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学科分馆与学科建设的有机融合

2019-07-30李姗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8期
关键词: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学科建设

李姗

摘要:学科分馆是支持学科建设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章从学科分馆的概念、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建设服务等方面探讨在“双一流”的背景下,建设学科分馆如何与高校学科建设进行有机融合。

关键词:学科分馆;学科建设;学科服务;学科馆员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8-0007-02

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随着“双一流”总体方案的部署,进一步强化高校中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学科建设历来是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也是高等学校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高校中相关学科文献信息资源中心的学科分馆,其建设与发展将是支持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1]。本文将从学科分馆的概念、学科资源建设和学科建设服务几方面,探讨在“双一流”的背景下,建设学科分馆如何与高校学科建设进行有机融合。

一、学科分馆的概述

学科分馆是根据藏书特色及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按照学科分类和相关学科需要,着重存储某一学科或某几种学科文献资源,开展与之相关的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开发,以“专、新、精、全”的特点,建成全面、系统、深入地为读者服务的图书馆。[2]学科分馆的概念源于英美等国家的公共图书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并被赋予新的内容。如哈佛大学有近百家图书馆,包括威德纳图书馆、心理学研究图书馆、社会关系图书馆、美术图书馆等。[3]伊利诺伊大学有生物、化学、商业、妇女研究、儿童等38个分馆。英国剑桥大学有大大小小90个图书馆。牛津大学也有规模不等、馆藏不一和服务多样的100多个图书馆。[4]国内如清华大学图书馆有经管图书馆、建筑图书馆、法律图书馆、美术图书馆等专业分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有法学馆、医学馆等45个院系分馆,厦门大学图书馆有经济与管理分馆、信息工程分馆等8个分馆。

二、学科分馆建设和服务的重要性

在“双一流”高校建设背景下,高校要发展,除了有优秀的教学科研人才和充足的经费外,还需要有与大学发展和学科建设相适应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作为大学文献资源保障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学科分馆,很多是从各院系的资料室发展而来的,拥有丰富而系统的学科文献,为研究学术发展沿革提供丰富的资源。同时,由于学科分馆的文献资源采购针对性强,数量少,因此能更及时地采购到最新专业资源,及时对资源进行编目、加工和上架,使得教学科研人员能更及时地获取到所需文献资源。此外,学科分馆往往设置于所属学院的教学楼内,方便与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的交流,及时了解学科发展动态和读者对专业文献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科特色和优势,提供精准的学科资源和专业的学科服务,与总馆相配合,与学科建设相融合,深入地为学科建设服务。[5]还有一些学科分馆是某些专业院校合并入综合类高校后保留下来的,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这些专业与综合类高校的学科专业互补融合,既填补高校某些专业的空白,又与高校其他专业融合,形成高校的特色专业。同时,原来的专业院校图书馆也并入高校图书馆,成为有特色的专业学科分馆,如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图书馆成为清华大学美术图书馆。这些学科分馆,既弥补了总馆该类专业图书藏书数量的不足,又能保障本学科特色资源建设的系统性,充分满足本学科教学科研需求,为学科建设跟上高校发展步伐提供有力保障。

三、学科分馆建设和服务的现状与问题

学科分馆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资源建设,收藏与学科相关的中外文图书期刊以及学院教师的著作、学院的研究成果、学生的作品集等。但它往往仅限于收集纸本文献,没有相关的电子资源,如毕业生的优秀作品,只收藏了纸本作品集,没有收藏电子版作品,从而给学生查询调阅带来极大不便。学科分馆的资源建设经费主要来自所属学院,由于学院对分馆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分配给分馆的经费相对较少,有时甚至没有资源建设经费,造成学科分馆无法系统地进行资源配置,有经费时就买一些,没有经费就不买,文献资源陈旧且更新不及时,馆藏建设明显跟不上学科前沿,资源建设无系统性、延续性,难以满足教师教学科研需求。此外,很多学科分馆没有专职的学科馆员,来组织学科分馆的文献资源购置工作,资源建设缺乏专业性。即使有專职学科馆员的分馆,也往往受学科馆员工作内容繁复、精力有限的影响,使图书采访无法有针对性地满足读者和学科发展需求,不能全面系统地进行资源配置,导致资源建设与学科发展并不吻合。[6]同时,由于学科带头人不了解学科分馆和学科馆员对于学科建设的作用和重要性,很少能参与和配合学科分馆的建设与服务,这也使得学科馆员不能及时获知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和课题研究最新成果,也不能将学科服务很好地嵌入学科建设中去,使得学科服务与学科建设脱节。

