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独一无二,从顺从走向监督服务
2019-07-29邹孝听
○记者 邹孝听
你见过环保组织成员、环境科学家、居民、高校老师、企业主、环保局工作人员和环保志愿者在一个屋子里探讨交流的吗?在苏州工业园区,这种现象颇为常见。环保部门不定期举办生态沙龙,给企业家讲课,普及行业标准相关知识。园区知名外资企业及其供应商众多,但凡企业有了不良的环境记录,就会影响到上游品牌。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殷盈说,“这么做,是希望企业能够更好地生存。”
中国的环境管理模式是中央自上而下推动、政府力量主导的,给予社会力量的空间很少,但是苏州工业园区不同。关注研究“民间社会组织如何参与环境冲突治理”多年,殷盈发现,政府不但和环保组织还有公众分享了环境治理的权力,环保组织也从扮演政府温和、顺从的伙伴角色,转变为对政府既监督又提供公共服务的新伙伴。
从自上而下的环境治理,逐渐转向公众参与
“50年代日本的水悮病和70年代美国的拉夫垃圾运河引起了当地政府对环境的重视,‘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在其他国家似乎也是一种习惯。传统的环境治理都是自上而下的,在中国一些城市仍然如此,近年来,园区政府向环保组织购买监督工业污染源的举措,开启了自下而上的创新模式,这在全国也是独一无二的。”
殷盈表示,地方对环境治理投入了更多的成本,公众对环境的关注度也逐年提升。社会监督政府的能力越来越强,政府也乐意调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
曾有一家生产好丽友派的企业每天都散发出香甜的味道,公众向环保组织投诉,环保组织出具调研报告递交政府,环保执法人员第一时间与企业老总沟通,最终企业花了几百万解决了这个问题。值得欣慰的是,企业还专门写了一封感谢信给环保组织。
“其实很多企业尤其是外企非常重视品牌声誉,如果发现代工厂有污染行为,只要联系到上游企业,就会面临被撤单的风险。”殷盈直言环境治理的门槛很高,不仅是技术性问题,也需要公共治理多方合力。
政策倡导型环保组织,配合政府提供公共服务
殷盈告诉记者,在苏北地区的某些城乡结合部,肉眼就能看见大烟囱直排黑烟、河面油污、垃圾焚烧等现象,但是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治理很难推动,在当地可以说是挑战政商关系。每到年底维权时期,甚至还会出企业现“用钱打发”的情况。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企业没有通过“环评”就被允许直接建厂。
而在园区,这种现象是不存在的。
“园区政府的回应性和包容度体现出开明的政策倡导,使得政府和市场以及公众的关系理得很顺。公众投诉、环保组织调研、环保局执法,环保组织相当于政府的眼睛和双手,参与环境冲突治理,政府的环保工作的走上了群众道路,公众看到自己的环境权益主张,能够切实地推动政府行动,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信心更足了,会积极地带动更多人共同参与到环境治理中来。”殷盈发现在这种长此以往的互动和配合中,彼此的信任度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公众投诉也会存在有不属实。比如企业拖欠工资,或者跟老百姓有过节,甚至还有“骗拆迁”的,这时候环保组织就可以帮助政府鉴别。殷盈将其称之为政策倡导型环保组织,配合政府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可以说,环保组织的出现改变了政府传统的单一主体封闭决策的模式,让政府部门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战略性思考,一定程度上从高成本、高要求的环境监管事务中摆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