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儿童心灵栖居于“高贵”之上

2019-07-29李小均

博览群书 2019年6期
关键词:贝内特美德儿童

李小均

六月一日是儿童节,是我们与名家名作探讨儿童话题的合适时点。

1900年,梁启超撰写了《少年中国说》,恣肆汪洋的行文今日读来仍然令人振聋发聩:“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被寄予了无穷的希望,少年肩负着复兴中华的伟大的历史使命。赢得了孩子,也就赢得了未来。

成人与成才,这是所有人对孩子的殷勤期盼,也是一切教育的真义所在。所谓成人,就是儿童要成为真正的“人”。对于大人来说,要把儿童当成人,而不是作为成人的预备或大人的缩小版。把儿童当成人,就需要让儿童成为儿童,让儿童遵循孩子的天性自由自在地成长,而不是要求儿童少年老成,像大人一样思考或行动,更不应该让儿童成为成年人欲望的牺牲品。所谓成才,就是儿童要接受教育,成为富国强民的栋梁。要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也就必然意味着离不开精英化的教育。精英,才是成才的核心追求。如果我们信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那么精英的养成就意味着必须要通过艰苦卓绝的学习。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如何才能既成人又成才?或曰: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我们向来不缺乏看起来很正确的这样或那样的理论。但是,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现实生活中,无论是成人还是成才,都让无数的家长和教育家为之焦头烂额。面对自家孩子时,即便是那些最优秀的教育家,往往也是手足无措。

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青年与儿童取代少年成为备受国人注意的新名词,儿童的发现颠覆了一系列传统的教育观念。儿童如何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儿童应该如何教育,对于上述两个问题的相关思考与实践,最明显地体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着现代的转型。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如何才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不仅是一个个家庭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国家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咸立强

曾文正公在《箴言书院记》中写道:

天之生斯人也,上智者不常,下愚者亦不常,扰扰万众,大率皆中材耳。中材者,导之东而东,导之西而西,习于善而善,习于恶而恶。其始瞳焉无所知识,未几而骋嗜欲逐众好,渐长渐惯而成自然。

此语包含了许多教育的真谛。尤其对于人之习见的“中材”的教育,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之道,值得我们深思。

既然“中材者,导之东则东,导之西则西,习于善而善,习于恶而恶”,那么,在“瞳焉无所知识”到“骋嗜欲逐众好”之前,也就是人生的“早教”阶段,就必须慎重,以期养成良好的习惯,为成年生活培育好根基。

针对这种人生“早教”,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为我们提出了忠告:

我们知道,凡事开头最重要。特别是生灵,在幼小柔嫩的阶段,最容易接受陶冶,你要把他塑造成什么型式,就能塑造成什么型式……那么,我们应不应该放任地让儿童听不相干的人讲不相干的故事,让他们的心灵接受许多我们认为他们在成年之后不应该有的那些见解呢?绝对不应该……先入为主,早年接受的见解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为了培育美德,儿童们最初听到的应该是最优美高尚的故事。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中外古今皆然。柏拉图认为,为了避免“城邦的护卫者”从小接触罪恶的形象,耳濡目染,不知不觉间心灵上便铸成大错,“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些艺人巨匠,用其大才美德,开辟一条道路,使我们的年轻人由此而进,如入健康之乡;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艺术作品,随处都是;使他们如坐春风,如沾化雨,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之间受到熏陶,从童年时,就和优美、理智融合为一”,如此,方才成就最高贵的教育。

柏拉图进一步指出,这种人生中最高贵的“早教”,其核心是“文艺教育”。他说,

儿童阶段,文艺教育最关紧要。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再者,一个受过适当教育的儿童,对于人工作品或自然物的缺点也最敏感,因而对丑恶的东西会非常反感,对优美的东西会非常赞赏,感受其鼓舞,并从中汲取营养,使自己的心灵成长得既美且善。对任何丑恶的东西,他能如嫌恶臭不自觉地加以谴责,虽然他还年幼,还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等到长大成人,理智来临,他会似曾相识,向前欢迎,因为他所受的教养,使他同气相求,这是很自然的。

