别是:康奈尔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伊利诺伊斯大学香槟校区、密歇根大学和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分校。通过分析这5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及特点,期望得到更好的经验。5所名校人力资源专业硕士培养的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五大名校HR/IR专业硕士培养基本信息

注: BS: Bachelor of Science理学士;BA: Bachelor of Arts文学士; BSB:Bachelor of Science in Business商学士

2 美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比较

2.1 培养目标

HR存在的目的是有效率管理一个单位最关键的资源——人。HR的最大现实价值在于优化雇佣关系、工作环境、公司运营和组织管理等,这也是美国优秀的HR专业所致力于实现的目标。因此,美国对于相关的从业人员要求非常高。美国高校HR/IR专业硕士的培养可直接为行业输出人才,针对性非常强。各大名校HR/IR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如表2所示。

表2 五大名校HR/IR专业硕士培养目标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五大名校HR/IR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直接瞄准职场中未来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让他们了解组织运作基本规律,直接为工作场所中的雇佣关系和人员管理进行人才储备。毕业生可就业于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政府机关及其他社会团体等。学生在校期间习得的知识和技能,直接指向解决职场中的现实问题以及培养建设性的工作关系。

从学位授予来看,五大名校中提供MA或MS的不多,大部分是MILR、MHRM等专业学位,这也说明了五大名校对HR/IR专业硕士的定位非常明确。如康奈尔大学的MILR项目明确指出,培养期为2年,以职业为导向,针对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职场人士提升工作知识与技能所开设的。虽然也接收少部分应届毕业生,但更适合有1—4年工作经验的申请者。因此,从五大名校来看,美国高校人力资源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基于实践性和应用导向的。

2.2 培养层次

五大名校IR/HR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层次结构比较完善。除伊利诺伊斯大学香槟校区外,其余的高校都打通了从本科、硕士(包括MBA)到博士生培养的全部体系,并且提供了许多在线、兼职硕士研究生项目,使培养方式更加多样化。如康奈尔的产业与劳动关系学院下面,共开设3个研究生项目,除了MILR外,还有博士项目以及一项专门为有8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资深HR提供的为期15个月在线学习的项目EMHRM(Executive Master of HRM)。此外,还提供双学位项目与广泛而多样化的、针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职业培训项目。卡森商学院的MA-HRIR项目及MBA教育分为全职与兼职两种方式,利用晚上授课的形式拓宽了其生源范围。同时,该校还提供MA-HRIR/MBA的双学位,直接为HR从业者提供更加明确的职业导航。密歇根州立大学也与该校的法学院合作提供MHRLR/JD(人力资源和产业关系专业硕士与法学硕士)的双学位项目。伊利诺伊斯大学香槟校区提供的MHRIR在线硕士项目,为边工作边深造的职场人士提供了一个课堂之外的学习机会。而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分校除了提供两个不同方向的IR/HR专业硕士项目(MHRM和MLER/)外,还提供一系列为职场人士量身定制的课程项目,满足不同受众、群体的需求。

五大名校在IR/HR专业研究生培养方式上的阶梯性与多样化,也使得IR/HR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更加符合实际。同时,不同层次的培养体系使得IR/HR方向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得以共享,有助于专业学科建设与发展。

2.3 课程设置

纵观各大名校,不论是IR还是HR,在课程设置上都没有很大的区别,都是HR的基础和高级课程。课程设置基本上采用“核心课程+各大专业领域选修课”的模式。核心课程涉及HR领域的各个方面(如人力资源策略,人力资源决策,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招聘、培训和发展,数理研究方法,员工福利,劳工关系和谈判,组织行为和理论,管理经济学和劳动市场分析,劳动法,企业道德、文化等),以奠定学生在这个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选修课程一般按照HR各个模块区分,供学生自行选择。如康奈尔大学的MILR,要求修满至少16门课程,其中6门核心课程,6门专业课程以及一些其他选修课课程。详细划分了5个专业方向,可供学生自由选择,包括组织与人力资源、国际与比较劳动、集体表征、纷争解决、劳动力市场政策等。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MHRIR项目需要在3个学期完成12门课程,共修48个学分。学生必须从以下4个领域选择课程: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学,劳动市场,工会管理和劳动关系政策,国际人力资源管理。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分校的两个人力资源专业硕士分别聚焦不同的方向,如MHRM项目专注于HR战略和商业基础,12门必修课涵盖4个不同的领域,包括HR战略、HR决策、HR职能和HR环境。而MLSER项目则更关注工作场所、员工、雇佣关系等知识的学习。两个专业的另外5门选修课可以互选。密歇根大学要求修满12门课、36个学分,并提供7个方向类课程供学生选择。但在每一类课程必修的数量上却没有作出规定。如果学生对“组织变革和领导力”这一主题感兴趣,可以选修“战略和企业绩效”和“组织变革领导力”模块下的全部课程。这一安排使得课程设置在满足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基础上,更加灵活和具有弹性。各大名校HR/IR专业核心课程比较如表3所示。

