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魅力
2019-07-29毕宝魁
毕宝魁
端午,重午也,就像七七,双七也,都源自天象崇拜,都不过是人们美好想象的理想节日。七夕节被赋予了爱情内涵,成为了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而端午节则被演变为美好而悲壮的故事,成为了中国最富有历史文化内涵而最具刚健人文精神的中国文化节日。
中国民间这么多的节日,而将一个节日与某一个具体人联系起来,成为某一个人的纪念日的,似乎还只有端午。起源于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内容的端午节,经过历代长时间的选择与演变,屈原精神成了端午节的节魂。人民选择了屈原,即是对那种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舍生取义的生命精神、忠贞不屈的气节品格的集体认同。
端午文化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2000多年来,端午民俗在不断演变,过节则成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特定意义的沉淀与传承。自南朝吴均《续齐谐记》和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传说起,逐渐形成了每年五月初五赛龙舟、包粽子的习俗。欢度端午节,也是我们感受中华文化滋润的快乐之时。
屈原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伟大诗人,端午节也成为了“诗人节”,屈原就是诗魂。《博览群书》以一种文化自觉,组织以端午为话题的系列文章,作为一种祭奠和纪念的形式,意在加深民族记忆,浸润世道人心。
这四篇文章,出于不同年龄段的學者之手,因为各自的文化学术视域有别,各自的研究范畴不同,撰写角度各有侧重,行文作法也各有特点,文字里皆氤氲着浓郁的历史气息,饱含着丰富的文化精神。在端午的节日氛围里,阅读这些文章,既是对于历史的一种回望,又是给予心灵的一种滋养,更是对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又一次凝定和强化。
—— 王志清(文学教授、唐诗学者、王维专家)
永恒的宇宙,短暂的人生。若能获得永恒,便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生命。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有为国家为民族留下精神财富的生命才比泰山还重,才会“死而不亡”,孔子、孟子、屈原、司马迁便是这样的人物。一年一度的端午节来临,我又怀念和思考起屈原来。他奋身投江,便使一个民族形成一个节日,千秋万代永远祭祀着,纪念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积极奋发的宗室贵族
屈原是楚国大贵族,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中所写第二位颛顼便是屈原的祖先,《离骚》首句“帝高阳之苗裔兮”的高阳便是颛顼。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是正宗的楚国宗室,故他对于楚国便有一种其他身份之人难以体会的感情。这也是屈原对于楚国具有无比炽烈的爱恋之情的原因之一,因为楚国本来就是他们家族的。
屈原年轻时深受楚怀王信任,是国家政权的核心人物之一,曾担任左徒之职(类似于副宰相),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在内政外交方面都积极参与筹划,而这一时期又是各大诸侯国发展的最佳战略机遇期。当时周王室彻底失控,各诸侯国都在抓紧时间改革政治,发展经济,提高军事实力,小的诸侯国已经基本被兼并完毕,七雄并峙,另外几国只能依附大国而存在。当时的形势是东方大国齐国最富,西方大国秦国最强,南方大国楚国最大,发展空间最广阔。这三国都有兼并天下的可能性。
因此,屈原主张对内改革政治,发展经济,对外联合另一大国齐国而坚决抵抗秦国,以求国家安全,争取一段建设发展的时间。应当说,屈原的内政外交政策都是很英明的,对于国内外形势看得很准,分析得极其透彻。
