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研究

2019-07-27翟新美

决策探索 2019年14期
关键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

翟新美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引导大学生学习和践行党的方针政策,必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方向和路径进行重点研究,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并认真研究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变化规律。

一、国内外对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从20世纪中期起就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校园文化范畴本身的因素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罗索夫斯基提出美国校园文化突出的大学都是名副其实的园林校园,校园里的建筑体现出了美、正义、和谐、智慧等人文精神,如哈佛大学被称为“一部三维空间的欧洲建筑史”。目前,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大肆宣传西方的普世价值观,尤其是美国在大力推行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第一,外国学者对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模式、意识形态和普世价值观等方面。第二,国外关于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仅仅是针对校园文化范畴本身的研究,如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点等方面的界定。第三,国外学者对有关校园文化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加拿大学者迈克富兰认为,学校的组织文化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第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这一教育现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在国外的研究中可借鉴的成果甚少。

国内专家学者虽然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较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研究很少,还有待进一步展开。近几年,各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中,还存在融入的全面性、深入性不够,重要求、轻落实的“知行割裂”问题。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机制,厘清建设的要求,在思想上、理论上明确建设的方向和依据,是解决问题的逻辑前提。如何设计出一套理念科学、体系完整、具体可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与难点。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

一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阐释。刘书林在《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重要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一文中指出,必须弄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与借鉴外国文化成果、积极成分的关系,与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与社会主义三大主旋律的关系。曲风主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读本》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含义和时代特点。许俊主编的《中国人的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民读本》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24个字,全面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崔志胜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问题研究》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丰富的人学内涵。

二是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王晓晖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求是》)一文中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的基本途径。由裴德海著的《从一般价值到核心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双重逻辑》认为党员领导干部应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锋。钟永圣著的《传承与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传统文化解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培育,要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是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吕云超在《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江苏高教》)一文中指出,从“知、情、意、行”四点入手,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自信和实践自觉。吴潜涛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意义的几点思考》(《思想教育研究》)一文中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制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渗透的迫切需要。冯刚、王振在《着眼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构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一文中强调,高校要关注大学生的价值追求和利益关切,找准与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交汇点,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戴艳军、吴桦著的《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出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刘顺厚著的《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基于多元文化的视角》对当代青年学生价值观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培育和践行的对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二)关于高校校园文化的研究

侯长林在《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一文中对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价值、内涵和相关性进行研究。魏天祥撰写了《全国校园文化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一文,分析了校园文化的定义、功能、作用和现状等各种因素,提出建设校园文化的设想。北京大学李振远教授阐述了校园文化具有明显的教育性、知识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高品位性。北京大学夏文斌教授提出大学校园文化的价值对高校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并详细探讨了大学校园文化价值构建的基本路径。清华大学徐英善教授在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和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张雅君教授指出高校应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总体规划,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董建江教授、安徽大学凌宏彬教授对校园文化的含义、功能、内容、现状、建设的关键、价值取向、运作机制、发展变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杨阳在《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着力把握好的几个问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一文中阐述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功能、存在的问题和有效途径。

(三)關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校园文化的研究

沈健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江苏高教》)一文中指出,要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努力营造改革创新的校园精神文化,建立民主公平的校园制度文化,培育敬业诚信的校园行为文化。罗生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的机制创新》(《教育科学研究》)一文中指出要以校园文化奠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校。马平均、胡新保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思想教育研究》)一文中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殷梅霞在《基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文中从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角度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思考与系统的规划。朱志明、魏宝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思想教育研究》)一文中指出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场域和辐射基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平台。吴彬镪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思想教育研究》)一文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归宿、能量源泉。山述兰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策略研究》(《思想理论教育》)一文中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打造精品校园文化活动,要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形式,建设校园文化的新阵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该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为指导,立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探讨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特征和变化规律,以及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提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动力、方向和策略,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进行系统和实证研究。

该问题研究将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利用多种理论方法开展研究。笔者采用了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将理论逻辑置于历史进程之中去分析,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还采用了历史过程分析法、目标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法、文献检索和逻辑推理等具体的研究方法、学科交叉和相互移植的研究方法。此外,对文献的比较分析也是进行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对网络、报刊、著作统计资料等文献资料的分析整理,可作为本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和政策指南。从整体上讲,该问题研究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问题的目标和内容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问题的研究目标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内涵、变化规律、内在关系。其次,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系统研究。最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实证研究。

第一,重点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变化规律、内在关系、策略、路径和重要价值。在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内涵、特征的基础上,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寻求高校校园文化的变化规律及其内在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有利于增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的软实力和育人功能。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要重点着眼于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动力、方向和策略,阐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第二,重点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党建文化建设。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影响。定性角度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精神文化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党建文化的影响。定量角度将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了解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的前提下,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第三,重点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网络媒体文化建设。网络媒体会对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产生影响,深入开展二者的融合性研究,必须立足于如何加强高校网络文化平台建设、丰富网络文化内容建设、完善网络引导管理机制,逐渐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的路径。第四,重点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行为文化及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研究校园行为文化,使其在校园行为文化的总体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它既是领导、教职工和大学生行为方式、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高校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外在表现。加强高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对开拓师生的视野、提高师生的文化品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影响着学校整体发展。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大学生社团是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枢纽。要理清社团文化建设的含义,调查分析社团文化建设的运行现状、实效性和存在的问题,探究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策略,提出大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相应措施。第五,重点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企文化及大学生顶岗实习文化建设。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背景下的校企文化。研究如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造基于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平台、渠道和阵地。研究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企文化融合,如何加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鼓励大学生面向企业和行业开展社会实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创新发展及当代价值

(一)创新发展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策略、路径和重要价值进行研究,可为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方法和路径提出相关建议,为教育部门和有关高校提供决策参考。通过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变化规律及内在关系,全面调研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影响,运用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可全面客观地了解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是建立在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变化规律及内在关系的研究基础上的。

(二)当代价值

从理论上看,应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问题研究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视角,有利于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础理论,有利于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载体、对高校校园文化内涵的研究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把握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打牢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从现实上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体系建设,在实践上将有利于高校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健康和谐发展,提升高校师生的道德情操和价值水准。有利于促进我国思想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书林.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重要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9.

[2]王晓晖.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求是,2012,23.

[3]吕云超.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J].江苏高教,2015,2.

[4]吴潜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意义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2.

[5]冯刚,王振.着眼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构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

【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SJSZ614)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