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心理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必要性

2019-07-30何海燕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5期

摘 要: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一个开放的、科学发展的美术教育观念是艺术类高校发展中持续关注的问题。美术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术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从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语言、想象、情感、意志入手,探讨美术创作过程中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探索个体身心与美术创作之间的互动,研究社会文化、人类集体情感精神与美术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它将含混不清的创作过程清晰化、结构化、阶段化,为培养美术工作者提供了清晰的路径。从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大环境来考虑,美术心理学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高校美术教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美术心理学;高校美术教育;完形心理学美学

一、美术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美术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美术及其规律的科学,是美术学与心理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美术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19世纪末期,随着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术心理学逐步被美术教育者所重视,并开始运用到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心理状态的培养中。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术心理学的研究逐步被我国学界所关注。1994年,丁宁出版了著作《美术心理学》,阐释了该学科的历史、现状、当代发展及走向,也展开了对美术创作、美术形式、美术接受等方面的心理探讨。21世纪的前10年,国内美术心理学的研究朝着丰富、全面和深刻的方向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学者张晓洞提出的当代美术心理学主要研究取向。他认为随着传统美术创作性质及美术形态的改变,当今的美术心理学不仅要考察人的发展及民族文化中的美术心理现象,同时也要对工业设计、商业经济、信息传播、艺术治疗、美术教育等领域中的美术心理现象加以系统研究,以形成多元价值取向的美术心理学研究体系。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努力下,我国美术心理学的研究在多种传统心理学观点整合优化的基础之上,结合时代所处的社会、民族、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环境的影响,朝着科学、开放、融合的方向持续发展。

二、国内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构建一个开放的、科学发展的美术教育观念是艺术类高校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目前国际流行的教学理念极为注重学科专业的融合与交叉,跨学科已经成为常态。虽然身处在一个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但部分艺术类高校课程体系总体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部分院校仍然重技术轻理论。我国艺术院校人文课程与专业课程比例为3∶7,人文课程中80%是国家规定的外语等通识课程。真正符合艺术人才培养的人文素养课程比例很小。而欧美艺术院校非常重视学生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和谐发展,尤其是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有研究表明,欧洲的艺术学院中,人文课程比例占40%左右。日本部分高校美术教育中艺术史、美术史等课程比例也较高。

国内大部分艺术院校开设的人文理论课程科目相对简单,多为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赏析等等。课程设置也相对碎片化,理论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缺乏体系建构,让美术教育中的文化性打了折扣。这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较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人文課程的设置就围绕美术教育这个轴心,发展出了经过重新审视和整合的哲学、历史学、心理学、美术学、博物馆学等课程。在同心圆式的课程结构中,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原则,每一门课程都力求相互照应,都以培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

三、美术心理学教学对高校美术教育的必要性

(一)完形心理学美学提升视觉思维能力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的译音,中心含义就是强调形的完整意义,有时也被译为“完形”。格式塔心理学派虽然不是以艺术活动为研究对象,但是他们对各种格式塔的分析成果给美术心理学,乃至整个美术学领域,都留下了无与伦比的实际影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鲁道夫·阿恩海姆,他系统地阐述了格式塔心理学对于美学的影响,创造出了完形心理学美学的概念。他的著述浩瀚,代表作品有《艺术与视知觉》《视觉思维》《走向艺术心理学》《中心的力量:绘画构图研究》《艺术心理学新论》,等等。

美术创作是感知美、认识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过程,对于美术家来说,具备那种能够鉴定唯一合适的画面形式的眼光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并非所有的形式都具有同等的艺术或审美的力量。相比较而言,一般人和美术家的视知觉敏感性有着相当的差距。艺术家如果缺乏对视觉形式的高度敏感,就丧失了美术活动所需要的基石,所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视觉素养是高校美术教育中极为重要和基础的一环。

阿恩海姆从美学的角度出发,系统地阐述了格式塔心理学对于美学的影响。他认为视知觉是人类艺术创作和艺术观赏的最基本要素,并倾向于艺术与审美主体视知觉关系的研究。阿恩海姆将“知觉论”和“同形论”的概念引入现代审美心理研究领域,认为知觉过程实际上是大脑皮层生理力场按照韦特默组织原理(临近性、相似性、封闭性、方向性),将视觉刺激力转化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即生理力样式的过程。他全面而细致地分析和阐述了处在知觉活动水平上的美术活动的心理特征和过程,深入地论述了视觉艺术中的整体性、平衡性、抽象性、完形性和简化性等规律。他的格式塔理论非常适合于美术形式的阐释,所有抽象艺术都或多或少地可以在其理论中找到立足之处。