表3 五大名校HR/IR专业核心课程比较

此外,各大高校根据自己的学科优势,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各有特色。如康奈尔大学在劳动关系处理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为了满足其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理念,选修课可以在学校其他专业中任意选择。香槟分校借助较强的工科教学实力,开设了社会技术系统、雇佣关系系统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这两门课也是目前企业很感兴趣的。密歇根州立大学所学的课程中,HR与IR的占比相对平均,核心课程中结合MSU的优势专业统计学,开设了HR/LR系统分析中的统计测量工具等课程。

2.4 教学方法和手段

美国高校一直注重学生理解知识,自觉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除经典的案例式教学方法外,五大名校在教学方法上,更多地让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仿真模拟、课堂辩论等主动学习方式中来。同时,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如在线学习等。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分校MHRM项目在2017年秋季课程中的HR战略,就是完全通过在线学习方式教授的。

此外,对于专业硕士的培养,各大名校都十分重视课外的体验与拓展训练。服务学习(Service Learning)和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是各大高校常采用的校外拓展方式。如康奈尔大学全球服务学习项目(Global Service Learning),让学生通过集体合作,解决社区以及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卡森商学院提供4种不同的实际企业运作项目(品牌公司、咨询公司、基金公司、创业公司),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对比实践,使学生获得深度的职业经验与体验。

同时,多数学校都通过实习的方式,使学生获得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不仅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也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平台。如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带薪暑假实习,要求在项目的第一年或第二年开展。通过参与项目小组或独立完成任务,使学生得到专业的指导,在职掌握更多的学习经验。新泽西州立大学罗格斯分校利用其地理优势,与许多知名组织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课外学习的机会。在带薪实习方面,专门为没有HR经验的学生设计。同时,学校的社团组织RUSHRM是在全美拥有最多会员的人力资源从业者聚集平台,也为有经验的职场人士拓展资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伊利诺伊斯大学香槟校区的MHRIR项目提供很多的实习机会和工作机会。该校的就业服务中心是很有效率的,提供的服务多种多样。有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就业研讨会以及对接世界500强公司的高质量的实习。对接的实习和工作机会有默克公司的人力资源专员的实习机会、美国全国劳资关系委员会的现场考官、百事可乐的人力资源实习、美国雷神公司的人力资源领导力发展项目以及壳牌石油的人力资源代表等等。此外,绝大多数学校都提供对外留学的国际项目,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2.5 就业情况

美国HR/IR专业硕士的定位明确,就业前景也非常可观。毕业生可就职于企业单位、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政府机关、工会及其他社会团体,从事人力资源与劳动关系的专业性工作,工资待遇不菲。以明尼苏达大学双城校区卡森商学院为例,该校MA-HRIR项目有97%的毕业生在90天内都会找到工作,平均起薪不低于每月$76,752。根据伊利诺伊斯大学香槟校区就业数据统计,UIUC人力资源毕业生的就业范围除了伊利诺伊州以外,主要集中在美国西部、南部、东北以及中西部。平均年薪资都在$70000以上。其中,实习的平均薪资是每月$5807,一般是在$2450—7500之间。其中97%的学生都会找到实习单位,53%的学生最终会选择在他们之前实习的公司工作。

在美国,HR/IR专业硕士毕业生平均起薪较高,与他们大多具有多年的工作经验有一定关系,也与学校提供支持性的平台与措施密不可分。如卡森商学院就成立了研究生职业发展中心(Graduate Business Career Center),通过一系列完善的服务与配套资源,为学生实习与求职提供帮助。提供从简历制作到面试技巧,再到求职辅导等系列服务,确保为每一个毕业生提供量身定制的支持与帮助。伊利诺伊斯大学香槟校区的就业服务中心也提供类似的服务,包括一对一的咨询服务、就业研讨会以及会对接世界500强公司的培训实习等。

3 美国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硕士培养对中国的启示

在美国各大公司,人力资源部很早以前就是一个独立完善的核心部门,体系完整,权力很大。而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还没有规范,从业者往往从事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专业性要求也不高。人力资源从业者也没有达到职业化标准,不少都是由行政事务的人员转化而来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国内这种发展不健全的HR现状,预示了HR专门人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急需的。