柏拉图这番话是在说理,20世纪有个美国人却将之牢记于心,并着手实行,编辑了一本《通向美德之书》(The Book of Virtues)。编者威廉·贝内特(William Bennett)名头不小。他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政治学家,在里根总统时期担任过美国的教育部长,在布什总统时期出任过美国毒品控制政策办公室主任。贝内特深受柏拉图的影响,他在序言和正文之间,用了一页篇幅引述柏拉图的上述话语,旨在开宗明义,表明心迹,他就是在柏拉图的指引下编撰此书。

《通向美德之书》共分十个单元,主题分别是“自律”“同情”“責任”“友谊”“工作”“勇气”“毅力”“诚实”“忠诚”和“信念”。各单元除了一个“编者按语”之外,按照素材的难易程度,选辑了与主题相关的诗文。

在正文之前,贝内特写了一篇“序言”,说明了他编选此书的意图。他开篇即言,年轻人的德性教育,是一个亘古的使命。德性教育,也就是对于心灵向善的塑造,既包括了伦理规则和教条,也包括伦理习惯的养成,既有成人的言传身教,也离不开伦理素养。贝内特说,《通向美德之书》中辑录的故事、诗歌、散文以及其他文类作品,都是旨在培育孩子的“伦理素养”,向他们展示“何为美德,如何运用美德,如何辨识美德”。

贝内特说,如果我要想我们的孩子拥有我们最尊崇的德性,我们就需要教会他们这些德性是什么,为什么这些德性值得尊崇和信守。孩子们必须学会辨识这些德性的形式和内涵,他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必须具备一定的“伦理素养”,理解他们在生活中看到的东西,帮助他们过更好的生活。要想达到这个目的,也不必外求他途,因为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包含伦理意义的诗文,构成了他所谓的“伟大伦理故事的宝库”。我们的使命就是将孩子带向这座“宝库”,通过阅读这些诗文,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所包含的“美德”。

贝内特在序言中特别表白了一点他的希望。他希望“这是一本励志之书”。他说,我们人生中有太多的阅读经验,用流行的话语来说,就是“丧”文化。但是他说,他希望这本书鼓励人们积极向上,指引我们通向“我们人性中更美好的天使”,提升我们的“眼界”。他最后引用圣保罗的话说,“只要是任何真的东西,高贵的东西、正确的东西、纯洁的东西、可爱的东西、优美的东西,只要有任何出色和值得赞美的东西,我们的心灵就应栖居于其上。”

现在,贝内特这本书就在我的书架上。老实说,因为种种原因,我并不常翻阅。但它如一位老友,一直不会逸出我的视线,一直温暖地陪在心间。偶然翻阅之下,总会给人慰藉,的确是“一本励志之书”。

比如,在“友谊”这个单元,我们能读到美国诗人亨利·朗费罗的《箭与歌》:

我把一支箭向空中射出,/ 它落了下来,不知在何处;/ 那么急,那么快,眼睛怎能 / 跟上它一去如飞的踪影? / 我把一支歌向着空中唱出, / 它落了下来,不知在何处;/ 有谁的眼力这么尖,这么强,/ 竟能追上歌声的飞扬?/ 很久以后,我发现那支箭 / 插在橡树上,还不曾折断;/ 还有那支歌,首尾俱全,/ 我也找到了:在朋友心间。

在这首美丽的小诗里,诗人暗示,如果我们能为这个世界尽点力,如做一件好事,留一段佳话,尽一分爱心,终将会有其回报;这种回报可能就是以友情的方式。

在这个单元,我们也能见到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和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之间的伟大友谊。他们相识于1776年,从此风雨与共、勠力同心,结下了亲密无间、坚不可摧的情谊,堪称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完美友谊之典范。1826年2月17日,也就是在即将辞世的四个半月前,杰斐逊对好友交待了后事。他在信中写道:

如今,你我之间的友谊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在这漫长的岁月,我们政治原则相同,追求一致,这为我带来源源不断的快乐。我还感到莫大慰藉的是,我相信你还在兢兢业业地为造福子孙后代的事业效劳。这份事业我们曾为他们争取过,我们也努力要将这份天赐的自治完美地传承下去。我希望世界上有这样一种政制,在施行之际专门有一只坚定不移的眼睛来审视,监护大众的利益和为之奋斗者的幸福;受到真理佑护的这种政制将永远与责难无缘。这正是我们终生的追求所系。于我而言,你,是我一生可依的柱石。

