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设计中空间的错视
2019-07-29贾子依
贾子依
〔摘 要〕“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扎西拉姆·多多的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她身心不动,本性不动。见与不见,悲与喜、情与意都本在那,同时,站在艺术的角度,可理解为艺术本就在看见与看不见之间,“看见”即感触到了、体会到了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与物的存在和不存在没有关系,就如同错视。
〔关键词〕错视;空间;虚实
在艺术的发展长河中,如何准确地衡量艺术的尺度成为艺术设计、品鉴与赏析的一大问题。陈小文先生在《语言与边界》一书中写到:当你走进一间空旷的房间,你能感受到包围你的空间却看不到它,你所看到的,不过是周围的墙壁而已。《安徒生童话》中“皇帝的新衣”一文指出皇帝赤裸裸地举行游行大典,人们都嘲笑着这位所谓愚蠢的、昏庸的皇帝,但是,皇帝真的没有穿衣服吗?人们看不见的,只是皇帝没有穿所谓大多数人肉眼能看到的衣服,他的衣服或许真的只有少数部分人能看到,或许他穿着的是以人们眼光所编织的视觉礼服,也可能他穿着的是天、地赠予他的精神外衣也未可知。
看见的不一定存在,看不见的未必不存在。错视就是所谓的“视觉形态艺术”。错视是指我们利用原有的思维模式、“本来主义”去判断视觉的经验,同所观察物实际特征、性质之间产生了矛盾。当感觉到到现有的事物与自己原有的主观意识上对事物的了解和所看到的物体之间不相符时,错视便产生了。错视形态艺术质疑“艺术”这一整体观念。例如,艺术是否可以设计自身以外带有其他形式与类别的东西?由其是在质疑传统艺术对象的客观存在性的同时,将观念一并作为艺术创作的基本“素材”。
对于错视而言,我们不能将错视理所当然的视为一种再现和“就事论事”的艺术。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的《观景楼》,画面中各组成部分很舒服的放置在一起,犹如一个整体,不过如果细看每一个组成部分的话,你就会发现观景楼的二层和三层竟然纵横交叉而成,并且支撑楼面的石柱也是交错的,只有两根是真正对应的,这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楼层来说是不可能存在的,同时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小地方,就是在二层和三层的右边部分都有一个观楼者,这两个观楼者望向不同的方向,这也有意识地推动了观者对楼层错视的直觉肯定。再者说,单看梯子的顶部和底部感觉二层和三层是错位的空间,感觉梯子是倾斜的,但是,把视觉中心放到梯子的中央,就会感觉梯子是上下垂直放置的,作品中更有意思的地方是,处于画面边缘左下角的男孩手中的“玩具”还有玩具下方放置的纸张——矛盾体,这也是一个不可能的立方体。《观景楼》所呈现出来的场景,显然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它表现出的是对一切传统艺术观念、传统物质形式的否定与再发展。
错视视觉形态艺术使人们用新的角度去看某一种由长期形成的,被人们定型、定性的物质、图像所表现出来的原本固有的形式,使原来所拥有的意义消失殆尽,获得一个新的内容。当现成的、原有的物质形态进入错视形态艺术的领域,就会改变人以往的、固有的思维观念对物质形态的移情投射,转向客观视觉背后的错视视觉精神及活动。
错视视觉形态艺术所形成的、引发的视觉上的矛盾性、冲突性,可以创造出能够吸引、改变观者视觉焦点作用的图形,使其具有视觉冲击性和引诱性。“错视”以灵动的、新奇的、“怪异的”角度、突破原有的、长期固定存在的一般程式化的表达,在视觉传达中具有特殊的美学特征和审美价值。
错视类型:
1.上、下空间的错视。
整体包含着部分,大空间中隐藏着小空间,这样视觉空间会更大和更有趣。在空间整体来看,有些视觉元素会促使某些单位空间元素被看作是处于基底面的上方的“空间图形”,当然,有时被封闭的面也会容易被看成“上空间”,剩余的部分则容易被思维引导至 “下空间”层面。“上、下空间”并不是只是简单的代表着两个固有的空间,其中或许隐藏着多个无法直接感知的空间,空间与空间之间也会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①“上层空间”“下层空间”相互转换。
