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护理对脑血栓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探讨

2019-07-31李乃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7期
关键词:脑血栓患肢肢体

李乃辉

(大连市中心医院中医皮肤疼痛科,辽宁 大连 116033)

脑血栓患者多发病于老年人,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脑血栓患者不仅出现身体上的疼痛肿胀,还且在言语、行动、精神、智力方面都产生一定的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越来越多。其影响因素有:年龄、静脉血栓病史、内科疾病、血管炎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在医学上,是难为攻克的课题。下肢深静脉血栓多是由于静脉受到损伤、血液流动比较缓慢、血液在静脉中不正常凝结出现高凝状态等病因引起的,正因为血液回流受阻,使得机体出现肢体肿胀、疼痛等,更甚者,引起全身反应,对人们造成了不可预估的痛苦。DVT一直以来都是临床上的难点,如今,临床方面,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案:介入治疗、抗凝、药物溶栓治疗及机械性血栓清楚手术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1-2]。因此,要对下肢深静脉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今探讨的即为综合性护理对下肢深静脉患者产生的作用。以下为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共收治了50例脑血栓患者,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未发生肺栓塞(PE),其中患者DVT所在部位均为混合型。进行护理前,对其进行血浆D-二聚体测定(>500 μg/L),且对其进行下肢静脉顺行造影,造影表现为闭塞、充盈缺损等。则本次收治的50例患者均符合临床护理标准,本次研究也均征询了患者的意见。5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人数均等。对照组患者男12例女13例,比例为0.9∶1;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为(50±1.2)岁;病程0.8~4.9年,平均病程为(2.1±0.6)年。对照组患者男15例,女10例,比例为3∶2;年龄43~62岁,平均年龄(54±0.1)岁;病程1.1~5.0年,平均病程在(2.6±0.1)年。根据资料统计,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其年龄方面均为显著差异,且均符合统计学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在两组患者进行抗凝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采取综合性护理及一般性常规护理。

1.2.1 一般性常规护理:对照组安排患者进行卧床休息、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观察患者肤色,保证病房清洁,避免人员大量流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定期给患者擦净身体,保证肢体干净无污染;监控室内温度,避免过冷过热引发患者更多病症。

1.2.2 综合性护理:①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饮食护理,调节缓和的饮食,禁止食用油腻辛辣食物,防止血液黏稠;睡前禁止食用咖啡、浓茶等,易引起患者失眠;禁止使用过咸,过硬的食物,容易造成患者口腔黏膜及胃黏膜损伤。适宜:菠萝粗、玉米、西红柿、海带、蔬菜等,以清淡为主,维生素为辅。②运动方面,护理人员应避免患者长时间静坐,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静脉血液回流,且避免膝下垫硬枕;护理人员每天定期对患者患肢部位进行按摩,促进患者肢体部位的血液流动,有利于血液回流通畅。③情绪护理,保证患者所处环境安静,避免噪声等不良因素干扰,使患者心情愉悦,在不损害患者身体的条件下,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且观察组患者起床活动时应穿上医院备用弹力袜,且在每日早晨起床时嘱托患者。两组患者均应住院观察3周,3周后,允许患者出院。

1.3 观测指标

1.3.1 每天检查患者肿胀肢体部位的肿胀情况,用卷尺进行测量,并且同时记录下肢健体的长度,二者进行比照。每天询问患者肿胀肢体疼痛感觉,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记录,并最终最好分析,观察疗效。记录患者每天下床后的活动时间,并与护理前进行比照。检测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好转情况。

1.3.2 疗效判定。治愈:持续站立20 min后肢体无明显肿胀、疼痛等不适,肢体浮肿完全消退,且对比平面周长,与健侧下肢相比<2.0 cm。深静脉血流量明显改善,在(34.95±7.85)mL/100 mL。有效:持续站立20 min后肢体情况肿胀明显消退,患肢处疼痛明显减轻,对比患肢部位平面周长,与健侧下肢相比<3.0 cm,深静脉血流量在(28.25±2.31)mL/100 mL。缓解:持续站立20 min后肢体浮肿稍微好转,疼痛有所减轻,与健侧下肢相比,平面周长<4.0 cm,深静脉血流量在(25.69±1.36)mL/100 mL。无效:上述患者所患状况无任何好转,肿胀疼痛没有消退,血液回流受阻,无任何改善。统计深静脉脑血栓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χ2检验,计数资料(%)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患肢部位平面周长、下床活动时间、深静脉血流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患肢部位与健侧下肢相比,平面周长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距显著,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神静脉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并发症有0例,对照组1例;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符合统计学标准。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愈结果。观察组:治愈18例(72.00%),有效4例(16.00%),缓解3例(12.00%),无效0例(0.00%)。对照组:治愈10例(40.00%),有效8例(32.00%),缓解5例(20.00%),无效2例(8.00%)。

表1 患者患肢平面周长与健侧下肢差值、下床活动时间、血流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x-±s)

3 讨 论

脑血栓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多是由于长时间静坐,缺乏活动;脂肪含量高,导致血液黏稠,以至于发生堵塞,影响血液回流。心情烦闷、压抑等均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接受治疗的同时,要对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患者各方面均应得到护理人员的关注,在饮食方面,降低脂肪含量,多以清淡为主,利于血液回流。让患者适当运动,有利于患肢部位的恢复。且晨起下床后穿上弹力袜,减少血液回流受阻,有助于患者肿胀部位的恢复[3-5]。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较一般性常规护理更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可在临床范围内大面积推广。

猜你喜欢

脑血栓患肢肢体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疏血通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纳联合治疗脑血栓临床效果观察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乳腺癌病人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护理干预及实施效果分析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Rigid ureteroscopy in prone split-leg position for fragmentation of female ureteral stones:A case report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睡前一杯水可以预防脑血栓吗
面试六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