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左江花山岩画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探析

2019-07-30吴明何丽华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旅游规划新媒体

吴明 何丽华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旅游行业的发展和新媒体形态之间存在着息息相关的关联。在注重旅游体验的行业背景下,满足不同类型游客的体验需求,是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和开发所必须注重的内容。文章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的具体情况为切入点,对新媒体时代下如何让文化景观的规划设计更好地服务游客需求进行分析与探讨,实现文化旅游产业的经济性和文化景观的生态性之间的融合共生。

关键词:新媒体;左江花山岩画;旅游规划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越来越受到如网站、微信、微博、直播平台等媒体形式的影响。游客通过使用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在互联网上发布旅游信息,并结合旅游体验以网络评分、旅游评论、旅游攻略等形式给其他人提供旅游建议。在这个过程中,游客作为消费主体的作用得到展现,同时,新媒体平台既挖掘和推广了旅游景观,也对旅游景观的开发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新媒体时代民族地区旅游景观的开发优势

(一)新媒体平台的信息资源优势

在旅游的过程中,游客的游历过程从获取目标信息、选择旅游目的地、抵达目的地并安排食宿和行程到文化景观游历、返程并完成信息分享,好的旅游体验经过网络媒体的信息分享可以使旅游目的地在短时间内获得游客的认可。目前新媒体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微信、微博、网站、搜索引擎平台等方式进行信息共享,游客在新媒体时代下不仅仅充当着信息的接受者,每个人都可以依托新媒体技术成为信息的原创者,绝大部分人可以通过个人认可度对网络信息进行有效传播。

(二)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

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产业进入了高度发展的时期,许多地区均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旅游基础设施和文化景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开拓了新的道路。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契机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悠久的历史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人文景观和舒适的自然环境都为民族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旅游消费群体的人数和消费额度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旅游已经成为我国人民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以万达为代表的大型开发企业将发展的规划覆盖到了边疆偏远地区,一大批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小城镇和村落在企业的帮助下获得了修复和重建。

(三)民族文化景观活态性的现实需求

在新媒体时代,民族地区旅游目的地吸引了众多的消费群体关注,也加速了民族文化原生态性的消逝,增加了文化保护的难度。从保护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和生态性角度出发,可以引入数字网络技术,将民族文化的内容通过媒体平台转化为新媒体形态下的再生资源,通过共享视角中获得更好的开发,并促进民族文化的活态性基因的产生。同时,可以将有特点的文化内容以展演、游乐项目、展览展示等形式进行表现。严谨的田野调查和传承参与机制将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以活态化的方法让民族文化更好地融入到现代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坚实其生存和发展的活性土壤。

二、新媒体时代旅游景观开发的误区及不利因素

(一)文化生态环境脆弱

游客的到来,增加了旅游景观的新媒体关注度,也给景观的文化生态带来考验。对于遗产类文化景观,我们首要的任务不是开发和利用,而是保护和传承。国内许多旅游景区进行开发的时候出现了旅游景观开发无序、旅游环境污染超标、旅游行为监督缺失等问题,严重威胁了旅游景观的文化生态环境。同时,景区还受到外来文化侵袭和现代消费理念的渗透。而在公众参与度较高的地方,新媒体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让文化景观出现了肤浅化、娱乐化等趋势,严重威胁了旅游景观的文化生态环境。

(二)景观规划设计主题模糊

游客群体在媒体平台的活动主要包括信息获取阶段和信息输出阶段,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路线确定、食宿地点等内容都有赖于网络信息的共享。遗产类文化景观的旅游体验可以根据游客的旅游需求分为直接和深度两个层面,像热衷于游山玩水的游客注重旅游的直接体验,而热爱文化的游客则愿意花时间去了解文化景观的细節和魅力。由于前者所占的比重较大,许多景区进行景观营建的时候为了游客的直接体验效果,在景观规划设计时过于注重新技术、新理念在文化景观中的应用,淡化甚至扭曲景观的文化主题,使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主题出现肤浅化、模糊化等趋势。

(三)旅游热点项目的无序开发

随着旅游出行频率的增加,伴生的旅游热点也是层出不穷。这类热点在新媒体视角下容易被快速传播和放大聚焦成为旅游行业的热点问题。这类问题一方面对旅游行业自身发展进行监督和矫正,另一方面也容易形成负面的资讯,造成游客对某些地方或景区在进行旅游景观规划和设计时产生盲从效应。许多地方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盲目上马一些热点旅游项目如古镇项目、玻璃桥项目、民宿项目等,既不利于旅游景观营造过程中的生态保护,也容易造成有限的旅游资源浪费,造成文化景观类项目的畸形发展。

