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特征分析及启示
2019-07-29王志娟
■王志娟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华神经医学杂志》编辑部,广东省广州市工业大道中253号 510282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科技期刊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为目标,科学编制重点建设期刊目录,做精做强一批基础和传统优势领域期刊”[1]。办好中国科技期刊的关键是吸引优质稿源,挖掘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原创研究。为吸引优秀科技成果在国内期刊首发,激励广大优秀作者投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自2016年开始面向国内期刊开展优秀论文遴选活动,评比出在基础研究领域对所在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或能够开拓和引领学科发展,或在应用研究领域具有巨大应用价值、能够引导所在学科与技术发展,或反映某分支学科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的中国优秀原创研究。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委托,中华医学会承担临床医学集群优秀论文的遴选推介工作,面向全国医药卫生期刊开展了“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评选活动”[2]。中华医学会充分发挥其学术和专业优势,结合学科特点,制定了完善的评审专家组建规则、期刊参评条件、论文遴选标准和指标体系,组织论文推荐和遴选工作,经在线申报、专家评选、公示、网上投票等程序后,每年从数万篇论文中遴选出100篇优秀论文(Top100论文)。2016—2018年度的Top100论文是我国医药卫生期刊在2012—2017年间发表的优秀论文代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这些论文的特征进行分析,不仅可以明确各学科专业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方向,还可以为期刊的组稿提供依据。
目前,国内关于优秀论文特征分析的文章多集中于农业科学期刊F5000论文的分析,医学领域仅有陈汐敏等[3]对7种医学学报F5000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2017年F5000论文的遴选是在第四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的基础上产生,从每种精品期刊中择优选取2012—2016年发表的被引频次最高的20篇学术论文作为F5000的提名论文。该项目强化了单篇论文定量评估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应用,但也出现一些质量较高的论文因没有发表在精品期刊上,或由于某精品期刊的高被引论文过多而不能入选[3];还可能存在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特别是不赶时髦的论文,因被引频次较低而不能入选等现象。中华医学Top100论文评选面向全国医药卫生期刊,首先经学术共同体(2个学科专家及编辑部)推荐,其次经中华医学会依托88个专科分会的学科专家组建的专家群评审,最后是公示和网上投票。评选出来的论文具有权威性、客观性和代表性,从期刊角度研究这些论文的特征是有科学意义的。因此,本研究以2016—2018年度评选出的Top100论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献计量学特征,以期为医药卫生期刊吸引优质稿源,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参考。
1 数据来源和方法
1.1 数据来源
登录中国科技期刊优秀论文中华医学百篇优秀论文遴选平台(http:∥top100.medline.org.cn/),收集2016—2018年度评选的Top100论文,将论文所属学科、发表年份、期刊名称、论文栏目和类型、研究方向、篇幅、有无基金项目资助、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整理到Excel表格。
Top100论文来源期刊大部分属于中华医学会杂志社。2008年万方医学数据库与中华医学会签约合作,独家收录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旗下218种期刊,因此本研究中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均从万方医学数据库中获取。在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的时候,排除在万方医学数据库中检索不到全文的论文。检索内容于2018年12月16日完成。
1.2 研究方法
通读论文全文,将论文分为评论类、论著类、专题类、综述和讲座类、消息动态类5种类型。将述评、特约述评、专家论坛、院士论坛、专论、专题论述、特约专稿和专稿栏目论文纳入评论类;将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告、调查研究、硕博专栏论著、创新性研究、研究与设计、癌情报告和临床研究与应用栏目论文纳入论著类;将综述、综述与讲座、名医讲堂和麻醉科普进行时栏目论文纳入综述和讲座类;将研究快报和学科动态栏目论文纳入消息动态类;将不同研究方向的专题、专栏、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优秀论文和技术方法栏目论文纳入专题类。论著类和专题类论文的区分标准:检索论文发表期刊当期的目次,将针对某一研究方向的多篇学术成果集中刊出的纳入专题类;单篇发表或无明确研究方向的多篇发表均纳入论著类。
