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顺:KIT中国研究院将持续关注园区创新

2019-07-29向煜

现代苏州 2019年14期
关键词:工场研究院园区

○记者 向煜

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藏着”一家实力超群却又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中外合作研究院——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以下简称KIT)中国研究院。

KIT中国研究院对很多人来说,确实是陌生的。这家“源自”德国,深耕园区多年的研究院,究竟有着哪些故事呢?本期杂志,就让KIT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杨顺,为读者们揭开“神秘”面纱。

5载春秋,从结缘到深入合作

虽然很多人并不知道KIT(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但其工程信息类专业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是首屈一指的。“从这里走出过很多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还有‘汽车之父’卡尔•本茨(Karl Benz)、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等很多工业界及信息技术界的知名校友。”

与很多国内大学更专注于科研不同,在德国,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是非常紧密。杨顺回忆,早在2005年,中国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时期,就有很多德国企业来到中国寻找合作机会,但因为种种原因也遇到了不少挑战,“按照德企的传统思维,就想到了寻求大学帮助,找到了KIT。”

虽然KIT中国研究院是2014年才正式成立的,但其实KIT与中国的缘分要追溯到2005年。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KIT-wbk生产技术研究所在中国成立GAMI,致力于为国内用户提供先进制造领域的系统咨询方案、培训及项目孵化,2011年正式迁往苏州工业园区,并由此促成了园区与KIT的合作。

“2014年,KIT与科教创新区共同发起建设了KIT中国研究院,一方面促进KIT自身的国际化发展,另一方面则是为园区发展做好服务。”杨顺强调,多年来KIT中国研究院除了服务在华德企,更像一座桥梁,将德国先进的制造理念和技术,引入园区,助力本地产业发展。

KIT中国研究院确实做得非常不错。成立的第二年,也就是2015年,他们就做了一份智库报告,内容是关于苏州工业园区和德国巴登-符腾堡州企业之间的互补性。据了解,这份报告调研了园区和巴登-符腾堡州的需求,并将两地能够提供的服务和产品类型做了相应匹配。“这样就把机会和服务联系到一起。”

不光有理论,还有实践。同样在2015年,中国研究院建设了国内第一家中-德工业4.0技术展示创新中心,“我们将一条曾获德国‘工业4.0’大奖的智能装配流水线引入园区,并进行了本地化调整。”

杨顺进一步解释道,因为地域差别,德国的设计有些并不适用于本地实际情况。“比如,在园区的这条智能装配流水线就取消了RFID工牌识别的设计,增加了先进的工业PC,并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让技术人员在操作时能更便利。”

深耕创新,服务园区产业

创新中心建成后,不断汇聚全球尖端技术,KIT中国研究院的“创新”因子越来越强大,同时与本地产业联系也更紧密。

2018年年底,为了更好地服务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刚性需求,KIT中国研究院建立了“中-德人工智能创新工场”,集成了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仿真技术、云与大数据计算及人机协作四大代表性技术以达到改进质量控制、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的目的。

杨顺介绍,创新工场是中德工业4.0技术展示创新中心的延伸,“不同的是,创新工场可以提供一个更专业的平台,来开发及研究不同类别的人工智能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场景,重点研究如何利用不断增加的可用性数据来有效地优化生产流程。”

随着人工智能创新工场的建立,KIT中国研究进一步将人工智能相关先进技术应用到生产科学中,并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更多应用场景,直接用于实际。“同时,创新工场也将作为一个前沿的培训场地,为我们合作伙伴的科研人员、学术人员、学生,输入及培养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能力。”

据悉,目前人工智能创新工场已依托KIT汇聚了多家工业合作伙伴,他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企业和院校加入。此外,借助这个拥有前沿人工智能技术、专业人才、国际合作的载体,更顺畅地衔接了“技术融合—扩散—本土创新—先进制造”的链条,KIT中国研究院将进一步依托自身优势,在全球化的视野中协助合 作伙伴建立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

研究、教育、创新,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多位同事都是从KIT毕业的”,杨顺告诉记者,教育向来是学院的根基,而KIT中国研究院也秉持了母校传统,以“教育、科研、创新”作为三大支柱,在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的同时,在教育上更加注重先进制造理念的本土传承。

杨顺介绍,长期以来,KIT中国研究院与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有着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资源互补,进行相关科研项目的合作。在培训方面,依托中德工业4.0技术展示创新中心和中德人工智能创新工场作为两个独一无二的场所,工业领域的在职学员们会学习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物流管理等课程。

此外,作为被KIT认证的、有实践资质的机构,KIT中国研究院每年都会有来自KIT的在读研究生进行为期半年的社会实践。“一年有两批,每次5人左右。此外,每年还会有来自德国的工程师来KIT中国研究院进行六周左右的学术交流活动。”

Marc和Chris就是这半年在中国研究院进行社会实践的KIT研究生。“在苏州期间,我们会协助工程师们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同时,还要完成自己的研究论文。”

采访中,Marc和Chris也表达了对园区的喜爱,“这里拥有国际化、现代化的环境,我们都非常喜欢。”

同样,杨顺对园区的发展,也是感到非常欣喜的。“记得我刚来园区时,科教创新区这块土地还处于开发建设中,转眼一座座高楼大厦就已拔地而起,知名院校纷至沓来,不断汇聚一批批有志青年来此奋斗,我们很庆幸当初选择了这里。”

“除了继续深耕原有业务,接下来,KIT中国研究院计划做一个生产平台,应用数据痕迹分析技术,预测客户需求变动,进行预测性维护升级,来提供增值服务”,杨顺强调,未来KIT中国研究院将在园区这片创新的沃土上进一步做好生产里的现代服务业,助力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工场研究院园区
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
工程技术研究院简介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不是我!是他捣乱!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手艺网+手艺工场
做企业的“技术合伙人”——访联创工场CEO及创始人刘猷韬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