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019-07-29黄宦霖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实践教学体系思政课

【摘 要】本文论述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分析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针对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制度机制障碍、人力资源障碍、教学资源障碍,提出应当积极构建思想体系、优化管理服务体系、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体系、优化目标体系、优化评价体系,不断破除制度机制障碍,释放人力资源活力,激活教学资源,强化监测,促进形成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  思政课  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4C-0131-03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应充分发挥多方面工作的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包括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在内的“十大”育人体系。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要求,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整合了政府机构、不同院校、企业行业乃至社会组织等多方面资源,对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有着重要意义。

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依据

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是由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教学设施、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教学主体、教学客体多方面因素共同构建的统一整体,是思政课教师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稳定性和动态性。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应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立足现实,以更好地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继而促进思政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观点。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内在要求。高校思政课内容抽象、枯燥、理论性强,纯粹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大学生的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和发展需求等多方面需求。在有效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并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把学生引向活生生的现实,增加多方面体验,能够帮助他们理解理论、掌握理论、运用理论,不断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发展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观点。经过不断的探索改革,各类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积累了不少经验,大大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增强了课程的现实意味。同时,职业教育也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改革,出现了集团化办学,包括企业行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教学资源集中于职业教育集团,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应充分利用相关教学资源,并逐渐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以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和提升实践教学整体质量。

3.马克思主义整体观。整体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重要观点。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思政课实践教学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场所等多方面要素,而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不同院校、不同行业企业、不同部门的教学资源各有特色,因此,应当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把相关教学资源整合起来,使之发挥整体作用,促进思政课实践教学育人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现实依据

1.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思政课教学不仅提供先进理论以武装学生的头脑,而且要不断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能力需求和发展需求,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运用理论分析、认识和理解现实,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思政课教学就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理论教学,而应当在保证理论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认识现实、实现自我价值。

2.互联网时代社会思潮的冲击。互联网时代是海量信息生产、传播、裂变的时代,也是各种社会思潮加快传播的时代,这为思政课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思政课只有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社会实践、生产生活实践,才能使学生在多方面体验中更好掌握理论、理解理论、运用理论,体会到理论的魅力,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中国,牢固树立“四个自信”。

3.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求。经济社会的发展有赖于各类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显然,仅局限于思政课的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能使各类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学生只有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参与思政课程的多元化实践,深入了解自我,才能更好地深入产业行业,打开视野,逐渐形成创新性思维,并使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障碍

(一)制度机制障碍

制度机制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不可否认,良好的制度机制为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取得巨大成绩提供了重要保障,但在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方面,仍存在明显的制度机制障碍。一是思政课教师培训培养制度机制障碍,使得思政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难以得到培养;二是思政课教师校际交流制度机制障碍,使得思政课教师校际间互聘交流、流动不足,师资队伍的活力也未能全面展现;三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机制障碍,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实际运行质量;四是思政课教学资源共享制度机制障碍,影响相关教学资源形成最大效能。

(二)人力资源障碍

人力资源,如专任教师、兼职教师以及教学辅助人员、相关管理人员是有效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条件。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存在明显的人力资源障碍。一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多为理论课教师全程实施完成,缺乏教学辅助人员,使得实践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比较粗糙;二是校际互聘思政课教师不多,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整体质量提升;三是企业行业兼职思政课教师不多,企业行业思政教育资源与院校思政教育资源融合程度不高;四是职业教育集团内部院校和企业缺乏熟悉思政课实践教学运行的管理人员,使得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缺乏良好的管理保障。

(三)教学资源障碍

教学资源是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基础。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借助一定的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教学资源数量明显增多、质量明显提高,但就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而言,教学资源障碍仍然存在。一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障碍,实践教学资源开发缺乏动力,大多局限于课堂内实践、校园内实践,缺乏校外实践基地尤其是依托于企业行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二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维护障碍,对现有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资源缺乏维护,与时俱进不够;三是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应用障碍,一些实践教学基地使用率不高,或者实践教学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还不够突出。

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策略

在集团化办学已成为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办学重要实现形式的当下,应积极克服各方面障碍制约,依托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优势,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一)构建思想体系,突破制度机制障碍

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确立人在教育中的主体性和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性,以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本。因此,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构建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应当确立教师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不断完善培训培养、聘任交流等方面制度机制;应当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性,不断完善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制度机制,从而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制度机制保障。

2.坚持共享理念。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共享理念要求职业教育集团成员全体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包括对职业教育集团内部人力资源、硬件教育资源、软件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共享。因此,应当坚持共享理念,不断完善职业教育集团教学资源共建共享相关制度机制,促进内部成员单位在师资、教材与图书文献、课程、设备设施、信息平台等方面共建共享。

3.坚持创新理念。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民族、国家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走向兴旺发达,就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而言,也是如此。因此,应当坚持创新理念,推进制度机制创新、使之不断适应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需要,不断满足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

(二)优化管理服务体系,释放人力资源活力

1.优化师资队伍管理服务体系。一方面,针对缺乏思政课实践教学辅助人员相对缺乏的实际,通过以班级为单位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课程助理,协助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开展实践教学,释放他们的实践教学活力。另一方面,针对思政课教师校际互聘相对较少的实际,优化教师校际互聘流程,简化互聘程序,突出师德师风标准,释放职业教育集团思政课教师的整体活力。