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论文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的分布,比较不同类型论文、不同发表时间论文、不同方向专题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篇幅的差异。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单样本Kolmogorov-Smirnov(K-S)检验样本分布是否呈正态性,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 Test)和多个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 Test)。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论文的发表时间、篇幅、基金资助及所属学科分布
在2016—2018年度评选的Top100论文中,2012—2017年发表论文数量分别为41、49、66、43、55、46篇;论文篇幅为2~11页,平均5.45页;有基金资助的论文202篇,无基金资助的论文98篇。Top100论文的学科分布见表1,其中占比最高的学科是内科(28.0%),其次为外科(21.0%)、其他(12.3%)、公卫/护理(11.3%)、妇儿和医技(均为8.7%)、五官(6.7%)和肿瘤(3.3%)。
表1 2016—2018年度中华医学Top100论文的学科分布
2.2 论文的栏目设置和类型分布
2016年度优秀论文的栏目设置:论著44篇,专题34篇,临床研究6篇,实验研究4篇,综述1篇,述评1篇,院士论坛1篇,专稿3篇,专题论述1篇,专论1篇,创新性研究1篇,研究与设计1篇,名医讲堂1篇,调查研究1篇。2017年度优秀论文的栏目设置:论著35篇,专题31篇,临床研究15篇,基础研究2篇,综述2篇,述评6篇,院士论坛2篇,专稿2篇,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优秀论文1篇,硕博专栏论著1篇,专栏1篇,癌情报告1篇,技术方法1篇。2018年度优秀论文的栏目设置:论著43篇,特别推荐论著1篇,专题26篇,临床研究7篇,基础研究1篇,综述3篇,综述与讲座1篇,述评10篇,特约述评1篇,专家论坛2篇,院士论坛1篇,专稿1篇,研究快报1篇,学科动态1篇,麻醉科普进行时1篇。2016—2018年度中华医学Top100论文类型的分布见表2。其中占比最高的是论著类论文(54.3%),其次为专题类(31.3%)、评论类(10.7%)、综述和讲座类(3.0%)、消息动态类(0.7%)。30篇Top10论文中论著类18篇、专题类12篇。
表2 2016—2018年度中华医学Top100论文类型的分布
2.3 专题论文的研究方向分布
94篇专题论文研究方向的分布见表3,其中占比最高的是疾病(38.3%),其次为技术方法(29.8%)、预防医学(17.0%)、其他(7.4%)、医疗政策和医院管理(5.3%)、医疗卫生突发事件(2.1%)。其中,其他方向包括人体病理学、Meta分析、480 m饱和潜水、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优秀论文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研究。
表3 2016—2018年度中华医学Top100论文中专题论文的研究方向分布
2.4 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4.1 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分布
排除未被万方医学数据库收录的26篇论文后,共274篇文献纳入统计。274篇论文的被引频次范围是0~373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9次,中位被引频次为5(1~19) 次,参考文献[4]的方法将论文按被引频次分为零被引、低被引、中被引和高被引论文,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低被引论文,其次为中被引、零被引和高被引论文,具体内容见表4。274篇论文的下载频次范围是0~2337次,篇均下载频次为267.2次,中位下载频次148.5(63.0~326.3)次,按论文的下载频次分为零下载论文和低、中、高下载频次论文,其中占比最高的是中下载频次论文,其次为低下载频次、高下载频次和零下载论文(表5)。整体上看中华医学Top100论文的下载频次高于被引频次,这可能与论文评比侧重于临床医学有关。
表4 中华医学Top100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
2.4.2 论文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篇幅的统计学分析
K-S检验显示274篇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篇幅均呈非正态分布(Z=5.178,P<0.001;Z=3.579,P<0.001;Z=2.643,P<0.001)。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呈正相关关系(r=0.713,P<0.001)。论文的被引频次和篇幅无相关关系(r=-0.064,P=0.293)。论文的下载频次和篇幅无相关关系(r=-0.029,P=0.630)。
表5 中华医学Top100论文的下载量分布
274篇论文中Top10与非Top10论文的数量分别为29篇和245篇,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显示Top10与非Top10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034,P=0.973;Z=-0.734,P=0.463)。
