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变革思考

2019-07-29陈文守

财讯 2019年32期
关键词:管理体系内部审计信息化

陈文守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信息技术在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工作中的逐渐应用,审计方式和审计管理等也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随着政府审计提出的“金审工程”完成了审计管理系统、审计实施系统的开发和投入使用,这对全面提升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水平,对创新内部审计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变革意义。

關键词: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构成

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一般由应用系统、网络系统、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应用系统包括数据库群和审计软件,网络系统包括配置的计算机设备和广域网络,制度建设是与信息管理相配套的规则,而队伍建设主要是指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在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构成体系中,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核心是应用系统,而应用系统主要是由审计实施和审计管理两大应用系统组成。

(1)审计管理系统

审计管理系统包括审计信息门户、项目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审计信息门户主要用于集成审计实施和审计管理等系统,提供审计人员和管理層使用的集成的工作界面。通过审计信息门户对内可以对各类应用平台进行统一访问,对外可以与企业整体信息化体系进行有机联系。审计项目管理系统以审计项目管理为核心,实现从审计计划到审计实施、审计报告以及后续审计的全程管理,实现审计业务档案管理、审计工作底稿等信息的实时生成等。审计知识管理系统通过自动收集和人工输入等方式建立各类审计知识库,实现对审计知识的收集、存储、维护、更新、评价、共享的全面管理,为提高审计人员业务能力及审计项目效率提供知识信息支持。审计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审计人员管理、审计动态、项目管理等功能。该系统与审计项目管理平台、风险预警平台等相互配合,使领导能够更及时准确、动态地把握审计工作相关信息,掌握企业风险动态,为制订审计计划、高效配置审计资源提供决策支持。

(2)审计实施系统

审计实施系统为审计业务提供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支持,是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重点内容。审计实施系统一般包括现场审计、审计分析、持续审计监控、内控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平台。现场审计平台主要是指审计人员在外勤审计作业如工程审计、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时使用的软件。数据分析平台利用审计数据库、各项业务经营或财务数据库,通过建立专业数据分析模型,实现对财务数据等数据库的深度挖掘,为审计提供疑点线索,提高审计工作效率,降低现场审计成本。持续审计监控平台主要用于梳理主要业务及重点环节的风险控制点,建立风险监测指标库和监测模型库以便进行跟踪审计,从而实现事中、实时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为内部控制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报告各阶段以及内控缺陷分析和整改跟踪、工作底稿的归档等提供信息化支持。信息系统审计平台主要是为信息系统安全审计、系统控制审计等提供支持手段,为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提供保障。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核心部分是审计项目管理、现场审计、审计分析和持续审计监控平台。这些平台是目前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应用平台的核心,而其中项目管理平台和现场审计平台又是内部审计机构信息化管理的切入点。

二、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软硬件条件差

我国一部分企业在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系统和长期的规划,致使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软硬件条件差,这方面表现在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硬件不足,另一方面表现备平台的信息难以共享,从而影响整个内部审计系统数据的有效管理。

(2)信息化管理体系构成比较单一,各平台整合不够

当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大多只包括审计实施和审计理两大平台,在系统门户、信息获取等方面尚处于孤立状态,平台间整合不够。比如有些单位内部各分支机构自主开发审计信息管理系统时,将部分系统中已有的功能和信息重复设计,导致系统资源浪费。

(3)软件系统部分核心功能开发不足,实用性不够

当前我国开发的一些审计管理软件,其功能主要是审计成果形成之后的管理,而审前、审中的审计程序跟踪、审计疑点分析、审计风险评估等重要功能较弱,定程度上削弱了系统实用性。此外,当前国内外审计软件价格较贵,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弱,而且使用时需要进行二次开发。

(4)存在“信息孤岛”