2.优化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服务体系。相关实践教学基地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依托,而相关实践教学基地管理服务质量则直接关系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成效。通常情况下,管理服务质量高,则有利于开展实践教学并实现教学目标,相反则不利于有效开展实践教学,影响实践教学实效。一方面,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硬件设施维护与升级,保证相关设备设施运行良好,另一方面,应加强提高实践教学基地服务质量,如讲解、导游、示范、实际操作等方面。

3.优化相关企业管理服务体系。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集团的重要成员,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当不断优化相关企业管理服务体系,尤其是校企合作方面的管理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应当优化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关的管理服务体系,如企业文化的提炼、人力资源的管理、职业道德与纪律、行业规范教育等方面的管理服务,为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如果相关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提炼、缺乏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和法律教育、缺乏行业规范教育,就难以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发挥作用,如果相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落后、工作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也会大大降低服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工作质量,影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三)优化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激活教学资源

1.优化教学内容体系,激活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体系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重中之重。无疑,无论是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相关学校,还是相关企业,都积累了大量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如企业行业历史、学校历史、企业行业文化、先进人物、企业业绩等方面,这些教学资源分布并不均衡,空间距离有近有远,有的学校和行业企业分布多一些,有的学校和行业企业分布少一些。因此,应当不断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体系,既要加强相关院校联系,整合院校的教学资源,又要加强院校与企业行业联系,整合校企两方面的教学资源,还要整合不同区域的教学资源。整合来自不同学校、行业企业的教学资源,能够为不断优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供重要基础,从而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

2.优化教学方法体系,激活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体系是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依托。优质的教学内容只有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思政课实践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多样相适应,思政课实践教学也应采取多元教学方法,以引导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习兴趣、不同学习需求的学生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过程。具体而言,应当形成课堂实践教学方法、校内实践教学方法与校外实践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的教学方法体系,使学生在多元教学方法中增强体验,增加收获。

(四)优化目标体系,明确教学导向

1.优化课堂内实践教学目标。与理论教学不同,思政课堂内实践教学强调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增加学生的道德体验、法治体验、思想政治体验,目的在于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课堂理论教学相关内容的理解。因此,应当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以相关课堂教学资源以依托,立足于理论知识的灌输、政策的传播,以及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角色扮演与角色代入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优化思政课堂實践教学目标,使思政课堂实践教学成为学生掌握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国家形势与方针政策、党的历史,以及道德法律知识等方面的重要渠道。

2.优化校内实践教学目标。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以校内相关实践教学场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及校园精神文化等为依托,让学生在活动参与、实践锻炼、亲身体验、环境熏陶中得到教育。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场所,抑或是教学方法,校内实践教学与课堂内实践教学均存在很大差异,这就要校内实践教学目标应当区别与课堂内实践教学目标,应当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整合与优化学校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培育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的基础上,立足于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班风学风、弘扬尊师风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方面,优化校内实践教学目标,使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成为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良好学习习惯、良好人际关系、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渠道。

3.优化校外实践教学目标。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以广阔的社会天地为依托,面向各行各业的生产生活与服务,面向社会现实、历史与文化,是对相关理论知识与方针政策所描绘的现实与景象的现实体验,情感升华是关键,日常践履是保证。在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中,应当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立足于学生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历史文化体验,良好德行的培育和综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优化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参与“重走长征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随手拍”、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動中增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体验、增强国家方针政策体验,升华情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和提高综合能力。

(五)优化评价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监测

1.优化学生评价。学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对象,是评价思政课实践教学最为重要的主体。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如何,学生最有发言权。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思政课堂及资源由线下走向线上为广大学生所共享,因此,应当克服以往学生评价的表面性、肤浅性、应付性,强化学校教务、督导部门的引导,科学设计评价标准与量表,通过教学信息员反馈、网络投票、网络教学案例资源线上评价等方式,优化学生对思政课实践学的评价。

2.优化同行评价。教师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者,是评价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主体。教师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水平如何,同行最有发言权。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环境下,应当发挥智慧校园、智慧课堂的优势,在充分共享实践教学过程与案例、教师校际互聘的基础上,以思政课专兼职教师为主体,在教务、督导部门的引导下,发挥教师业务考核、教学综合评价、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等机制的作用,优化同行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评价。

3.优化企业评价。企业是学校合作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的就业主体,是评价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重要主体。由于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养成紧密相关,因此,企业也应当成为评价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主体。学校应当创新教学评价机制,把企业吸纳进来,了解企业的评价需求,设计合乎企业用人需求的评价流程、标准与量表,以职业道德、岗位职责、行业法规为主要内容,优化企业评价。

【参考文献】

[1]徐彦秋.关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9)

[2]孟凤英.科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2)

[3]杨东平.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

[4]郭超,汪一江.论高校思政课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的系统整合[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

[5]杨艳春,卞桂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路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

【作者简介】黄宦霖(1982— ),男,广西玉林人,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信息管理系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教育。

(责编 何田田)

猜你喜欢

实践教学体系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水利工程造价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系统科学理论视角下行政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