274篇论文中,无基金资助与有基金资助的论文数量分别为84篇和190篇,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显示无基金资助与有基金资助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76,P=0.499;Z=-0.873,P=0.383)。
专题类、论著类、评论类、消息动态类、综述和讲座类论文被引频次的平均秩次依次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题类、消息动态类、论著类、评论类、综述和讲座类论文下载频次的平均秩次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题类、论著类、消息动态类、综述和讲座类、评论类论文篇幅的平均秩次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6)。专题类论文的被引频次最高,其次为论著类论文。专题类论文的下载频次最高,其次为消息动态类论文。综述和讲座类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最低。专题类论文较其他论文获得更高的关注度,提示出版专题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表6 不同类型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篇幅的平均秩次比较
2012—2017年发表论文被引频次的平均秩次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2015、2013、2014、2016、2017年发表论文下载频次的平均秩次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2017、2015、2013、2012、2014年发表论文篇幅的平均秩次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7)。可以看出,优秀论文的发表时间越长,其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越高,经典的、有价值的研究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销声匿迹。近几年发表的论文篇幅较长,可能与研究越来越深入全面、承载信息量较大有关。
表7 不同发表时间论文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篇幅的平均秩次比较
2.4.3 专题类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篇幅分析
因专题类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最高,笔者进一步分析91篇不同方向专题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篇幅的差异。其他、疾病、预防医学、技术方法、医疗政策和医院管理、突发医疗卫生事件方向专题论文被引频次的平均秩次依次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预防医学、疾病、技术方法、医疗政策和医院管理、突发医疗卫生事件方向专题论文下载频次的平均秩次依次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突发医疗卫生事件、预防医学、技术方法、其他、医疗政策和医院管理方向专题论文篇幅的平均秩次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其他、疾病方向专题论文的被引频次较高,其他、预防医学方向专题论文的下载频次较高。其他方向的专题论文以较短的篇幅获得了最高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其中人体病理学、Meta分析和480 m饱和潜水专题与期刊专业有关,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专业期刊,但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优秀论文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研究专题值得学习借鉴。
表8 不同方向专题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和篇幅的平均秩次比较
3 讨论
3.1 优秀论文的栏目设置多样,学术与科普并存
分析中华医学Top100论文特征可知,优秀论文的栏目设置多样、类型齐全。除常规学术性栏目外,还有非学术栏目“麻醉科普进行时”和“名医讲堂”,这两个栏目的两篇论文《凝聚各方力量 做强麻醉科普:麻醉人的历史使命》和《下丘脑错构瘤》均无参考文献。第一篇文章语言较科普化,介绍了我国麻醉医生科普工作的现状,以及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及其会刊《中华麻醉学杂志》在“中国麻醉学科普工作项目”方面做出的探索和实践。这篇文章与其他学术论文关系不大,因此被引频次为0次,但被下载了44次,提示医疗行业科研人员对麻醉学界开展的医学科普工作还是比较关注的。文章《下丘脑错构瘤》描述了该病的发病机制、症状、诊断和治疗经验,为小综述论文,仅被引用了1次,但文章对这种临床罕见病的诊治具有最实用的指导作用,被下载了120次,被使用程度较高,提示疑难杂症的诊疗是本领域临床工作者最感兴趣的内容。非学术栏目为医药卫生期刊助力医学科普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党中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我国卫生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5]。医药卫生期刊应打破传统误区,尝试设置非学术栏目,勇于承担部分科学普及的重任,利用行业优势开展医学科普工作,联络、凝聚医药卫生及相关学科科研人员成为本期刊的忠实读者,扩大期刊的影响力,实现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3.2 不能“唯引用”和“唯下载”判断论文价值