一周后,麦迪逊在回信中写道:

回首过去这段漫长的岁月,我们的私谊,我们在政治上的和谐,如你一样,我无比感动。如果说,它们是你快乐的源泉,于我而言,何尝不是?我们肩负人民的信任,为大众的福祉鞠躬尽瘁,从中获得的幸福感,难以磨灭。我相信,无论当前对我们的评价如何,我们的一切贡献,身后的一代必将给予公论。

在“同情”这个主题的单元,我们能够读到美国女诗人埃米利·狄金森的美丽小诗:

要是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 / 我就没有白活;/ 要是我能抚慰一个人的痛苦,/ 减缓他的痛楚,/ 或者幫助一只虚弱的知更鸟儿 / 回到它的巢穴,/ 我就没有白活。

我们还能读到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改变的经典故事“居鲁士的教育”。

据说,“天下最富有的人”利迪亚国王克洛修斯邀请了“天下最智慧的人”雅典的立法者、梭伦到他的宫廷。他想亲耳听到梭伦赞美他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但在回答他“谁是天下最幸福的人”这个问题时,梭伦首先举了一个雅典的穷人。他说这个人正直诚实,含辛茹苦养育孩子,给他们良好教育,待他们自立成人后,他上了战场,在保家卫国的战争中,壮烈牺牲。在克洛修斯不甘心地继续追问下,梭伦又举了希腊两个年轻人。他们出身贫寒,自小丧父,但他们像男子汉一样维护着家,奉养病母,毫无怨言。在病母去世后,他们将这份爱移情到城邦的身上。听到这里,克洛修斯禁不住勃然大怒,他质问梭伦,“为什么在你眼里,我的财富和权力什么都不是?为什么你将这些穷苦之人置于这个世界最富有的君王之上?”梭伦回答说,“在死亡来临之前,没有人敢说你是否幸福。因为没有人知道你会遭遇什么厄运,没有人知道你眼前的荣光会化成怎样的痛苦。”

多年之后,居鲁士的帝国崛起。克洛修斯举国之力,也难以抗衡,最终成为亡国之君。在被拖到市场实施极刑的时候,他想起了梭伦对他说过的话,“在死亡来临之前,没有人敢说你是否幸福。”他不断地哀叹,“啊,梭伦!啊,梭伦!梭伦!”恰在此时,居鲁士策马经过,听到了他的哀叹,就问他,“为何你要呼叫梭伦的名字?”克洛修斯沉吟片刻后,将梭伦造访他的宫殿时说的话转告了居鲁士。听了克洛修斯的故事,居鲁士大为震惊。他念着梭伦的话——“没有人知道你会遭遇什么厄运,没有人知道你眼前的荣光会化成怎样的痛苦”——想到他自己,也可能会丧失一切权力,任敌人之手蹂躏,这时,他学到了重要的一课,做出了决定,释放克洛修斯,待之为最值得尊敬的友人。正所谓“己所不欲,毋施于人”。

《通向美德之书》正是这样一本令人无比动人的励志之书。它不是说教;它用一篇篇短小的诗文,陪伴你度过一点点时光,在潜移默化中,引你走向美德之路。我手中这本书,购于2016年。当时,我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政治系访学,师从著名的政治哲学家托马斯·潘戈教授。贝内特在攻读哈佛法学博士之前,在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拿到一个政治哲学的博士学位。我们的足迹有幸在同一个学府,同一个系部,同一座教学大楼交集,正因为如此,我对这本厚达八百余页的“大书”多了一分温情。当初买下之时,我的女儿刚好两岁多。那时,我有个私心,这本书是买来送给她的礼物,我希望她在人生的“早教”阶段,能够读到这本书,成为一个“通向美德”之人。现在,她将满六岁,开始读书写字启蒙,该是此书派上用场的时候了。

(作者系深圳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贝内特美德儿童
贝内特称不参加新议会选举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冰上舞蹈搭档
道人善即是善
节约用水是美德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助人为乐是美德
书名:《非普通读者》
一个诺贝尔奖梦想的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