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一体”朋辈辅导模式在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应用探讨
2019-07-30刘贝贝代永建谷小军
刘贝贝 代永建 谷小军
摘要:当前,我国大学生朋辈辅导缩影在各高校都有显现,已成为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自我管理的重要形式。文章基于“四位一体”朋辈辅导模式,归纳已有的朋辈教育资料,分析新时代的新生特点,阐述“四位一体”朋辈模式的有效运用,分析在新生适应性教育中产生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朋辈辅导的现实意义,引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关键词:“四位一体”;朋辈辅导;新生适应;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038-02
一、朋辈辅导发展历程
1.朋辈辅导发展简述。朋辈辅导与朋辈心理辅导名称不同,但含义基本相同。笔者认为,朋辈辅导的范围略大于朋辈心理辅导,如学生社团组织辅导、学习辅导,并不需要专门的心理培训就可以直接对他人提供帮助,且对于辅导者掌握心理辅导技巧要求不高。20世纪60年代,美国精神卫生领域掀起一场非专业的心理咨询运动。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在学校培训学生,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随后,美国、加拿大许多高校,开展了朋辈心理互助的研究和实践。21世纪初,我国系统地介绍朋辈心理辅导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如书籍类有陈国海的《心理倾诉:朋辈心理咨询》,许素萍、呂冬诗的《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随着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等工作的重视,工作方法与方式也在积极转变,朋辈辅导已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辅导等的有效补充。
2.朋辈辅导的含义。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是同伴之间运用一定的专业知识、生活经验和助人技巧所进行的同龄人之间的心理互助、激励、支持、指导、训练和咨询活动。朋辈辅导主要强调有相同背景或是有共同语言的人共同分享观念和技能等,是一种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并不仅仅强调心理辅导。这里,笔者从单项朋辈心理辅导转向“四位一体”朋辈辅导,并将其借用到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
二、新时代大学新生的适应性特点分析
當前大学生处于新时代,父母教育观念增强,学生缺乏自主性。从笔者四年的辅导员工作经验来看,大一新生是高校的特殊群体,大一年级是他们思想观念形成、行为习惯养成最关键的一年。他们从单一紧张的“包办生活”进入丰富自由的“自我生活”,巨大的转变使得他们不知所措,无法正确面对群体生活,自律性逐渐减弱,从而产生一系列不适应感。这些不适应性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1.自主观念减弱。大学新生由“被迫性”向“主动性”学习。高中三年,他们有强烈的大学梦,支撑他们走入高校生活。高校的自主学习氛围使得他们不知所措,仿佛失去梦想、追求,从而学习也失去动力。在这个关键期,如果辅导管理不恰当,可能使学生在大学四年都处于盲目及自制力缺失的状态。
2.人际交往困难。大多数新生的高中生活是“三点一线”,而大学生活恰恰相反。他们由单调的生活模式转变集体的生活模式,由“当地室友”转向“各地室友”,地方性的差异,很容易出现沟通障碍。长期的不良人际关系,会导致新生产生孤独感、不适感,进而产生心理问题。例如,笔者接触的一位大四同学,由于大一时不适应寝室生活,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导致成为“网瘾青年”。
3.生活能力欠缺。目前,高校新生多数为独生子女,重学习轻生活,导致生活能力减弱。大学生活不仅需要智商,情商也占有重要位置,处理日常生活问题,单靠智商是不可能完成的。这种长时间的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学生产生自私、焦虑等心理问题。
三、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途径分析
据笔者观察,大学新生的适应性教育重在量而轻于质。教育内容与形式依据学校学工部门下发教育计划,各系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教育课时,具体内容分为:
1.讲述校史校情,熟知校纪校规。大学新生进校的第一件事就是由学校教师介绍校史校情及校纪校规,帮助同学了解熟知,使他们产生归属感,激励学生的爱国爱校之情,熟知大学生行为守则,做到不违反校纪校规,做合格大学生。
2.介绍系部设置,了解专业特色。一般新生适应性教育的第二课时为系部领导介绍专业设置,讲述专业特色、课程安排、学术探讨、就业前景等,促使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热爱之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高校把新生看成独立的个体,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我安全是对自己、家人、学校的负责。系部会邀请保卫部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4.开展心理普查,了解心理状况。开学一周后,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会安排新生心理普测,了解新生心理状况,做好记录,每人一档,及时跟辅导员沟通,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安排心理咨询、指导或转介。
四、“四位一体”朋辈辅导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中的探索
朋辈辅导教育是基于笔者四年工作的观察、探索,以期把高校资源进行有益整合,完善体系建设,由系部成立朋辈辅导管理中心,统一管理、培训,起到由上到下的传承作用。目前,进行了初步实践,取得了良好反响。
1.“四位一体”朋辈辅导模式的建立。(1)以系党支部为中心,建立领袖示范小组——示范性朋辈辅导。学生党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每期党员活动日可以跟新生适应性教育相结合,成立“党员朋辈教育小组”。党支部书记为指导教师,按专业分类,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学习讲座,在讲座中增加游戏环节,这样新生才能更容易接受。笔者所在系部举办的讲座,在新生的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有心理问题的新生建立了“一对一”辅导机制,得到他们的肯定。(2)以系团学组织为中心,建立实践活动小组——活动型朋辈辅导。系部团总支、学生会、青年志愿者协会都会加入迎接新生的行列。在接待新生的过程中,团学组织安排“新生帮扶小组”,志愿者不但帮助新生搬运行李,而且在接待过程中掌握新生的第一手资料,介绍大学多姿多彩的生活,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志愿者还要充当倾听者的角色,倾听新生对学校的直观感受,了解新生所需,做到及时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3)以班级委员为中心,建立学习兴趣小组——学习型朋辈辅导。新生适应性教育应当延长周期,不能只是开学之后的前几周。大一是学生思想观念形成、适应的关键期,作为高校应当重视新生适应性、长期性教育。开学之初,就应选取思想信念坚定、能力突出的新生作为班委备选人选,对其进行培养,成为学生中具有说服力的班委。比如,笔者工作的院系,在2017级新生班级中培养班委并对其进行培训,考试周期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起到很好的效果。(4)以系心理服务台为中心,建立心理辅导小组——成长型朋辈辅导。笔者非常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工作中,也尝试成立“朋辈心理辅导小组”,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接下来,准备把其运用于新生适应性教育中。新生本身在大学适应性上存在问题,还不能拥有自我锻炼的能力。系部组织大三学生成立心理服务台,选择骨干学生进行心理培训、团体辅导,通过测试后,加入心理服务小组。每个辅导者负责一个班级,在新生入学时进入新生宿舍,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运用所掌握的心理学谈话技巧,帮助新生正确面对大学生活。
2.“四位一体”朋辈辅导模式的现实意义。朋辈辅导模式的创新探索,一方面,补充了纯理论性新生适应性教育的不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掌握新生信息,做好针对性管理;另一方面,能够全程、全方位育人,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进入学生日常生活,促进学生由被动管理逐渐走向自我管理。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加具有自主意识,思想活跃,抗压能力弱,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不仅承担学生的学业提升,更承担学生“三观”的形成。自上而下的朋辈辅导,能够贯穿学生的日常生活,且被学生很好地接受。大学新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学长学姐告诉我的”,由此可见,新生对高年级的同学具有很强的信任感,朋辈辅导对新生适应性教育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许素萍,呂冬诗.大学生朋辈心理辅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武文思.朋辈教育在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中的应用研究[J].心理素养,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