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探析

2019-07-27何禾

决策探索 2019年14期
关键词:城镇化美丽规划

何禾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即“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目标。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同年5月,农业部颁布的《“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试行)》明确提出要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典型美丽乡村。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城镇化率为59.58%。随着城镇化的逐步加快,在农村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如何避免农业落后,维持农村经济发展是城镇化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在农村,美丽乡村建设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一致,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美丽乡村四种发展模式,探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美丽乡村建设路径,以期为我国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统筹发展提供一点思路和借鉴。

一、新型城镇化概述

城镇化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是社会现代化、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城镇化是一种世界性的社会经济现象,而在传统的城镇化发展中,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城乡差距过大、产业发展不协调、过分依赖土地、区域城镇化水平不均衡等,因此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已是势在必行。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正式公布。相比于过去依赖土地的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侧重点在人,其发展目标由经济增长指数过渡到人民幸福指数,是从城乡二元对立向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的转变过程。而其中,建设美丽乡村是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点

(一)城镇化发展科学合理化

新型城镇化解决了过去的区域城镇化不均衡、城乡差距过大等问题,是以城乡一体化、实现城市居民与农村人口的共同富裕为最终发展目的的。此外,结合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要求,新型城镇化必须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从过去盲目追求城镇化发展数量过渡到做优做好每一个城镇,实现城镇化发展的质量化、节约集约化、生态宜居、产业互动以及和谐发展。

(二)城镇化发展以人为本

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应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基本原则,将过去对土地的依赖转变为以“人”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实现流动人口的市民化作为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一)开发旅游模式

这一模式依托于乡村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凭借当地的旅游产业,着力发展生态乡村旅游。通过建立农村社区,发展农家乐,完善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带动景点周边餐饮、娱乐、商业、房地产等相关产业,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服务业转移。这一模式适用于城市周边的近郊地区,交通便捷,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设施完善,旅游景点丰富多样,适合城市居民短途周边旅游度假,具有较大的经济利润和旅游发展潜力。

(二)生态乡村模式

近年来,农村建设发展中的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诸如“垃圾围村”“土壤和水体污染”等新闻屡见报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城市污染也向农村转移,使得很多乡村青山绿水的田园风光已不复存在。而生态乡村模式将自然、人、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以生态文明要求乡村生产、生活与生态之间的融合共生与协调一致。生态乡村模式的发展依托于农村生态基础设施的配套扶持,主要集中于生态保持较好、环境污染较少的地区。这些地区本身具有某一特色水资源、森林资源等田园风光,具有相当大的生态旅游经济价值,发展潜力巨大。

(三)文化传承模式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乡村地域文化的迷失。很多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古村落被拆除、改造,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气息浓厚的新型乡村建设,造型千篇一律,割裂了与当地地域文化以及民俗风情之间的关系,也有些乡村模仿翻盖了类似传统的乡村建筑,但过于浓厚的商业气息也使得乡村传统文化气息消失殆尽。文化传承模式应依托于乡村的人文景观和古老的民俗文化传承,如古建筑、古村落、古代民居等传承发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重对乡村传统村落和民俗的保护,尽力留存这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乡村文化符号,避免这些非物质文化的消失。

(四)城郊集约模式

这一模式指的是随着城市的发展速度增快,将一部分工业、企业迁址到城市周边乡村,既可以为城镇化发展中的城市提供场地,又能破解农村经济发展难题,带动农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解决农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助力脱贫攻坚战。经济发展具备一定规模、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的乡村,也可利用较为广阔的土地资源,建设工业或是大型企业工业园区,发展美丽乡村,从根本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为顺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奠定基础。

四、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一)大局统筹观下进行建设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有科学严谨的规划,否则只能造成物力和人力的浪费。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去依照规划,简單生硬地复制城市建设规划理念,使得乡村建设整齐划一,千篇一律,住宅高度集中且结构雷同,缺乏乡村特有地域与文化特色的规划模式现在已经明显不再适用。

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时,应遵循“富规划、穷建设”的原则,兼顾乡村城镇化建设规划与乡村生态文明发展和地域文化与民俗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和协调性。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应充分利用当地的乡村特色,如山川、河流、森林等自然景观,围绕古民居、古村落以及传统古建筑等进行规划。面对规划中可能出现的资金问题,提早设立应急预案。此外,乡村建设规划关系到乡村居民的切实利益,因此在建设规划时,应充分尊重乡民意见,综合权衡利弊,在提升乡村生态和居住环境的基础上,选取最优的规划方案。

(二)实施现代乡村合作共建机制

美丽乡村建设是个长期过程,仅靠政府有限的财政资金显然不足以维持,只有完善健全的农业产业经济机制才能提供长久的、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先后经历了“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以及“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 等诸多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普遍存在联结程度低、聚合程度差等问题。而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现代乡村合作共建机制,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尤其是对家庭农场、农业领域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多种农业产业链条中的农业经营主体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发展,既促进了农业产业链条的形成和有效衔接,聚合程度和联结程度高,保证了农产品的物流和仓储,也解决了农业龙头企业原材料的来源和质量安全,解決了家庭农场的技术、资金和市场问题,解决了农场合作社的市场服务对象问题,形成了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利益链条关系,各经营主体间资源优化配置,分工协作,形成互利共赢的大好局面。

(三)强化农村环境治理

很多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过于追求基础建设的统一化,乡村建设追求形式大于内容,村容村貌建设流于表面或热衷于大拆大建式的治理和整改。而且这种整改往往取决于政府财政资金的一次性扶持,一旦整改建设完毕,接下来的整改以及环境治理则后续乏力。且尽管大部分村民已经意识到了环境污染带来的危害,但还缺乏主动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行为,难以改变既往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如部分乡村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建设完毕后,因为乡村具有排他性,也认为政府应该全权负责,导致污水处理设备长期无人管理和维护,最后成为了无用的装饰。因此,美丽乡村建设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拓展多元化资金筹措渠道,在增加政府专项财政拨款的基础上,寻求社会民间资源和其他融资渠道等。此外,因不同地区存在较为明显的经济物质水平差异,财政投入应因地制宜,先扶持环境恶劣以及经济落后的乡村,以实现真正意义的均等化。其次,政府和民间的环保组织应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以及广播电台、电视等进行环境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和精神文明,尽可能减少农药使用及钱财的耗费,避免垃圾焚烧等,如此才能有效构建农村环境治理的长效机制。

(四)传承和保护地域文化与民俗

目前,很多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过于注重对基础设施的完善,而忽视了乡村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和人文价值,很多破坏性的建设行为,仅仅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从而进行过度商业开发。而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目的是提高乡村居民的幸福感和精神文明,因此,在治理农村环境、改善村民生活居住条件、提高村民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应注意传承和保护环境特色、地域文化与民俗,要充分挖掘乡土文化中的价值因子,对于有历史价值的村落、古居和庭院等以保护性修缮为主,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和传承。此外,还应与时俱进,在继承乡村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发扬,发展特色民俗旅游与生态休闲旅游,并积极培养乡村中懂艺术、有知识的新型文化青年,构建以普通农民为主角,乡村艺人为领头人的乡土文化传承方式。

五、结语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日益加快,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合理建设规划、实施现代乡村合作共建机制、强化农村环境治理、传承和发扬地域文化与民俗多措并举,才能在不破坏乡村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整合乡村文化内涵,建设实实在在的美丽乡村。

(作者单位:中共黔南州委党校)

猜你喜欢

城镇化美丽规划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