阿恩海姆的完形心理学美学概念,对后世学者的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家创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20世纪80年代著名学者滕守尧翻译了阿恩海姆的著作,其美学理论在国内形成持续研究的热点,并影响了当时国内美术创作的面貌。直到现在,美国的多所大学及设计学院都把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和《视觉思维》等书列为教材或必读书目。因此,阿恩海姆对视知觉的研究成果不应当仅限于学者们的研究领域,更应该普及于一代一代成长起来的学生中。

(二)美术心理结构理论提升创作能力

美术心理学除了研究视知觉对美术作品的影响,也将美术活动的心理结构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这是一种对于视觉创造性心理的研究,它通过大量艺术家内省经验和理性实证的事实揭示整个创作过程的心理结构和重要方面。美术活动过程包括了诸多两两相对的因素:美术家——客体,美术家——作品,观看者——作品,观看者——客体。这都与心理活动紧密相关。研究这一纷繁复杂的过程,一般归结为两个基本问题,创作过程中美术家的心理结构,以及观看者的美术接受心理。

丁宁在其著作《美术心理学》中阐述了美术家的心理结构,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是知觉整合。创作过程中的美术家的视知觉与一般人的视知觉有明显差异,艺术家的视知觉不仅仅源自基本的感觉,它还是高度专一和极其整合的,是感觉、知觉、表象的综合作用。在创作中,美术家最重要的还是依傍表象的作用,中国画论中所谓的“意在笔先”正是对知觉整合的极佳概括。第二是体验状态。根据格式塔派心理学的研究,所有的视觉事件具有两个场,物理场和心理场。所谓物理场是视觉对象的纯粹客观存在,而心理场是指人心目中事物的状态。后者能更有力地把美术家的内心素质和心理品格包容进去,诸如信仰、理想、需要、动机、气质等等。而且对于美术创作而言,最合适的作品形式只有艺术家的情感才可以搜索到。第三是视觉思维。一般人都会认为美术创作是“感觉“的行为,但是根据心理研究,提出了视觉思维这一概念,认为表象本身就具有抽象性质。视觉思维与非视觉性的抽象思维相比较具有其突出的特点:视觉思维属于无意识系统,是语言难以企及的,而且视觉思维的材料比一般的概念材料更加丰富和具体,它提供的信息不像思维那样片段,是整合的和全息的。

在美术活动所包括的创作、作品和接受这三大方面中,“美术接受”的心理长时间被忽视,直到21世纪上半叶,才接受逐渐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同样充满创造力性和建设性的活动,它甚至会极大地影响或改变美术作品的内涵。观看者主体的内在状态(包括情感、思想、情操、价值观、审美观等)和心理先存状态(图式)等因素都会对美术作品产生影响。对于当代美术教育而言,接受也是一个值得重新审视的研究对象。国外很多艺术院校都开设了与接受心理学相关的课程。比如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与科学学院有一门基础课叫“学会观看”,训练学生从接受的角度来思考与从事艺术创作。

四、结语

美术心理学是从心理学的感觉、知觉、表象、思维、语言、想象、情感、意志、动机入手,探讨美术创作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不仅探索个体身心与美术创作之间的互动,更研究社会文化、人类集体的情感精神与美术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它将含混不清的创作过程清晰化、结构化、阶段化,为培养美术工作者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在美术创作活动中,艺术家的综合素质与美术创作之间有着紧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高校美术教育中普及美术心理学,有助于学生提升对形式的敏感性,形成鲜明的艺术创作个性,有助于协调理性思维与感性表现的平衡,拓宽作为一个艺术家所应具有的视野与眼界。从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大环境来考虑,开设美术心理学课程有助于提高高校美术教育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1]丁宁.美术心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

[2]王曉琳.关于高等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J].美术研究,2017(6).

[3]张晓涧,王志强,周建平.论社会文化视野下美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取向[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7).

作者简介:

何海燕,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与美术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