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管理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19-07-29樊雯雯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管理水平支气管哮喘

樊雯雯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1457)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该病与个体过敏体质、变应原及相关促发因素相关,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虽无法根治,但通过长期规范治疗和管理能够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以控制哮喘症状,减少哮喘发作频率[1]。但随着环境恶化及生活结构的变化,哮喘促发因素增多,不利于哮喘的预防及有效控制,需提升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以控制或消除日常生活中的哮喘促发因素,利于哮喘疾病的远期控制[2]。本研究在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实施自我管理模式,探讨其在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生存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2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符合2016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3]诊断标准;年龄≥18岁;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慢阻肺、支气管炎、心脏病导致的呼吸困难等其他有相似症状疾病者。对照组中女38例,男62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0.92±5.34)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6.78±1.14)年;学历为小学13例,初高中54例,大专及以上32例。研究组中女35例,男65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1.68±4.77)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6.89±1.10)年;学历为小学13例,初高中57例,大专及以上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遵医嘱指导患者用药,管理病房环境管理,帮助患者定时更换床上用品及衣物,了解患者变应原并进行控制,出院后居家电话随访等常规哮喘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自我管理模式干预:①认知干预。针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症状、用药要求、症状发作识别及应对、避免变应原刺激、日常生活管理等进行详细讲解,并根据患者学历的调整宣教内容,以利于理解,同时采取文字、图片、视频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指导,以强化患者记忆。②直接经验传播。在患者住院或复诊时做好病情综合评估,根据评估诊断结果调整患者治疗计划,制定新的疾病控制目标,并据此调整患者日常管理、保健规范,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训练。③分享替代经验。建立哮喘患者病友论坛,组织哮喘患者定期进行健康讲座,并定期组织病友活动,鼓励、引导各患者积极进行交流疾病控制管理经验。④多方式延续管理。出院前综合了解患者居家环境、生活习惯等,充分调查、了解患者居家治疗期间高危因素,并对防范变应原、改善生活习惯、规律用药等强化指导;建立病友QQ群或微信群,有医院护理人员负责管理,定期分享支气管哮喘居家治疗注意要点、日常管理细则等,且以图文结合、视频与配音讲解结合为主,若出现季节、气温等改变则及时提醒患者注意,对于特殊患者定期一对一视频指导。

1.3 评价标准:①自我管理水平:应用医院自制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估患者自我管理水平[4],从遵医用药、病情自我监测、避免诱发因素、症状发作识别及应对、定时复诊等方面进行评估,共34个条目,每个条目计0~4分,评分高则表明自我管理水平高。②哮喘控制效果:应用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5],从4周内活动妨碍、呼吸困难发作次数、睡眠影响程度、急救药物治疗次数及自觉哮喘控制效果5方面判定,每项目计1~5分,总评分为25分则表示完全控制,20~24分表示控制良好,小于20分表示未得到控制。③应用哮喘生活质量问卷(AQLQ)评估患者生存质量[6],问卷共35条项目,从哮喘症状、活动受限、心理状态、对刺激原反应、自我关心程度5方面进行综合评定,每项计1~7分,评分高则生存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应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自我管理水平比较: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我管理问卷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对比(分,±s)

表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100 65.73±7.16 79.45±5.49 8.329 0.000研究组 100 64.50±7.92 90.51±6.07 14.277 0.000 t 0.856 7.402 - -P 0.164 0.000 - -

2.2 哮喘控制效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干预后哮喘控制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哮喘控制效果对比[n(%)]

2.3 生存质量:两组干预前AQLQ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AQLQ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分,±s)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 100 143.64±16.30174.85±11.49 8.934 0.000研究组 100 140.78±17.69198.09±15.4713.357 0.000 t 0.651 6.606 - -P 0.148 0.000 - -

3 讨 论

药物治疗是支气管哮喘临床最常用、最便捷的治疗手段,可通过规范用药有效减少哮喘相关症状发作频率合发作程度,达到控制疾病的效果。但因个体变应原及体质存在显著差异,且该疾病与个体过敏体质相关,在日常生活中促发因素较多,病情易反复[7]。故临床在规范用药的同时好需加强日常管理,以避免各种促发因素导致的哮喘急性发作,减轻疾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支气管哮喘的长期治疗过程中不可避免涉及到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患者的有益健康行为(如定期复查、遵医嘱用药、避免接触过敏源等)对于提高疾病控制效果,改善患者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哮喘指南和GINA文件对于医患合作在哮喘管理中的意义也进行了强调,旨在通过改善患者自身管理行为,以加强疾病管理控制效果。常规护理管理多是对哮喘疾病特点,采取如加强环境管理,避免患者接触变应原,要求患者遵医用药,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等干预措施,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临床治疗效果,增强疾病控制[8]。支气管哮喘作为一种病程较长慢性疾病,患者多需长期、甚至终生进行药物控制配合日常护理管理,在患者疾病发作住院期间,患者可在主业护理人员指导下进行疾病治疗、控制,但在居家治疗期间,患者对疾病治疗、控制相关认知会随着时间不断降低,自我管理也存在明显不足,进而难以有效防范日常疾病促发因素,不利于疾病的有效控制,进而影响生存质量[9-10]。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干预后自我管理水平、哮喘控制效果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表明自我管理模式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增强哮喘控制效果,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自我管理是指对本身思想、行为关系、饮食、活动等多方面进行管理,本研究采用在自我管理模式可通过直接健康宣教、经验传播及自我能力等多种方式,有效强化、改善患者基认知,并侧重于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及能力;同时,现代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为远程护理干预提供例便捷,护理人员通过远程通讯设备持续性进行实时护理指导,从而促进患者建立并维护良好的健康习惯,减轻哮喘促发因素导致的哮喘急性发作,从而进一步增强哮喘控制效果,提高患者预后生存质量[11-12]。综上所述,自我管理模式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增强哮喘控制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管理水平支气管哮喘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提高建筑机电工程项目安装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提升企业工程经济管理水平的路径分析
加强劳动定额管理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