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理财产品会计核算、信息披露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2019-07-29曾思琪

财讯 2019年32期
关键词:信息披露理财产品会计核算

曾思琪

摘  要: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理财意识逐渐增强,利率市场化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同业竞争日趋激烈,加之“金融脱媒”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种类日渐丰富,产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创新方法及利润增长点。但理财产品的复杂多样性,增加了商业银行选择会计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会计方法的难度,同时也对金融监管和金融稳定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理财产品;会计核算;信息披露

一、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基本情况

理财产品是指正规金融机构针对特定项目设计的一款投资金融产品,然后在市场募集资金,并与购买理财产品的客户签订协议,資金募集齐后按照协议在市场投资,理财产品到期后,根据协议约定的分配方式分配投资收益。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在国家宏观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互联网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及存贷款利率不断下调的复杂环境下稳定较快发展,呈现出理财业务规模不断增长、参与主体持续扩大、理财资金投资的资产结构不断优化的特点。但由于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与产品种类的日益增多,现行会计实务处理方法略显笼统,理财产品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影响商业银行财务数据的披露及监管主体、投资者等数据使用者的需要,给实务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对稳定金融市场也存在一定不利影响。

二、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

(1)保本理财产品。我国商业银行对保本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将募集资金形成负债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募集资金形成的资产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因为银行承担了理财投资所产生的风险及亏损,故银行在核算时将保本理财产品所募集的资金和投资资金在资产负债表内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核算反映。二是将所募集的资金计入“吸收存款”核算,投资资金按照“存放同业款项及拆出资金”等各项资产进行划分。依据监管部门规定,若将资产负债表内理财产品纳入结构化存款核算,则需缴纳存款准备金,并归入“存贷比”的口径管理,因此可列为“吸收存款”。三是将所募集的资金计入“其他负债”,投资资金计入“其他资产”。多数商业银行为了降低对资产估值的压力和简便会计核算,将理财资金形成的资产负债分别计入“其他资产”和“其他负债”,而不确认为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2)非保本理财产品。银行对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本金及收益不予保证安全,产品的风险完全由客户承担,银行只起到中间人的作用,提供相应金融服务。因此,银行将非保本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不纳入资产负债表核算,而在表外以代理负债和代理资产的形式予以披露。同时,银行因向客户提供资金结算、托管,以及咨询服务等而收取服务费或手续费,作为中间业务收入进行会计核算。

(3)结构性理财产品。结构性理财产品由于是存款与衍生金融产品的嵌套,它具有存款与理财产品的双重特性,投资的到期收益多少取决与其挂钩的利率、股价等市场因素的变动,与银行在资本运作方面并无直接的关系。因此,银行应根据嵌入在结构性金融产品的衍生金融工具和主合同在经济特征、风险方面是否存在紧密关系,而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如果二者关系不密切,结构性理财产品合同约的固定收益主体合同与金融衍生工具合约应分别实施计量,固定收益主体金额以成本计量;衍生工具投资在市场中的价格,通过定期以公允价值评估的方式来计量。如果二者关系密切,应对理财产品以整体进行估值计量的方式纳入“以公允價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核算。

三、理财产品会计核算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及相关建议

(1)理财产品会计核算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1.银行开办理财业务有助于合理引导社会融资流向,优化金融配置,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以合法正规的途径压制非法集资的泛滥,有利于国家金融宏观调控与金融秩序稳定。

2.银行理财产品的不断发展,在利率市场化、价格趋于市场化的趋势下,理财产品收益可以很好地反映金融市场政策的基本面、资金面等方面的情况,同时有助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转型。

3.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丰富了企业与居民的投资选择,扩大了企业与居民的受益面,完善了金融投资结构。

4.银行理财产品的复杂多样性及会计核算方面的差异化,对金融市场也存在一定不利影响。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银行理财产品会计核算没有统一规范,产生了在会计实务处理中方法不尽相同的局面,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可靠性与可比性的质量要求,影响企业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二是大部分银行财务报表中对理财业务核心数据披露不完整、不透明,也没有完全披露理财产品会计核算的原则和具体方法,同时对监管机构要求披露的执行情况也未作说明,造成银行与监管部门及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对监管部门的工作造成一定难度,投资者的权益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三是存贷款压力大的银行会选择将理财产品纳入“吸收存款”科目核算,增加银行存款,以保证银行在“时点”考核期内完成存贷款任务,缓解存贷比考核压力。但银行的“冲时点”行为,不仅造成存贷款统计数据的失真,也会对金融政策的制定造成误判。

(2)相关建议。一是统一理财产品会计核算方法,规范会计操作。财政部应加强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协调配合,整理研究适合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方法,制定规范的会计核算操作方法,明确会计实务处理的各个步骤处理原则及相应的会计科目,增强财务数据的可靠性、可比性以及会计核算方式的可理解性。二是完善理财产品会计信息披露要求,逐步提高银行机构风险披露透明度。我国理财产品会计信息披露应对核心财务数据、会计核算的原则和具体方法、监管机构要求披露的执行情况做强制性要求,并配合自愿披露,加入动态披露的方法,逐渐提高会计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及透明度。三是加强宏观审慎监管,规整金融市场环境。监管机构应研究完善理财业务监管制度,强化政策监管执行力,加大惩处措施。 银监会、财政部及证监会等部门应积极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联动机制,多

管齐下加强对理财产品会计核算的监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王艺诺.关于我国上市银行理财产品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的研究[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3]张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状况及收益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4]吴俊成.理财产品会计处理相关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4(23).

猜你喜欢

信息披露理财产品会计核算
涂料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管理
探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
地勘单位会计核算管理相关问题及措施
关于中小企业会计核算问题
国内外证券注册制比较研究
商业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制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