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2019-07-30罗家状栾玉泉奎红美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7期
关键词:康复治疗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罗家状 栾玉泉 奎红美

摘要:介绍本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经验。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实践能力培养实施方法方面进行分析探索,通过几年来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

关键词:康复治疗;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7-0162-02

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国于2001年建立“康复治疗学(4年制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面对全国招生。到目前,全国有近百所院校开办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100余所院校开设康复治疗技术大专和高职教育[1]。我院自2012年首次招收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以来,到目前为止,共招收了410人,经过多年的办学,现已取得一定的成绩,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人才的成才方向和规格,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是确定学制、教学计划、课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活动和评估教育质量的依据[2]。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我国21世纪康复事业发展需要的,具备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系统掌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应对各种急慢性疾病引起的功能障碍、康复功能评定和康复治疗,能够在各级综合医院、康复中心、老年病医院、康复指导站、社区医疗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康复治疗学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培養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该重点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我校康复治疗学未分物理治疗(PT)和作业治疗(OT)亚专业,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社会需求的改变,以及学校的发展要求,我们于2012年、2014年、2015年、2017年分别编制和修订培养方案,目前正在使用2014修订版(应用于2015—2016级)和2017版(应用于2017—2019级)。目前最新版的培养方案中,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加大了实践课时的设置,从而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通识教育课和基础课外,其他课程的具体知识结构如下:

一是专业课:专业核心课程由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言语治疗学、传统康复治疗学、假肢与矫形器学、成人神经疾病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儿童疾病康复学等课程组成。通过专业课程教育,使学生掌握康复治疗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临床应用能力。

二是实践课:由军训、实习、见习、开放实验室及课外实践活动等构成。

我校下一步的本科教育将按照世界物理疗法师联盟(WCPT)和世界作业疗法师联盟(WFOT)的教育标准,制定与世界接轨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优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三、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

1.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建设一支教师素质优良、结构层次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康复治疗学教育在我国作为近十年来新兴的专业教育,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普遍存在教师数量少、学历低、专业知识浅薄、教学经验贫乏等问题[3]。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专任教师依托于基础学院、临床学院、护理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授课教师共42人。其中高职称教师在授课的同时,积极参与培养青年教师,不断参与评教、提供指导,鼓励和帮助青年教师成长。

康复治疗学教育的师资培养任重而道远,既需要各级领导和教师的高度重视又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同时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努力确保康复治疗学师资队伍尽快发展壮大,这是我国康复治疗学发展的前提和其础[4]。

我校在专业建设之初,借助部分外援康复治疗学专业师资力量,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授课,专业课的外聘授课不少于3轮。我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采取了在职培养、外出进修学习及培训、国际交流等综合措施,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的年龄、知识、学历和职称结构,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师资队伍。同时要求青年教师到医院参加临床实践工作,使教师由单一的教学型向教学、临床实践一体化的“双师型”目标转变。

2.实验室级实习基地建设。我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建设有6个实验室,分别为物理治疗实验室、作业治疗实验室、儿童康复实验室、言语治疗实验室、康复工程实验室、康复评定实验室。拥有先进实验实训设备,共计159台(件)。实验室具有先进、科学、实用的职业氛围,能完成本专业的实践、实训课程,能承担所有的专业课实验,实验实训设施利用率高。

我校建立以省内为中心并向省内外大城市扩展的实习基地,目前共有教学实习医院19家,全部为三级医院,设施条件能满足临床实践教学需要,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深化专业知识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实习质量达到全国本专业要求的水平。

四、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实施方法

1.教学方法的不断改革与创新。一是强调教学规范性,根据课程特点和内容属性,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力求形成规范统一与灵活多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课程讲授必须以教学计划为指导,教学大纲为基础,规范书写教案、讲稿;教学环节由讲授、提问、研讨、作业讲评、考查、考试等组成。二是全体教师彻底改变了过去“粉笔﹢教材﹢黑板”的简单教学方法与手段。着眼于各课程难点、重点开展立体化、全方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概括为“引导、提问、案例、角色扮演、练习”教学法。三是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师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成果显著。康复治疗学专业运用多媒体授课的比例均达到95%,而且所有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都是教师自主设计开发,质量较高。

2.加强实践教学及实习前的强化训练。一是校内实验教学。采取课堂实训、课后巩固实训及实习前强化训练,实验开设有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通过综合性实验的训练,学生能够运用本课程的综合知识或与本课程相关知识进行临床康复实践训练,通过设计性实验,学生能够自行设计解决病人存在的功能障碍的辅具及矫形器等,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为满足现代康复的技能要求,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校还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同学新增了实习前的康复综合技能强化训练,在专业课的基础上提升教学质量,以大量的临床病例为基础教学材料,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模拟课堂,仿真医院康复诊疗环境,全面提高同学的操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医患交流能力,使学生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实习阶段,最快速地实现“学生”与“康复治疗师”之间的角色转换,大大提高了实习质量及实习医院对我院康复治疗学专业实习生的满意度。二是医院临床见习。为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临床适应性,同时将教学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康复治疗学专业的相关课程《康复评定学》、《物理治疗学》、《儿童疾病康复学》、《肌肉骨骼康复学》、《成人神经疾病康复学》等均设有临床见习内容。

五、小结

通过几年来对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教育,学生的实践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目前学校已形成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学风教风优良,适应社会需求的本科专业。

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教育工作。今后我们在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强化实践教学,积极开展临床模拟实训、创新创业设计、实践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凤仁,李洪霞,赵扬.康复治疗学专业临床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1):96-98.

[2]张凤仁,李洪霞,赵扬.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历教育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3):297-298.

[3]潘敏,陈命家,陈辉,等.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生康复医学教合现状和对策[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4):367.

[4]张效玮,曾玉.浅谈我国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12-13.

猜你喜欢

康复治疗实践能力实践教学
康复机器人在脑性瘫痪患儿康复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