从国内目前高校培养情况来看,设有人力资源本科培养的院校,从1999年的37所增加到2010年的300多所。培养数量虽然有了很大提升,但从目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特色来看,高校对社会输出人力资源专业从业者的培养力度还不够。而就人力资源硕士培养情况看,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从研究生招生目录中看,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位作为研究方向的,被放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面。除少数学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单独设有人力资源专业硕士点,其他大部分院校将人力资源管理设置在企业管理专业下的一个方向。如对外经贸大学在企业管理专业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和中小企业管理两个方向。另外,与人力资源相关的专业还有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管理等,都设在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目录下面,且大多数是科学硕士学位的培养模式。

通过与美国五大名校人力资源专业硕士培养的比较,结合中国目前的现实情况,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3.1 重视实践导向的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

美国名校的人力资源专业硕士大部分提供MILR、MHRM等专业学位。与MS与PhD不同,美国人力资源专业硕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除了对工作经验的要求外,其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直接指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美国专业科学硕士教育是适应美国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高度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7]。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对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具有实践导向的,具有严谨科学素养、商务知识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明确目标定位,加大资源投入。

自1984年我国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以来,经历了由内生型发展向外生型发展的转变[8]。从2009年开始招收应届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攻读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近几年内有了跨越式发展。今后,教育部将进一步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结合行业需求培养更多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随着对人力资源从业者需求的增加,各大人才培养单位应及时捕捉到这一变化的信息,全力做好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要在专业硕士培养上下功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紧扣社会需求培养人才脉搏,在现有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培养目录下,强化和落实人力资源方向人才的培养,推出有特色、见实效的培养项目,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在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上需要做好的功课。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参照和学习美国HR/IR专业硕士灵活的课程设计模式、“校内—校外”结合的培养模式,直接为社会输送大量人力资源管理高级人才,为学生当前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准备。

3.2 构建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五大名校IR/HR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层次结构比较完善,培养方式多样化。我们不仅要在IR/HR专业人才培养上明确目标、抓好定位,还要在支持体系上加以完善,确保本科“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特色,拥有向上晋升和发展的通道。除了人力资源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的设置外,人力资源管理的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还应具有多层次,给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多元化的选择。此外,各大高校还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MBA教育中切实有效地调整人力资源专业的培养方向,采用其他短期、灵活的培训形式,在线、兼职的培养方式,以满足社会和企业对HR人才进行岗上培训的需要。从全社会范围看,可利用高校资源与社会资源联动的方式,推动HR职业教育行业的发展。除目前备受关注和认可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外,一些双证书项目——学历(学位)课程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同时进行的双证教育也在孕育之中。需要将国内权威教育机构、国外智力资源以及国内一流高校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将学历教育与能力教育结合起来,拓展职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对人力资源人才培养的体系与氛围。

3.3 明确人力资源专家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

当今社会竞争性、多元化、开放性的本质,决定了人力资源从业者单一知识结构或技能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从五大名校的培养过程和课程设置上,可以总结和归纳出当代人力资源专家需要具备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从知识结构上看,包括HR各职能领域的专业知识、技术,如人力资源策略、招聘、培训和发展、员工福利等,还需了解技能背后的一些理论与原则,如商业原则、组织理论、劳动力市场等,还要掌握一些数据分析的基本工具,如数理研究方法以及统计分析工具等。从能力结构上看,包括基本认知能力,与他人有效沟通的能力,包括语言表达、书写沟通等。数据分析能力,包括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方法和工具整合信息、得出结论。研究能力,包括收集、分析、利用信息作出逻辑推断和决策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理解相关理论的实践价值。评估不同情境下的工作场所相关问题、公共政策以及管理决策。联系实际有效运用理论,获取绩效的能力。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即在人际交往中保持职业素养,有效陈述观点和提出建议的能力。根据不同场合、受众有效表达观点。运用职业生涯管理技巧规划自己长远的职业生涯通道。无论个人、团队还是在社会网络中都能保持高效,展示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3.4 加强校企合作,整合社会资源

在未来,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已由事务性管理转向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这对人力资源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美国名校应用型导向的HR人才培养模式看,接近现场,解决实际问题,重视课外的体验与拓展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实习项目还是联合培养过程,都需要人才培养单位从实际需求出发,与人才接收方(企业)展开密切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我国人力资源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学习美国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更要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不断探索,结合各大高校现有的学科优势、地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企业直接输送人才为目标,推出符合当地社会需求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或其他类别的HR专业人才培养项目。还可以利用联合办学的方式,学习境外先进人才培养单位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先进经验,推出更加符合实际需求,又具有市场竞争力的HR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加强院校自身专业特色建设,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整合社会资源,真正把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水平人力资源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名校硕士资源管理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全国名校等差数列拔高卷(A卷)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名校介绍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如雷鼾声惊醒“名校梦”,15岁少年不堪重负卧轨自杀
改进硕士研究生解剖教学的探索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