文献计量学分析显示274篇优秀论文中占比最高的是低被引论文(46.0%)、中下载频次论文(47.4%),且零被引论文54篇(19.7%)、零下载论文9篇(3.3%),提示优秀论文并非都是高被引、高下载频次论文,Top10论文和非Top10论文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论文的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不能反映论文质量。近年来单篇论文的综合评价已引起学界广泛关注,评价方法包括同行专家评议和引文分析,评价体系包括论文的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长期影响力、短期影响力等[6]。定量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论文的h指数、期刊影响因子、被引频次、网络下载频次、引文质量等计量学参数[7]。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分别从不同角度测度论文,下载频次是从读者的角度,反映了论文的受关注度,测量论文被使用的程度,可以用于分析领域热点和读者行为;被引频次是从作者的角度,评价论文对其有用的程度,因其客观、计算简单而被广泛用于评价论文的学术影响力,但存在时滞过长、忽视引文差异等不足[8]。论文的重要性与被引频次和下载频次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有价值的研究,特别是非热点论文,其价值并不一定马上就能被认识到,或者在短时间内能体现出来,有的诺贝尔奖研究也是几十年之后才体现其价值。
3.3 创新优秀专题的组稿方式
科技期刊专题是针对某一方向的学术成果集中传播和交流的一种有效形式。期刊的刊发内容以专题栏目形式推出,既便于学术内容的推广及宣传,又有利于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提高,是科技期刊优化内容资源、强化特色和品牌的重要途径[9]。关于专题组稿的具体方法、途径等,有诸多文献进行相关报道,主要集中于会议约稿、与相关科研机构合作、依托编委会专家、深入研究团队等方式[10-12]。本研究调查结果也显示专题论文较其他论文获得更高的关注度,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有效途径。现针对优秀论文的专题研究方向,探讨创新优秀专题组稿的路径。
3.3.1 跟踪学科前沿热点,把握疾病防治中的关键问题
疾病方向专题论文占比最高。针对本学科发展前沿热点及相关疾病临床防治中的关键问题确定期刊的重点选题方向,是期刊选题策划的主要方式。首先,医学期刊的专业性很强,选题策划除了依赖于编辑自身的学术能力外,必须借助编委会的力量,定期召开专题座谈会,以明晰学术热点,帮助确定选题计划。还可以邀请编委会成员中的学术带头人担任客座编辑针对热点和难点组稿。其次,笔者在检索文献时发现,中华医学Top100论文中很多论文同时又是会议论文。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师协会、各省医学会、各专科分会等每年都会举办不同学科会议。编辑部可通过参加相关学科的各种会议,了解学科发展的核心主题,获得本研究领域的前沿动向,结合最新研究动态确定专题并邀请会议主席担任执行主编进行组稿[13]。最后,期刊编辑应主动走访重点实验室,与科研实力较强的机构、高校或医院科研团队建立联系,积极了解科研需求和进展;借助学术平台,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网站等收集本学科的科研方向,针对学科前沿热点及疾病防治中的关键问题确定专题并组稿。
3.3.2 及时判断医疗技术的发展方向
技术方法方向专题论文所占比例仅次于疾病。在医药卫生学科的历史发展中,技术的变革往往给治疗结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将先进的技术融入到学科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改变诊疗模式,提升诊疗效果和研究水平。医药卫生期刊应及时判断相关学科技术的发展方向,调整报道重点。分析专题论文发现,医疗卫生技术向精准、微创和智能方向发展,值得关注。(1)精准:以患者为中心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已成为医学工作的方向。精准医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医学模式的创新和医学技术的进步两个方面[14]。其中医学技术的进步表现在多组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以及影像组学对单一个体的差异化诊治的精准影响,如《中国医疗设备》专栏“个体化精准诊疗”,《中华放射学杂志》“影像组学研究”专题中文章《影像组学对磨玻璃结节型肺腺癌病理亚型的预测效能》最终入选Top10论文。(2)微创:随着医学科技、计算机、工程学等学科的进步与整合,微创理念已在外科领域科研人员心中根深蒂固,且与之相应的实践亦广为普及。在微创理念的主导下,很多新技术被引入到各学科应用中,如《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专题“微创肺外科”,《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专题“微创技术”。(3)智能:目前人工智能在医疗卫生领域各个环节中已得到初步应用,主要集中在辅助影像和病理诊断、辅助护理、辅助随访、基层医生助手、医院智能管理、辅助健康管理等方面。人工智能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远优于人脑,且可扩充脑容量、延伸脑功能、增强脑负荷,将成为影响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科技手段[15],如《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专题“计算机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3.3.3 关注突发医疗卫生事件