观赏者在观赏所谓的“上层空间”时,有时会恍然大悟于引发他兴趣点的并不是真正存在的、在他面前的某一个完整的图形,而是原本认为存在毫无意义的,只是做配角的“下层空间”,这一发现自然而然的增添了设计本身的趣味性,从而引发观赏者视觉更加深层次的探寻。
②“上层空间”“下层空间”相互借用。
在视觉形态设计中,所谓的“上层、下层空间”不同的空间内元素相互交汇,从而作用于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最终效果。同一平面不同空间的错视的表现方式,是利用人的视觉对“上层空间”所占据的空间的集中、注意的这一特定的现象。
2.空间的错视—矛盾空间
有时存在一个空间,但这一空间的物质形态构成使我们无意识地受到错觉的影响而再次创造一个或某几个空间。对于空间,人们因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的影响使得人们看到的画面、看到的空间呈现出不同的情景。其实,直接的视觉感知并不能反映真实的世界。 看到的不一定存在,存在的不一定看到。
一般来讲,对于观赏者由刚开始看到错觉空间时的惊讶、茫然到自己开始慢慢赋予空间设计新的解釋说明,错觉形态艺术的心理利用和生理利用性表达,显示在艺术上利用数学理性思维,在原有的感性设计上展现出视觉怪异却令人不可抗拒的冲突感,以及在作品其深处,有着于传统思维方式相悖的不合理性和作品内在的合理性,近而使观赏者产生强烈的中心聚焦的兴趣性。
空间错视中通过不同空间相互穿插交错所形成的矛盾空间,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空间构造相互穿插所形成的与传统思维下的物质空间形态所矛盾的物象,通过打破常规的、传统意义上的空间概念,进而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矛盾空间在整体上看不会感到不适与不合理,但是,随着视觉焦点的逐渐推移,会发现图形中所展现出来的是现实生活中绝不可能的存在,然而当你试图从矛盾空间本身存在的结构中找出导致这种矛盾的根源时,却发现在每一处都存在着合理性。
在导致矛盾空间形成的原因中,几何元素、色彩元素以及光线元素尤为常见。
几何元素所导致的错视,称之为几何错视,是以几何元素错位变化为目的,利用点、线、面的大小、长度、面积、方向、角度等的变化进行错视。这种以几何元素为基础的错视不仅能够单独存在,而且还可以和其他性质的错视共同存在。
而色彩错视,就是以色彩元素为基础的变化所形成的,依靠不同色调与明度的颜色变化形成对比,从而产生视觉上的误差。举个例子,一个长方形,整体的颜色倾向为蓝色,但是长方形的中间部分颜色较浅,两头的颜色较深,就会使人们看到这个长方形时有种弯曲并且在四周有下陷的错觉。当然,如果颜色设定为互补色,就会使某一种颜色在互补色的衬托下变得突出,从而形成一种进退式的空间感。利用这种特性不仅可以强调某些空间,也可以弱化某些空间,从而达到一种利用色彩塑造空间的错觉性艺术。
当然,利用光线强弱变化与颜色本身、物质本身所带有的色彩共同作用,使图形基本组成部分形成强烈的对比的光线错视手法也是错视中的常见手法。例如:把一个红色的三角形放置在绿色的纸张上,并且把注视焦点放在三角形与纸张的交界处注视时间一长,就会产生边缘形象错视,形成一个墨褐色的边界条,本来红色的三角形遮挡了投向绿色纸张的光线,但光线会在红色三角形的边缘处渗透出来。这时就会形成强烈的韵律感,从而引发明显的视觉冲击。
看见不一定存在,存在不一定看见。在错觉形态艺术中,人们意识中固有的、所谓的“不存在的”某些事物会吸引你去创造、指引你去思考,从而变成设计中没有,但在你意识中已然存在的东西。看见的现象,看见的东西,说不定是你视觉的错觉导致思维的方向错误坚持。
(责任编辑:牧鑫)
參考文献:
1、SANDU:《错视之美 — 视错觉手法创意应用》,SANDU,2016年。
2、卡拉赫·瑟斯顿:《错视和视觉美术》,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
3、周景秋:《错视》,广西:广西美术出版社2005年。
4、陶薇薇:《图形错视表现的趣味性研究》,《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3年。
5、北冈明佳:《眼睛的冒险》,《朝日新闻》,2005年。
6、王剑峰:《错视艺术设计》,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年。
7、陈小文:《语言的边界》,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