四、建设学科分馆如何与学科建设有机融合

1.学科分馆要更好地服务于学科建设,为建设一流学科提供文献资源保障,加强特色馆藏资源建设,藏书在突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达到研究级水平。除了收藏正式出版的专业文献,还要收藏非正式出版的专业文献,如国内外专业会议纪要、会议论文集、教师文献集、项目报告、研究机构内部刊物等,同时要保证这些专业文献收藏的持续性和系统性。

2.在资源组织方面,学科分馆应该采用更具学科特色的图书分类方法,以方便读者从学科的角度来查询资源。如笔者所在的艺术设计分馆,在图书分类时就采用能入艺术设计类目的图书就不编入其他类目,将所有图书尽量集中到J大类,如服装设计类图书集中在J523类目下,而不是TS类目;产品设计类图书集中在J525类目下,而不是TB类目,这样能更好地体现文献资源的学科特色。同时,总馆应将分馆纳入统一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以便更好地检索体现分馆特色的资源,交叉学科教师和研究者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充分发挥学科分馆在学科建设上的作用。

3.资源类型方面,不仅要收藏纸本资源,还应该建设一些有特色的电子资源,如学科发展的数据库、重点课程的电子教案、重点课题的课题数据库、教师成果数据库、优秀毕业生的成果数据库等。同时,艺术类分馆可以收藏一些设计手稿、设计作品模型等实物馆藏。

4.設置学科馆员,推广嵌入式的学科服务模式。学科馆员基本上是复合型人才,既有馆藏知识信息与数据素养,又熟悉学科情况,具备学科服务能力,还要懂英语文献。[7]进行课题项目研究和课程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这都需要文献收集和整理工作,但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往往没有足够的精力完成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学科馆员能运用自身学科专业知识和娴熟的信息资源检索、收集整理技能,协助科研人员完成这部分烦琐的工作,节省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以腾出更多时间进行课题研究。同时,学科馆员要通过持续性的参与教学科研,了解所属学院的办学定位,了解学院的五年、十年发展规划,了解和掌握重点学科的构成,了解学院的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深入院系,嵌入教学科研第一线,定期走访院系领导、学术委员会成员、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逐步建立起学科资源用户需求档案,调研梳理馆藏学科资源保障情况,依据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师生教学科研需求,与已有馆藏或可获取的资源进行比对,制订学科资源发展整体规划和学科文献构成体系,做好品种配置,确定收藏范围。[8]学科分馆参与学科建设是图书馆不断提升自身服务的重要途径和可取方式。随着“双一流”总体方案的部署,进一步强化高校中学科建设的重要性,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科分馆的持续发展。学科分馆与学科建设的有机融合,将高效地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的专业文献信息服务。同时,学科建设的深入与发展,也将促进学科分馆“专、新、精、全”全面发展,更好地为一流学科、一流高校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徐玲.对于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4,(1):126.

[2]景晶.高校图书馆学科分馆建设之探索——以华南师大图书馆为例[J].现代情报,2007,(4):181.

[3]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3%88%E4%BD%9B%E5%A4%A7%E5%AD%A6%E5%9B%BE%E4%B9%A6%E9%A6%86/8703435?fr=aladdin

[4]阎秋娟.美英高校图书馆总分馆管理模式探讨[J].新世纪图书馆,2014,(1):73.

[5]唐文惠.高校院系图书资料室改造为学科群分馆探索——以三峡大学为例[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7):96.

[6]刘小杏.学科分馆参与高校学科建设的现状及思考——以首都师范大学外语分馆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11):35.

[7]王亚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与“双一流”建设对接的策略[J].晋中学院学报,2018,(4):104.

[8]黎燕明.基于学科服务的文献资源建设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5):68.

猜你喜欢

学科馆员学科服务学科建设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中的“马太效应”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