医药卫生期刊在突发事件方面的表现比较滞后,不如新闻媒体,但它能提供最专业和最全面的学术支持,对救治预案及跟踪治疗提供学术指导[10]。如我国有毒蘑菇引起的突发中毒事件频发,《中华急诊医学杂志》刊出专题“蘑菇中毒”,针对有毒蘑菇的物种鉴定、中毒特征、诊断、救治等方面研究集中报道。《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针对日本福岛核泄露事故刊发专题“日本福岛核事故”,针对核泄露的卫生应对、环境和饮食安全等进行解读。关注突发医疗卫生事件,及时跟踪报道,集成专题,不但具有新闻性,可吸引读者眼球,还是医药卫生期刊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不仅可以推动事故预防与救治技术的进展,还能有效提升期刊的社会效益和影响力[16]。
3.3.4 针对国家重大专项组稿专题
重要项目科研成果可以引领行业发展,涉及重要项目研究成果的专题报道比一般的专题更能引起较大的反响。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是以三级医院具有较高技术水平或潜力的临床专科为范围,以促进临床专科能力建设、临床技术创新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提高我国专科临床服务能力为目标,按照一定标准和程序开展的专科能力建设项目。《中华护理杂志》2015年1月刊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专题,其中文章《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用了45次,被下载了563次。2015年2月刊发相同专题,其中文章《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被引用了74次,被下载了1307次。医药卫生期刊编辑应主动跟踪重大科研项目进展,通过出版专题着力推广项目的研究成果。将国务院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和“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国家重大专项列为专题,如国家“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热点效应非常明显[13]。
3.3.5 针对优秀青年作者组稿专题
青年学者比较重视期刊的平台作用,对期刊组稿工作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和更强的执行力,论文产出率和质量也较高。要想增强期刊的发展动力,应善于利用各种机会了解和发现正在成长中的优秀青年作者,比如通过学术会议、评奖、业务大赛等途径。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中华外科杂志主办的全国普通外科青年医师学术论坛暨“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评比,旨在促进普通外科青年医师的学术交流,使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并发现和培养普通外科青年学术人才。《中华外科杂志》于2016年1月刊发“中华外科青年学者奖优秀论文”专题,其中文章《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和病理研究》最终入选Top10论文。
3.3.6 积极发现交叉学科的报道重点
医学期刊不应局限于某一专业学科的报道,而应该在重视优势学科的同时,积极发现交叉学科的报道重点,如心血管病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和生命的首要疾病。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等流行病学数据是制定心血管病防治策略、规划和完善医疗服务体系、确定心血管病防治计划的重点方向和评价防治项目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在心血管病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华心血管病》并不是预防医学专业期刊,但2012年3月刊出“流行学与人群防治”专题,其中文章《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现况及流行趋势》被引用了180次,被下载了2337次,获得广泛的学术引用和较高的关注度。
4 结语
通过上述研究,笔者建议:(1)医药卫生期刊应打破传统误区,尝试设置非学术栏目,利用行业优势开展医学科普工作;(2)被引频次与下载频次可以作为学术评价的参考,但不能全面地反映论文质量,期刊不能“唯引用”和“唯下载”判断论文价值,应加强同行专家对论文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社会价值方面实际贡献的定性评价;(3)专题论文的下载频次高于其他类型论文,可获得更高的关注度,是提升期刊影响力的有效途径。期刊应多措并举,跟踪学科前沿热点,针对不同研究方向策划专题。不断创新优秀专题的组稿方式,针对国家重大专项、优秀青年作者、交叉学科的报道重点组稿专题值得学习借鉴。
本研究虽然为医药卫生期刊编辑吸引优质稿源,提升期刊影响力提供了参考和借鉴,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论文的被引频次及下载频次从万方医学数据库获取,可能与真实的被引频次及下载量存在一定偏差;(2)实际研究样本可能与目标样本间存在偏差,中华医学Top100论文是否可以真正地代表我国医药卫生领域原创成果,尚需优秀论文评审机制、遴选标准和指标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