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安汤配合针灸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的效果研究
2019-07-30黎舒敏
黎舒敏
(柳州市工人医院中医科,广西 柳州 545005)
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调安汤结合使用针灸的方法,治疗心血管的神经症疾病临床效果,希望能够在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能够尽早摆脱疾病的困扰。同时也为医疗机构的工作开展中,心血管的神经症找到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法,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治疗质量。选择柳州市工人医院收到需要治疗的心血管的神经症疾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的方法,比较两个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于治疗工作的满意程度,现比较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柳州市工人医院收治的需要治疗的心血管的神经症疾病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26例,女34例,年龄21~67岁,平均年龄(42.6±1.8)岁,患病时间3个月~5年,平均患病时间(2.9±1.2)年;观察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3.2±14)岁,患病时间4个月~5年,平均患病时间(3.1±1.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检查方法,并且给与患者西药进行治疗,主要就是口服复合维生素B,一次服用3片,一天服用3次;同时口服谷维素片,一次服用50 mg,一天服用3次;口服石酸美托洛尔片,每天12.5 mg。
对照的组患者给与调安汤的治疗方法,用党参、麦冬、香附、五味子、栀子、夜交藤、枣仁各15 g,煅龙骨20 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 mL,分早晚服用2次。
观察组的患者给与调安汤结合针灸的治疗方法,主穴取双侧心俞、厥阴俞、脾俞、肝俞、神门、内关、膻中、巨阙,配穴取足三里、天枢、关元;保证患者能够采取端坐的位置,在针刺得气之后,需要采取平补平泻的方法,行针数秒,留针30分钟,每天进行针灸1次,10天一个疗程,中间需要间隔1天后,继续下一个疗程,一次需要治疗3个疗程。
1.3 评价标准
比较两个组患者最终的治疗效果,以及对于治疗工作的满意程度。
患者的疾病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没有心悸、胸闷、气短和乏力的症状视为治愈;患者症状和体征有所好转,心悸、胸闷、气短和乏力的症状明显好转,视为有效;患者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改善,依然出现心悸、胸闷、气短和乏力的症状视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两个组患者疾病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对照组中治疗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中治疗显效4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比较
同时两个组患者对于治疗满意的程度比较,对照组满意29例,一般7例,不满意14例,总满意率为72%;观察组满意47例,一般3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满意程度比较(n,%)
3 讨 论
现阶段,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提升,人们的生活压力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这也造成很多疾病出现,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心血管神经症就是其中比较常见,也是比较特殊的一种疾病类型,临床上的表现一般就是胸痛、凶痛、心悸等症状。造成这一疾病的原因非常多,一般都是生活节奏快,生活压力大,所以疾病多发于青壮年。目前的临床上,对于这一疾病没有明确的发病机制,大多数都考虑是神经系统和分泌系统造成的情况。因此本文重点探讨和分析调安汤结合使用针灸的方法,治疗心血管的神经症疾病临床效果,希望能够在根本上改善患者的疾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患者能够尽早摆脱疾病的困扰。本次研究选取100例心血管神经症疾病的患者,采用分组比较治疗的方法,现比较结果如下:
两个组患者疾病症状均有所改善,其中对照组中治疗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中治疗显效4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个组患者对于治疗满意的程度比较,对照组满意29例,一般7例,不满意14例,总满意率为72%;观察组满意47例,一般3例,不满意0例,总满意率为100%,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中医上并没有心血管神经官能症这一疾病类型,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都是把这一疾病归结到心悸、郁证的范围之内,所以在中医治疗的过程中,一般认定为,这一疾病与患者的心、肝、脾三个部位的功能性失调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因为患者身体虚弱,以及压力过大,或者是刺激等,造成的脾气亏虚现象。而在西医方面则认为,这一疾病的发病明确原因就是精神的刺激,在学习和工作上面临的压力过大,进而造成的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分泌逐渐增加,最终造成的交感神经功能失去平衡的情况。经过以上比较治疗能够看出,针对心血管神经症的患者,给与调安汤配合针灸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身心健康程度,提高患者对于治疗工作的满意率,相对于临床治疗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