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物过敏在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中的检测研究

2019-07-29向守珍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16期
关键词:过敏性过敏受试者

向守珍

(重庆市开州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重庆 405400)

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为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该疾病的主要病因包含感染、药物、食物、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缺陷、先天性酶缺陷等[1]。在此其中,过敏为引起该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患者,开展过敏原检查有助于及时寻找致病原因,方便制定治疗方案[2]。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原因不明型迁延性、慢性腹泻小儿为研究对象,并依照受试者食物特异性IgG检查是否为阳性,分为过敏组以及非过敏组,每组100例。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心得,现将具体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原因不明型迁延性慢性腹泻小儿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此其中男患者112例,女患者88例。年龄为0.21~5.69岁,平均年龄为(2.61±0.14)岁。排除对象:过敏性紫癜、炎性肠道疾病、肢端皮炎性肠病等显著病因腹泻者。依照受试者食物特异性IgG检查是否为阳性,分为过敏组以及非过敏组,每组100例,两组受试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检查方式:受试者在入院之后接受有关检查。在其中包含:大便白细胞、红细胞、肠道菌群、便潜血、便脂肪球、食物IgG抗体水平、血清粒细胞水平、白蛋白、总蛋白、中性粒细胞含量等等。使用酶联免疫法,开展食物特异性IgG检查。

1.3 判定标准:①依照实际说明书中的内容,,将IgG浓度分为四个等级。详细包含0级、+1级、+2级、+3级。其中后三者视为IgG敏原阳性。肠道菌群正常范围设定为500~5000/油镜。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无酵母菌。低于下限或者高于上限视为肠道菌群失衡[3]。②本实验参照卫计委最新制定的关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病临床治疗标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4]。详细为:显效:治疗5 d后,患者既往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次数以及性质恢复正常。有效:治疗5 d后,患儿既往临床症状显著好转,大便次数明显降低,性质改变。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标准者,视为临床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治疗方式:患者入院之后,开展对症治疗,平衡水电解质紊乱。对于营养不良者,补充白蛋白;肠道菌群失调者,使用微生物制剂以及肠道黏膜保护剂;以此为基础,对过敏组受试者开展饮食调整:依照检查结果,规避过敏食物。时间为12周。对于接受母乳喂养的患儿,母亲应当规避过敏食物12周。对于牛奶蛋白过敏者,可使用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粉喂养。在本组患儿中,未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

1.5 统计学方法:本实验使用SPSS21.0软件包,对计量资料使用t值计算,计数资料使用χ2计算,当P<0.05,视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受试者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受试者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小组类别 例数 中性粒细胞(×109/L) 白蛋白(g/L)总蛋白(g/L) IgG(mg/L)过敏组 100 4.66±1.58 39.21±8.8559.63±10.255526±1285非过敏组 100 4.87±1.25 37.52±7.5156.29±8.71 3127±1547 t 0.451 0.896 1.085 7.201 P>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受试者实验室指标异常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受试者实验室指标异常情况比较

2.3 两组受试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受试者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 论

儿童迁延性慢性腹泻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该疾病有着久治不愈的特征。很容易引起吸收障碍、营养不良以及继发性感染。久而久之,陷入恶性循环状态。该疾病会对婴幼儿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不但不利于日后成长发育,同时也是引起小儿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引致该疾病的原因较为复杂。有文献指出,婴幼儿为该疾病的好发群体。从病因方面来看,主要以非感染性因素为主。在此其中,食物过敏占据85.3%,乳糖不耐受占据73.5%[5]。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胃肠内免疫力功能较为低下。因此,小儿为罹患过敏性疾病的高发群体。有文献证实[6],在所有小儿不明腹泻疾病之中,食物过敏性腹泻占据很大比例。食物中的变应原过敏路径通常经过胃肠道黏膜吸收。进而导致过敏。有少数患儿通过呼吸道或者皮肤导致过敏。

学龄前儿童为过敏疾病的群体。当前,我国临床对于小儿迁延性慢性腹泻疾病的诊断还存在一定弊端。继而引发患儿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腹泻久治不愈,继而引起免疫力低下、生长迟缓、营养不良等不良症状,严重威胁儿童的身心健康。更有甚者还会危及生命安全。所以说,身为儿科医师,应当全面重视该疾病的诊断。积极明确病因,开展针对性治疗。

本是要全面分析了100例存在明确过敏原以及100例原因非过敏性迁延性慢性腹泻儿童的资料。实验结果证实显示:非过敏组患儿相比,过敏组患儿过敏原IgG抗体平均浓度明显更高,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他相关指标诸如便红细胞、便白细胞、肠道菌群异常比较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白蛋白、总蛋白、中性粒细胞水平、情况比较亦无明显差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食物过敏性迁延性慢性腹泻的临床症状并无特殊性。继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诊断难度。

当前,双盲口服食物激发试验依旧为全球范围内所公认的诊断食物过敏的黄金标准。但值得说明的是,此类方法,在我国临床应用难度较高。主要因为这种实验需要有应对休克、低血压等过敏性反应专业人员在场方可实行。相关研究结果证实,儿童迁延性慢性腹泻和食物特异性IgG存在关联性。本实验使用,酶联免疫法对血清IgG开展特异性检查。结果证实:在过敏组内,3种阳性人数最高,其次为四种阳性,再次为两种阳性,最后为1种阳性。经治疗后,过敏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 93.00%,非过敏组为 55.00%,过敏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P<0.05.

总而言之,绝大部分不明原因性迁延性慢性腹泻患儿存在食物过敏现象,其对于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敏感性高,开展此类IgG抗体检查,有助于尽早做出临床诊断,值得进一步推广。

猜你喜欢

过敏性过敏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过敏8问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远离季节性过敏
人为什么会过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