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用药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的效果研究
2019-07-29王海花刘志强
王海花 刘志强
[摘要] 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疗法对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60例,将其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均取得一定疗效,但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瘙痒持续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中医辨证用药可取得较好疗效,有较高使用价值。
[关键词] 中医辨证疗法;糖尿病;皮肤瘙痒症
[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5(a)-0037-02
糖尿病是临床比较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临床发病时,不仅其临床症状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危害,同时也会导致各类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造成更大影响。而皮肤瘙痒症,即为糖尿病在临床发病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因此对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实施有效治疗非常重要[1]。当前在对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皮肤瘙痒的严重程度,但对其彻底治愈而言往往效果并不好。在这样的前提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开始得到了较多关注。该研究于2017年9月—2018年9月分析了中医辨证用药,对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纳入标准 ①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可被确诊为糖尿病,并且出现了皮肤瘙痒症状者。②病情较平稳,在近期无死亡风险者。③能够耐受该研究治疗者。
1.1.2 排除標准 ①排除出现其他较多并发症或在近期有死亡风险者。②排除无法通过该研究方法治疗者。③排除精神状态不正常,无法准确表述自身感受者。④排除不愿参与该研究者。
1.1.3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1年内收治的60例糖尿病皮肤瘙痒症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平均(46.52±8.75)岁和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平均(46.25±8.5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两组患者对该研究均完全知情,并且自愿加入研究。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均需实施常规方法治疗,即采用血糖控制,结合适当运动与饮食控制等方法进行处理。在饮食控制时嘱患者在饮食中适当多摄入含维生素C、维生素E和维生素B高的食物,同时要求患者穿着宽松柔软不易引起过敏的衣物,避免出现外源性瘙痒症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 湿热蕴结证治疗 湿热蕴结患者一般体形偏胖,且好食辛辣刺激食物,发生瘙痒的部位多以下肢为主,常有抓挠部位出现淡黄色液体渗出的情况。对这类患者治疗时,宜清热利湿止痒。常用药物丹参10 g、赤芍10 g、荆芥10 g、防风10 g、土茯苓15 g、地肤子10 g、党参10 g、炒白术10 g、茯苓10 g、薏苡仁20 g、生甘草3 g。
1.2.2 阴血不足证治疗 阴血不足患者皮肤干燥发痒多在夜间加重,常见抓挠部位留有抓痕,且有干燥脱屑的情况。这类患者治疗时,宜养血润燥止痒。常用药物当归15 g、白芍15 g、生地黄10 g、赤芍10 g、玄参10 g、丹皮10 g、蝉蜕10 g、防风10 g。
1.2.3 肝肾阴虚证治疗 肝肾阴虚患者皮肤干燥发痒多反复持久,也有夜间加重与干燥脱屑的情况。这类患者治疗时,宜补益肝肾止痒。常用药物熟地黄15 g、山茱萸15 g、枸杞子15 g、当归15 g、赤芍12 g、丹皮12 g、蝉蜕12 g、地龙12 g、防风12 g。
若患者心烦不寐,需加生龙骨、生牡蛎、生栀子;若夜间痒甚,需加夜交藤、酸枣仁、柏子仁;若肛门瘙痒,需加大黄、白鲜皮、苦参;若阴囊瘙痒,需加蚤休、苦参;若女性阴部瘙痒,需加蒲公英、土茯苓、蛇床子;若皮损肥厚,需加桃仁、三棱;若红肿疼痛,需加川楝子、龙胆草;若遍身瘙痒严重,需加地龙、乌梢蛇。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完成后,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瘙痒与皮损情况,瘙痒持续时间和治疗时间。显效:瘙痒症状与皮损情况完全消失,且在治疗后1周内未再现瘙痒。好转:瘙痒情况显著好转,皮损情况也有改善,且在治疗后1周内出现有复发情况。无效:瘙痒与皮损情况不见好转。治疗有效率=(显效+好转)例数/所有患者例数。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两个组别均取得一定疗效,但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同时观察组的瘙痒持续时间(3.21±0.69)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瘙痒持续时间(5.47±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52,P=0.001)。观察组治疗时间(5.84±1.48)d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时间(8.85±3.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5,P=0.001)。
3 讨论
随着饮食习惯的改变和生活压力加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依然呈明显上升的趋势。且糖尿病也已经成为了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在实际的发病过程中,糖尿病会对患者造成尤为严重的危害,尤其是其可能会导致各类并发症,更是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2-3]。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皮肤瘙痒症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会使患者出现较严重的皮肤不适感,这对其临床治疗和正常生活的影响均比较大。因此,如何对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实施有效治疗,成为了临床用药的重要问题。
在以往的研究中,通过改变食物类型,并在患者皮肤接触物体上进行处理,是治疗过程中的常见手段,并且也能够取得一定疗效。但仍需注意的是,若仅使用这些方法治疗,实际上也无法对皮肤瘙痒症状起到较好改善效果[4]。而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医辨证用药得到了较多关注。通过使用中医药对患者治疗,既能改善其机体状态,也能够显著降低皮肤瘙痒的严重程度,因此在实际的治疗中得到了很多医师和患者的认可。
中医对糖尿病的研究也较为深入,将糖尿病称为“消渴病”,并总结了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型,例如湿热蕴结、阴血不足、肝肾阴虚等[5]。而这些情况的出现,均会导致皮肤瘙痒症状的出现。因此在临床用药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实施辨证治疗。尤其是对于糖尿病皮肤瘙痒而言,其是由于糖尿病整体病变的局部表现,由于糖尿病阴虚的不断进展,会导致皮肤的干燥脱屑等症状,进一步导致神经病变等情况,最终导致患者发生较为剧烈的皮肤瘙痒症状,而在此基础上,若对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则能够针对其证型采取相应药物治疗,其疗效明显更佳[6]。在以往的研究中,也对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和效果进行了分析。在孙大伟等[7]研究中,即分析了针对阴虚质和湿热质,并且从脾论治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其研究发现,使用中医辨证治疗,能够对阴虚质和湿热质患者起到较好治疗效果。尤其是通过这种治疗方法,更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其治疗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并不会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出现,对患者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也显示,观察组在使用中医辨证治疗后,其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瘙痒持续时间和治疗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糖尿病皮肤瘙痒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运用中医辨证用药的治疗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我们医药同仁的深入研究与实践。同时,对于某些常见证型的相对稳定基础方,也值得去做新药实验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丹.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老年糖尿病性皮肤瘙痒症的效果[J].皮肤病与性病,2018,40(5):708-709.
[2] 项英.止痒熄风汤加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血热生风型糖尿病皮肤瘙痒效果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5):155,157.
[3] 林彥杰,李勇峰,王辉辉.润燥止痒汤联合非索非那定片治疗血热生风型糖尿病皮肤瘙痒4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8,34(7):90-91.
[4] 钟柳娜.五皮五藤饮合四物汤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8,59(12):1042-1044.
[5] 吴贻军,胡曾凡.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21):146-147.
[6] 傅晓辉.止痒熄风汤加减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血热生风型糖尿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5):546-547,558.
[7] 孙大伟,王凡,陈海鹏,等.基于阴虚质与湿热质从脾论治糖尿病皮肤瘙痒症验案两则[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11(7):889-891,899.
(收稿日期:2019-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