年轻的屈原貌美标致,风流倜傥,才气纵横,学问渊博,意气风发,他培养了一批年轻人,准备干一番事业。他在《离骚》中高歌:“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他在《橘颂》中表达了对这些有志青年的热爱,赞美这些青年们如同生长在楚国的橘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你们禀赋上天的使命而生长在南方的楚国,深深扎根在楚国的国土中而难以迁徙,更加志向坚定始终如一,生死荣枯都不开这里。你们有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志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扪心自问,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如此崇高的人格,令屈原极其爱戴和欣喜,他发出“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的由衷赞叹。
正当深受怀王信任,开始踌躇满志将要进行全面改革时,秦国派来张仪进行外交活动。张仪因在楚国受到过冤枉和屈辱,被无辜打掉四颗门牙,对楚国上层怀有深仇大恨,对楚国的政治情况以及人际关系又非常清楚,于是上下活动,煽风点火,用重金收买和花言巧语游说等手段先取得保守腐朽派人物靳尚、郑袖、令尹和公子子兰等上层贵族的支持,蒙骗架空楚王,昏聩的楚怀王便采纳这些人的意见,改变最基本的外交政策,联秦绝齐,取消一切改革措施,使楚国刚刚出现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屈原坚决反对,慷慨激昂进行抗争,结果被赶出政权中心,降职为三闾大夫,没有了话语权,并被流放到边远地区。
不计前嫌而临危受命
不久,怀王发现被骗,大怒,发倾国之兵攻秦以报仇,索要张仪之首级。结果大败,数万大军覆没在秦国内地的蓝田,楚国实力受到重创。这时,楚国已到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家家招魂祭奠死在外地的将士,到处是悲哀凄楚之音,充满着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的悲哀气氛。屈原忧心如焚,为振奋民气,他满含深情祭奠为国捐躯的将士们,利用原来的悼亡之曲填上新的歌词,这便是《九歌》中的《国殇》。《九歌》共11首,另10首都是鬼神之祭歌,只有《国殇》是祭人的,以悲壮高亢的情调歌颂为国捐躯的将士,洋溢着高昂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
诗的前十句是秦楚蓝田大战的概括,楚军官兵同仇敌忾,与敌人血战到底。当阵地已经被敌人攻破之时,楚军指挥官命令埋住两个车轮绊住四匹战马,誓死与阵地共存亡,举起嵌玉的鼓槌击响战鼓,激励全军拼死相搏,最后杀得天昏地暗,楚军将士全部壮烈牺牲,抛尸在荒郊野外。
后八句是屈原面对想象中的楚军将士之遗体而唱出的悲壮高亢的赞歌: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伟大崇高的阵亡英雄们,你们抱着必死的决心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路途遥远飘忽而渺茫。你们全幅武装带着弓箭和刀枪,即使身首异处心中也毫无惊遽恐慌。真的是勇敢啊又威武,始终刚强而不可凌辱。你们的肉体虽然已经死亡,但你们的魂魄依旧高亢张扬,在鬼魂之中也是英雄而豪气万丈!高昂的情调可以使国民受到鼓舞和激励,乃至于一千多年后的女词人李清照写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有气势的诗句,“鬼雄”真是令人敬佩的英雄之气。
在极力鼓舞国人重振士气的同时,还必须尽快修复和其他国家尤其是齐国的外交关系。而齐国上层都知道楚国只有屈原是最坚决反对绝齐联秦的,故楚怀王只好请回屈原派他到齐国恢复邦交,这无疑是最艰苦最棘手的工作。屈原不计前嫌,而以国家为重,勇敢承担起这一重担,并圆满完成使命,使楚国得到喘息的机会。
其后楚怀王再度上当,成为秦的阶下囚。怀王儿子顷襄王即位,楚国政治更加腐败,屈原不但得不到重用,反而被流放到更加偏远的江南。
几年的流放生活,使屈原和人民有了亲密的接触,双方更增进了理解。屈原益发认识到人民生活的苦难和品质的可贵,最基层的广大贫苦百姓也逐渐了解了屈原的改革思想和爱国情怀,对屈原给以极高的關注和热爱。正是这种双向的互动和了解,才促使屈原生发出对人民更加炽热的爱,而人民也对屈原更加敬仰和爱戴。从而才出现屈原投江而百姓奋不顾身前去拼力营救的感人场面。
正是这些苦难的遭遇,才促进屈原的文学创作大放异彩。“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的诗句虽然是写元好问的,但用到屈原身上也极为合适。屈原将自己的满腔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都倾注到诗歌创作中,创造出《离骚》《九章》等作品,吸取民歌民谣的精华再度提升,创作出《九歌》,为后世留下千古流传的文学精品。由于理想和现实的强烈冲突,令屈原产生许多困惑,于是写出《天问》这篇不朽的精彩篇章,《天问》也是保留许多神话题材最可靠的材料。