三、新媒体时左江花山岩画区域规划设计策略和方法

(一)注重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生态环境保护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花山岩画文化景观是骆越先民在与自然界沟通、交流甚至斗争过程中产生的文化结晶,它反映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因此,对其进行旅游景观规划和开发的时候需要从尊重文化、尊重历史的角度来解决其运营过程中的文化生态伴生问题。参观国内外其他类型文化景观开发时,我们不难发现诸如旅游景观对文化的侵蚀和扭曲、商业开发过度加大文化景观的保护难度、文化景观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荒漠化、过度关注造成对文化景观的曲解等文化生态保护问题。

为了做到在旅游景观规划中扬长避短,各个子项的开发可以考虑将各个岩画分布点作为轴心,合理结合周边环境,依据文化景观的生态保护原则区分为以岩画点及周边为主体的文化景观保护区,和以依托岩画点的周围村落、交通线路附近区域等为主的商业服务区。

文化景观保护区将岩画点内的岩画实体内容有效地保护起来,设置观赏点和观赏平台,但需要限定开发时间,并谨慎地选择修复方式和修复时间。同时将周边能观察到岩画的荒辟台地开发成主题公园或者博物馆、展览馆等。建筑形式尽量采用本地区常见的木构干栏式建筑,场景考虑复原岩画中描述的场景,同时引入一些和岩画内容息息相关的元素如铜鼓、羊角钮钟等。而商业服务区域则可以按照现代的旅游理念进行经营,开发周边的村落,规划和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物,修建相应的基础设施。注意村落和岩画点之间的距离和交通方式,如果相距不远的情况,可以开发骑行、背包步行线路,满足游客多层次的旅游体验。

(二)明确左江花山岩画景观区域规划设计主题

旅游景观的营建必须要具有明确的景观主题。左江流域历经几千年的人类活动,该地区的居民生活习俗或多或少地保留着世居人群的传统文化特征。在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维护文化的纯粹性,明确景观的规划设计主题。

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进行具体的规划设计时,可以依托新媒体的信息平台,在岩画载体的崖壁带设立保护区域,同时通过调研对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区域进行整合,有序地规划花山岩画区域,形成较为松散的特色旅游景观集群,再结合地理区域将整个左江流域内的若干个岩画分布点按照岩画分布的地理位置和具体图案内容进行分类排序,建成各个子项。在进行各个子项的具体开发时应该注重各自区域内的旅游景观差别,结合各个子项内的地理环境设计成各具特色的景观区,注重个性化,防止同质化。

主题明确、特色鲜明的各个旅游景观子项围绕左江及明江的线型进行旅游景观排列,既充分保证了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也为旅游景观的设计和后期宣传打好良好的基础。毕竟旅游景观群体的组合状态是新媒体关注度较高的内容,整体组合、子项排列会为游客提供较为清晰的旅游线路,这也是游客间接体验的重要内容。

在具体的规划设计层面,可以考虑由文化、旅游、规划等相关部门为左江流域内的花山岩画流经区域的旅游开发制定出既能突出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主题,又具有较大弹性设计空间的开发建设指导性策略。同时让各个区域子项的旅游景观开发结合媒体平台的最新动态,吸纳合理的旅游景观开发建议,自下而上地进行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三)注重景观营造和新媒体传播的协同效应

民族地区文化景观在进行景观营建时既应该关注静态的景观内容,也应该开发动态的景观内容。因此,景观规划的过程中应该突出媒体平台中关注度较高的内容如游客的直接体验。前面已经提到了游客游览进入到一定的阶段就开始了信息输出,将个人在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经历上传至社交平台进行信息分享,分享对象多是年轻群体,传播范围较广,传播速度迅速。这对旅游景观带来怎样的旅游直接体验是一种较为重要的考核。在大众媒体平台上,静态景观可以通过图片、文字介绍等形式展现,而动态景观内容如景观展演、景区发展历程等内容可以通过声频、视频等内容进行传播。好的体验往往会形成旅游卖点,让景区为之受益。

四、结语

民族地区文化景观是人类共同财富,在围绕它进行的保护和开发中,大众媒体平台可以充当监督者和协调者的角色,梳理文化景观、旅游服务、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进行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时可以依托新媒体形态的信息优势,让保护和开发并行开展。文化景观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可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由专家和政府共同完成,使用新媒体平台发挥本地人群的主观能动性,围绕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进行商业开发和网络营销。媒体平台和网络技术也能对文化景观开发过程中的设计和建设起到监督和指导的作用,让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在旅游开发中更好地得到传承。

參考文献:

[1]刘滨谊.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寻求中国景观规划设计发展创新的基点[J].新建筑,2001(5).

[2]李海冰,张葳.新媒体艺术与空间环境的创造[J].装饰,2010(3).

[3]赵鹏宇,冯文勇,张慧,等.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型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以五台山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4]方星星,徐文廷.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文化景观旅游开发研究[J].设计,2017(19).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旅游规划新媒体
基于民俗视角的“旅游古镇不古”问题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试论旅游规划中的旅游形象策划
辽宁省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带规划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