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产业经营战略下劳动组织优化管理探析

2019-07-29王永忠

财讯 2019年32期
关键词:优化管理

摘  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剧曾。电力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产业,是保障一切工业和生产活动的前提。电力产业的经营管理在现阶段也要进行面向新时代的改革和创新,尤其是要完善和优化内部的劳动组织结构和功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率。

关键词:电力产业;劳动组织;优化管理

为响应新时代政府的号召,完善和改进能源系统,网点和部门发展方法以及业务策略的转变的新要求,电力行业也在进行现代化市场经济的改革,从旧的管理模式中进行创新,改变旧制度中存在的诸多漏洞和思想意识缺陷,以便实现针对目前市场经济和信息化社会条件下劳动组织管理的革新。在电力行业发展与管理战略中,应将劳动组织的灵活发展作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力资源战略发展,优化协调组织机构,不断深化劳动组织管理模式和绩效考核体系等。在管理策略中充分利用高新技术人才,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优质的动力,并确保在电力行业不断优化组织结构,使得行业本身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以便更适合未来的发展需求。

一、合理改进电力产业中劳动组织优化的必要性

合理的组织结构对公司的长期发展,提高经济效率,提高公司质量等都有着重要意义,也是企业得以生存下去的核心要素。电力公司是国家重要的能源产业,关系着中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引入,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也被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关注,传统电力公司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面临巨大压力。因此,有必要优化公司的劳动组织,合理整合分配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根据电力行业管理策略进行的劳动力组织优化管理的总体目标是使管理和服务质量更加直观,科学和高效,压缩管理成本并充分整合更多的资源,优化产业利润和成本的使用率,加强安全服务系统的作用,并提高产业竞争力和工业信息化程度。这个目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首先要着重于提高劳动组织对企业管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整体优化要求,以及如何改善落后的模式和当前劳动结构对企业带来的弊端,为企业带来长久化的战略发展。其次公司通过高效,精准地创立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整合必要的人力资源并检验其是否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根据产业发展方向确定战略目标,选择最优化的管理方式,明确其主要业务和衍生业务,取消低效和冗余的流程,对一些耗费精力且无实际意义的岗位进行合并或重组,构建具有清晰层次结构和明确权限责任的管理系统。最后,改革组织结构,重新定义企业中部门的权力和职责,使管理更加流畅,员工的工作更加清晰明确。

二、现阶段电力产业中组织管理工作出现的弊端

员工综合能力不足。我国的电力企业经历长期的计划经济旧模式,大部分员工还没对新的社会改革做出适应,行业内的一些弊端也是造成员工能力得不到提升的因素之一。这也客观的体现出电力企业组织结构改革有着一定的难度,员工在原有的体制框架下很难从工作学习中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而且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一些有着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也逐渐流向更为尖端的行业中,导致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断层和缺失。由于社会发展速度过快,电力行业也要面临新时代的考验与革新,在计算机大数据等新兴概念流行的当下,企业也要结合时代的脚步,做出结构和硬件的升级,这就要求员工需要掌握更为复杂的专业知识,甚至重新学习新的知识来操作和管理,而一些员工的旧有思维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浪潮,依然按照传统模式经营管理,企业中存在某些固化的思想潮流,对新知识,新模式的培训不足,造成电力企业发展停滞和一些资源的浪费;新员工虽然接受了一些新的思想并且掌握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但经验不足,新旧模式的碰撞也产生部分不良的效果,使得企业无法“更新换代”,走上新的信息化管理道路。

人力资源体系落后。电力企业长期在我国产业中属于支柱性国家企业,在长久以来的发展中,这类企业的弊端也越发明显,不利于推动提升整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优化。部门之间缺乏合作,出现问题相互扯皮推诿的事情时有发生;部分员工进入企业后并没有根据其自身属性和特点,安排相应合理的岗位,岗位职责也模糊不清,长期下去将不能对其行成有利的职业发展。人员和部门沉冗也是现阶段中主要问题之一,一些电力企业为了解决内部编制问题,强行增加部门或岗位,造成机构重叠,员工工作内容的重复,加大了相应开支,对社会和国家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薪酬绩效考评模式滞后。随着我国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快,对能源特别是电力的需求也逐渐增大,现在电网已经几乎覆盖了到全国各个角落,人才的缺口也不容小视。虽然每年通过社会大量招聘到管理型和技术型人才来充实缺口,但滞后的薪酬绩效模式又导致部分人员流失。目前的薪酬体系较为单一传统,并没有向“企業型”模式过渡,薪资的涨幅通过旧有的职务层级来制定,而职务层级又需要多年的工作经验来进行考评。这对于新加入的高水平技术和管理人才并没有起到很好的吸引和激励作用,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激励机制,员工失去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严重制约着电力企业的发展,无法有效的对经济发展起到“稳定大后方”的作用。

三、电力产业劳动组织优化管理方案

(1)人力资源部门要首先实现自身优化。现代人力资源所研究的方向已经从单纯的招聘、薪酬管理进化为组织战略、员工培训、招聘管理、薪酬体系、绩效模式建立、劳动关系保障六大模块为主的综合性学科,部门主管要从这六大模式中综合升级公司的人力资源体系,这是保障企业发展,促进人才引入的核心思想,根据公司现有弊端进行最有利的改革模式,积极为员工实现信息化工作模式的培训,率先引入高新技术信息化操作,使员工尽快适应新社会浪潮带来的现代化,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用先进的薪酬体系和完善的职业规划吸引高新技术人才的加入,摒弃原有的“职务层级”评薪模式,按照劳动强度和创造效益来考评员工,这样会激发员工的热情,为企业发展带来活力。优化组织结构,将一些重复的部门人员进行整合,重新评定岗位职责,让每个员工在相应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价值,有效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与此同时,还要积极营造和谐的企业文化建设。在这个崭新的时代,企业文化就代表着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核心思想的最重要的表现,好的企业文化能带给员工更好的归属感,这也是贯彻我国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

(2)协调和优化公司的员工,技术和多样化的应用程序资源,以增强电网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和管理,整合安全运行和维护电力企业的高可靠性和强大操作性,并突出健康运行检查,建立高水平的安全生产体系。必须密切注意生产部门生产经营场所的安全或违规行为;其次,要强调设备的安全管理和运行及维护;自动化,智能化运行和检查设备,各种设备需要提高运营和维护集成的水平,并构建最新的电网模式,提高设备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水平。

四、结束语

各地电力公司必须做好改革和优化劳动组织结构的工作,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慢慢研究出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有效实施,完善旧有体制中所存在的弊端,使其能够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同时,应尽一切努力改善各级直接管理部门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劳动组成,并鼓励共同管理,协作以及建立明确的问责制。

参考文献

[1]涂敏.浅论当前电力企业劳动组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8):215-216.

[2]胡丽平.浅谈国有企业劳动组织设计的问题与优化[J].科技与企业,2015,(20).

作者简介:王永忠;性别:男;学历:大专;职称:经济师(中级);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设备;单位: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优化管理
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现状及教学的优化管理措施分析
优化课堂时间管理,提高思品课堂教学时效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浅谈铁路机务系统机械动力设备优化管理
革命文物藏品的保管保护研究
有序用电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应用
浅析火电厂电气工程项目进度优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