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的思考

2019-07-29吕雪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建设

吕雪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中学校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课程内容不完善、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等问题,提出开放实验室、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推进高职院校物流专业物流教学实践平台建设,有效提升物流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高职物流专业  物流教学实践平台  互联网教学平台  创新创业竞赛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C-0182-02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职物流专业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愈发凸显,因此要建设物流教学实践平台,弥补传统物流教学的不足。物流教学实践平台是以实践操作为主的教学平台,与传统物流教学方式不同,它可以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所,帮助学生将所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并且检验知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本文探索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的措施,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促进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高校物流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物流专业,但是物流专业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既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以及物流专业的长远发展。

(一)学校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高职物流专业既需要教授学生基础的物流专业理论知识,也需要开设实践课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物流专业的工作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对物流专业进行资源配置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一是财力方面。由于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资金消耗较大,高职院校无法承担巨额的实践费用,因此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资金投入较少,导致学生缺少相关的物流实践,不能很好地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物力方面。由于学校对物流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物流专业的投入较少,没有和相关的物流产业达成协议,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实践的场所和平台,失去了很多到物流企业实习的机会,既不利于物流专业教学实践平台的建立,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人力方面。高职院校对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投入不足,导致物流专业实践教师的素质较低,教学效率低下,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限制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二)课程内容不完善。由于物流专业是近年来新兴的专业,因此在物流专业的教学课程中还存在不足,与物流专业相关的课程不完善。例如,现代物流专业与计算机专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的物流信息需要通过计算机的相关知识进行获取、整合和整理,最后得到有价值的物流信息,但是高职物流专业教材中缺少与计算机相关知识,物流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编程的学习程度比较低,不能很好地解决物流平台网络系统中存在的编程问题,这就导致物流专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物流信息。另外,物流专业与机械自动化专业的联系也比较密切,这就需要物流专业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的自动化技术,从而提高物流的专业能力,帮助物流专业的学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工作内容和环境。但是,在实际的物流专业教材中缺乏与机械自动化相关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不完善导致学生专业知识相对匮乏,物流专业能力不强,极大地阻碍了物流专业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響,物流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授的主体,是知识的输出者,学生没有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缺少学习的兴趣和爱好,缺少主动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物流专业的实践知识,学生在下面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由于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单一,导致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严重依赖课本进行教学,不信任互联网上的实践教学资源,不能及时地获取最新的实践教学内容,也不能及时地革新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甚至部分教师对网络教学资源有排斥心理,使得高职物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实践教学效率的提高,也不利于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物流专业学科的特点是实践性,物流专业的学生日后的就业方向也需要更多的实践,因此仅仅学习课本的知识,局限于文字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物流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包装,不同的产品和不同的运输条件需要不同的包装技术和包装规格,这就需要反复实验模拟运输震动情况,分析震动强度和产品的耐震性。很多高校缺少相关的实验室,设有校外实践训练基地的高校更是少之又少,限制了物流人才的培养。

二、推进物流教学实践平台建设的有效措施

物流教学实践平台是以物流的专业知识为依托,以实践为主要内容,利用行为导向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多种实践的方式和场所。推进物流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开放实验室促进物流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实验室建设是打造物流教学实践平台的重要步骤,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物流实验,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实践热情,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理性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物流专业的实验室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因此高校要加大物流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走进实验室。开放物流专业实验室可以为高职物流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在实验室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从而对物流理论知识有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物流专业知识的理解。另外,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以后进行实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无形地训练了严谨务实的思维方式,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现象的产生和结果的分析更加有理有据。

(二)校企合作共建物流教学实践平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才能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知识的核心素养。目前我国部分高校设置了校外实践训练基地,但是基地数量少、规模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实践需求。学校单方面的投入力度有限,因此需要与企业联合,校企合作共建物流教学实践平台,互帮互助达到双赢的目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学校为企业宣传,向企业推荐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在企业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同时可以积累素材,为毕业答辩做准备。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可以主动吸引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促进企业的创新发展以及对新模块的挖掘,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促进物流教学实践平台建设。互联网教学平台可以模拟自动化立体仓库,为建设物流教学实践平台提供有力的软件支撑。目前物流行业的人才供给不足,缺少实践型的操作人才,很多人员甚至没有物流相关的知识,在装箱、卸货的过程中错误操作损坏物品。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忽略了天气情况和道路状况的分析,很多运输车被暴风雨拦截在路上,延误了货物运输的时效。部分员工缺乏操作自动化分拣设备的能力,无法提高工作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现动态模拟过程,利用flash动画演示物流分拣、包装、运输等过程,让学生直观理解并且掌握操作步骤,为实际的操作提供指导,从而为建设物流教学实践平台提供技术支持。

(四)举办创新创业竞赛促进物流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建设物流教学实践平台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创新创业是专业素养的体现,只有知识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产生创新的思维。学校要为学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借助互联网发布竞赛信息,号召更多学校的学生参加竞赛,从而在创新创业竞赛中推动高职物流教学实践平台建设,通过竞赛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现代物流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当前的物流专业素养。借助创新创业竞赛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下的物流市场环境,及时把握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問题,这对于构建物流专业教学实践平台有很大的作用,为实践平台提供更多科学有效的信息资源,挖掘更多优秀的物流创新人才。另外,还需要聘请资深的专业教师作为竞赛的带队老师和评委,保证竞赛的公平性。借助网络投票的方式选出最实用的创新设想,借助企业的生产车间将实用性的创新思维变为现实,在提出设想到变为现实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实践的过程,都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巩固。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物流教学实践平台建设。建设物流教学实践平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实践的过程需要专业教师的指导,因此高校要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师资团队,将资深的教师作为团队的核心,可以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教师,例如细化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座谈交流,全面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交流物流专业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困难,一起寻找解决办法,提高物流专业教学效率。应引导教师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借助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式教学方法等推动物流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为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和完善提供优秀的教师团队支持。

物流专业与物流产业相互促进,良好发展的产业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物流专业反过来为产业培养更多、更专业的人才。高校要严格把控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从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入手,为物流行业注入新鲜的血液。物流教学实践平台是辅助高校培养物流人才的重要载体,因此一定要充分重视物流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使更多的学生受益,促进物流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浩锋.行为导向法在模拟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教学实践的应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7(3)

[2]赵智锋."互联网+物流职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以“互联网+物流设备课程”教学为例[J].物流技术,2017(12)

[3]邹伟,雷蕾.物流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对物流专业发展的探讨[J].天工,2018(5)

[4]吴悦,王晓艳.应用型本科《物流法律法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探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7(5)

[5]鲁倩.物流教育教学如何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实践需求[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

[6]相姗汝.五年制高职物流专业"微课导学"教学实践现状分析[J].考试周刊,2017(92)

【作者简介】吕 雪(1981— ),女,辽宁海城人,广西城市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交通运输。

(责编 黎 原)

猜你喜欢

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数字电视分前端建设随谈
野三化冶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