奋身投江而留下永恒
眼看着强大的祖国每况愈下,屈原忧心如焚,但执政者依然不清醒。当看到楚国的首都郢被秦兵攻破,楚国复兴的希望已破灭后,屈原怀着悲愤、痛惜、怨恨的心情来到汨罗江畔。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
屈原至於江滨,被髪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於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在和渔父的对话中,屈原已经表明了为保持自己的高洁而宁可葬身鱼腹的决心。
屈原有极其清醒的认识,有很深邃理性的思考,他已经认识到自己的祖国即将灭亡,而腐朽的贵族集团依旧醉生梦死,纸醉金迷。他忧愤、绝望,祖国和人民便是他的生命,是他的一切,他似乎看到了日落西山的暗淡,看到了楚国人民哀鸿遍野的悲惨,没有祖国的人便是最悲哀最凄惨的人,他在无边的黑暗中看不到一点希望和亮光,于是怀抱一块石头而奋身跳向滔滔江水,以死亡来抗争黑暗与腐朽,来保持自己永恒的高洁与清白。
当地百姓听说屈原投江了,便纷纷划船前来抢救打捞,由于屈原死心坚决,怀抱石头,故尸体并未能漂浮上来。至于屈原的尸体是否找到都无从考证了。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屈原的伟大高洁的灵魂获得了永生,屈原对于国家和人民的挚爱获得了楚国百姓的回报,楚国人民自发兴起怀念祭奠屈原的活动。习以成俗,逐渐成为一个固定的节日。
屈原历史地位的思考
屈原是追求美政并为之奋斗终生,最后以身殉国的志士。追求美好政治是中国古代传统中的核心观念,故后世的思想家政治家都对屈原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无限的敬仰。屈原的爱国精神是植根于热爱人民基础上的具有人本思想的伟大情怀,和儒家的政治理想相一致,和《大学》中的“大谓民志,此谓知本”完全合拍,故爱国和爱民是一致的,这种深沉的关怀和挚爱永远都是一个民族所需要的,故一直受到后世各个阶层人共同的推崇和热爱。
屈原极高的文学成就也是他具有永恒魅力的一个原因。中国文化史也好,文学史也好,诗歌都是精华中的精华,而在中国诗歌史中,屈原都是举足轻重的作家。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诗歌的源头便是《诗经》和楚辞。楚辞的最主要作家便是屈原。《诗经》作品的下限是春秋后期,大约在公元前六百年左右,到屈原楚辞的创作,中间断了将近三百年,其实,这期间肯定也有诗歌,只不过是没有保存下来而已。就地域看,《诗经》基本属于黄河流域,而楚辞则产生于长江流域。因此,楚辞的出现,虽然在时间上有前后,却可以与《诗经》并称,最常见的说法是“风骚”,也有“骚雅”之说,它们共同构成中国诗歌的两个源头。屈原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屈原诗歌中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芒,辉映千古。其追求光明政治的美政思想,对于理想社会的热烈向往和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和浪漫情怀,其以美人香草比喻明君贤人的比兴手法,都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典范。
屈原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是全人类共同的感受,天道深奥难明,人道奥妙无穷,故道路无穷无尽,修远又修远,人类将永远探索下去。仅这两句诗便具有永恒的魅力。
屈原投江近两千三百年矣,名益高,魂益芳。华夏民族之精神造就,屈原功劳甚巨,追求美政,嫉恶如仇,痴情爱国,永远感染后人,陶冶千古之情操。生时光明磊落,道德文章名满天下,死时清白刚烈,故感人也深。但若无文字,则难以流传至今,正是中国文字的千古不变,才保证中华文化的魅力千古流传,彰显出屈原精神的千古光芒。行文至此,心血来潮,吟诵一首歌咏屈原的七律并作为本文的结尾。
一跃汨罗身以酬,忠魂万古美名收。
离骚久诵吟千口,角粽长香满九州。
屈子辞章悬日月,楚王台榭寂山丘。
侯冈造字神功在,逝者如斯永远流。端午节是永恒的热烈而喜庆的节日,而人们对于屈原的热爱和敬仰是由衷的,屈原便获取了“比泰山还重”,“死而不亡”的崇高而可贵的生命价值。屈原不朽矣。
(作者系沈阳市文史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