审计实施系统和管理系统储存的数据主要是进行内部审计工作时形成的信息,由于两大平台独立管理,平台间信息共享不足。

(5)缺乏制度约束,信息化控制风险较大

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审计工作的信息化,但配套的约束机制并末完善,缺乏质量管理内控。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由于电子数据容易消失、容易篡改、难以恢复和追踪,致使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控制风险比较大。另外,在数据分享过程中,如果出现网络传输故障也会导致数据的泄露或丢失,大大影响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6)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由于我国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起步较晚,大部分内部审计人员没有受过专业的审计和计算机知识教育,审计人员的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技能不熟练,缺乏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经验,难以适应公司信息化的发展。而对于一些熟悉计算机操作的新进审计人员,又没有审计管理话语权,很难胜任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这给审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三、信息化时代内部审计管理变革思考

(1)系统规划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

为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企业领导应该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给予充分重视,加大投资力度,完善硬件基础设施,积极研发、更新审计信息化相关软件以满足审计业务不断发展的需要,为实现审计信息化管理提供技术保障,确保内部审计信息化数据的规范性和通用性得以提升,提高进行数据采集和转换的效率,进而有利于企业高层利用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随时监控审计工作动态,实时指导审计业务,实时管理审计项目各个阶段及程序实施,控制审计工作进度和审计质量,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水平。

(2)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功能

完善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功能时应考虑行业或者企业内部审计的具体管理要求。一个完善的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体系应当至少具备四项核心功能,即审计分析、风险评估、审计业务实施辅助以及审计管理功能。审计分析功能要求平台能够根据企业的业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自动计算有关分析指标、根据分析模型提取数据并生成分析结果等审计分析。风险评估功能目的在于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实现持续地进行错报风险评估与实时跟踪。审计业务实施辅助功能主要目的在于為审计业务提供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审计管理功能主要体现在对审计信息的整合与管理、对审计工作基础信息与审计成果的汇集上,是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基石。

(3)完善审计信息资源库,解决“信息孤岛”问题

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功能在于信息的“共享”,借助审计信息管理平台,将大量的信息集成为各平台能够共享应用的数据库。为解决内部审计信息系统内外部“信息孤岛”问题,具体可以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协调解决企业内部各部门各行其是现象,通过计算机技术解决目前内部审计信息平台互不兼容问题;二是在平台系统开发时考虑加入审计业务平台的嵌入式审计模块,必要时考虑预留审计接口,以便在重要的业务平台中植入嵌入式审计窗口程序,实现内部审计信息与业务信息的互通。

(4)完善新型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制度,加强审计风险管理

企业必须建立健全与当前信息平台匹配的内部审计信息管理制度,优化审计工作流程,完善内部控制措施。在完善内部审计信息管理制度时,首先,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部门的程序设计人员以及系统业务操作人员分离,这样有利于减少应用人员和设计人员关系密切而对修改程序以掩饰有关舞弊问题;其次,实时监控交易录入和审批控制,便于授权业务工作人员容易接近终端并录入数据;第三,授权人员还应当严格控制文件修改。第四,在进行内部审计数据信息传输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这些措施对于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5)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造就“审计+会计+计算机技术”复合型人才

这可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经验比较丰富的审计人员,重点加强其计算机技术的培训,要求他们熟练应用相关处理软件,能灵活应用ACCESS表和soL语言查询数据,要求他们全面掌握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熟悉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能够得心应手的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管理;第二,对那些计算机技术水平较高的审计人员,应重点培训、提高他们在信息系统的开发、审计系统的功能、网络安全审计等方面的技能。

参考文献

[1]崔健.人民银行内部审计管理信息化框架研究[J],中國内部审,2016(03)

[2]张旭辉.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审计技术发展与内部审计管理[J],财会研究,2007(12)

[3]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报告[J],中国内部审计2014(03)

猜你喜欢

管理体系内部审计信息化
新建城区消防安全管理体系的完善措施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地铁资产管理体系运行评估研究
基于ERP系统构建协同化的电力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珠江”荣获《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