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下肢手术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2019-07-30董凯
董 凯
(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 靖江 214500)
老年人手术后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的改变以及记忆受损。这种手术后人格、社交能力及认知能力及智力水平的变化称为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若患者发生了POCD,处置不当甚至会影响患者将来的生活作息,并严重影响患者的家庭。本文主要研究不同的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骨科下肢手术术后的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并针对不同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018月在我院进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方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年龄61~87岁,平均年龄(72.9±2.4)岁,男17例,女13例;观察组年龄63~83岁,平均年龄(73.9±3.1)岁,男16例,女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标准
患者在术前并未出现认知障碍且精神正常,并无神经系统方面的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均不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或者其他影响精神状态的疾病;术前患者并未服用影响精神类及可能导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药物,均签署了相关具有法律效应的书面资料。
1.3 方法
术前患者入室后平躺10分钟,静息状态下,记录患者的基础生命体征。
对照组:对患者进行静脉麻醉诱导,注射顺苯磺酸阿曲库铵0.15 mg/kg、丙泊酚1.5 mg/kg,舒芬太尼0.4 ug/kg。完成注射后,对患者进行面罩通气,三分钟后进行气管插管。随后将麻醉呼吸机接通实施机械通气。麻醉诱导及手术过程中按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患者的血压波动于术前基础水平的±20%内,并避免使用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抗胆碱药[1]。
观察组:于腰椎L3-4间隙处对患者进行硬膜外穿刺置管,置管成功后患者平躺于手术床上,对硬膜外间隙进行给药,先注射约3 mL浓度2%的利多卡因,观察5分钟,判断患者无全脊麻及局麻药中毒表现,测定麻醉平面,根据病人病况硬膜外注射0.5%罗哌卡因,直到达到合适的麻醉平面。麻醉及手术过程中按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患者的血压波动于术前基础水平的±20%内,并避免使用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抗胆碱药。
1.4 疗效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的相应指标与情况,观察患者情况。依据MMSE,分别在术后第6~7个小时、第12个小时以及第24个小时后,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判断。其中,MMSE评分的总分为30分,若评分为27~30分则判定为无认知功能障碍,若评分<27分则判定为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中21~26分判定为轻度认知障碍,10~20分则判定为中度认知障碍,<9分则为重度认知障碍)[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见表1)
表1 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麻醉前 麻醉后6~7h麻醉后12 h 麻醉后24 h观察组 30 28.2±0.5 23.9±0.7 26.4±1.2 26.4±1.2对照组 30 28.0±0.4 23.2±0.6 24.9±1.1 24.9±1.1 t 1.670 0.203 3.553 3.801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伴随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方面的机体功能远不如年轻人,老年人的骨骼韧性逐年下降,轻微的外伤即可导致严重的下肢骨折。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既往高龄的“雷区”现在也不再那么可怕,麻醉成了骨科老年患者术后快速康复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研究表明,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患者的年龄、病情以及麻醉方式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老年人患者身体素质、各系统代偿能力等各方面都下降,故在麻醉后神经系统容易受到影响,易造成术后的认知障碍,更严重的甚至会发展成为老年痴呆症[3]。因此,适宜的麻醉方式关系到老年人后半生的生活质量甚至关系到一个家庭的未来生活。硬膜外麻醉以及全身麻醉在临床上都为麻醉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本文实验可知,在术后患者进行认知恢复的过程中,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显然差于进行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即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发生POCD的风险增加。
综上,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比全身麻醉小,能加快患者的自身恢复,值得广泛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