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远征带演员读了244遍剧本

2019-07-27冯远征

北广人物 2019年28期
关键词:冯远征北京人艺人艺

作为北京人艺年度首部原创大戏,《杜甫》即将于8月9日与观众见面。7月11日,这部作品经过一个多月的排练,首度与媒体见面,导演兼主演冯远征携众主创到场。冯远征表示,观众从《杜甫》中看到的不只是一位受苦受难的诗人,而是一位胸怀天下和百姓的有抱负的文人,“我们表现了杜甫的苦闷,却要从中看出他的理想与人生追求。”

继经典剧目《李白》演出了近30年之后,《杜甫》是又一部北京人艺舞台上聚焦唐代诗人的历史剧,而这部作品也同样出自著名编剧郭启宏之手,是他创作了8年才完成的。在导演冯远征看来,两大诗人都出现在人艺的舞台上,这是一次奇妙的缘分。

熟悉郭启宏“文人三部曲”的观众都对作者剧本中承载的厚重文化内涵不陌生,该剧在语言上既充满诗意又保留了古汉语当中的精髓,不少台词都如同带着韵脚,让观众听起来得到审美享受。但这样的台词对演员却提出了不小的要求,为此,导演冯远征带着演员用了12天的时间读了244遍剧本,“我们排练之初并不着急,而是踏踏实实去读剧本,读了12天之后,我们开始读懂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读明白了就能理解,就能在舞台上演清楚。我们不要古装的腔调,而是要把这些语言说得自然清晰。”

冯远征希望从一度文本解读到二度创造,寻找到“杜甫”的内心世界,让观众既有熟悉的味道,又有耳目一新的观演感受。此番是继《司马迁》之后,冯远征再次在一部剧中又导又演,他坦言这回更加不轻松,“《杜甫》的戏剧冲突并不那么强本身就是一个挑战。”这样一部排起来需要功力的作品,冯远征大胆地起用了大量新人,其中有三位演员是刚毕业来到人艺的,“我想在舞台上冒一个险,我相信我们的年轻人可以,他们需要机会和压力,这能让他们迅速成长。”

除了导演和演员身份,冯远征还是北京人艺演员队的队长,在每一部戏的创作中,他时刻不忘培养年轻人的责任,“我想让年轻人从一开始就养成一个习惯,所以,我会给他们讲我们人艺的传统,要把那些好的传统都继承下去。”

规矩有大有小,却无一不是人艺“戏比天大”的精神体现。冯远征说:“希望有一天我们能把人艺排练厅里挂着的“管理办法”摘下来,那时候才是这些传统都长在大家心里的时候。”

据搜狐郭佳/文整理

第三届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山理论论坛在京召开

7月11日,2019第三届“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山理论高峰论坛”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成立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政府、高校、企业和媒体的近20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办,国声智库支持。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原中国社科院院长、原中国社科院大学校长王伟光出席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并做主旨发言。

著名经济学家,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参事、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吴舜泽,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驻会副会长王春益,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张光强,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尚智丛,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媒体外宣资讯平台总编辑陶利明等领导到会并致辞。会上,进行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时代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以及兼职研究员聘任仪式。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赵建军教授出任新时代生态文明中心主任,该中心致力于生态文明领域的专项研究,目标是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高端智库。

会上,赵建军主任邀请有关会议代表共同启动了“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工程”。赵建军团队已经与国内外生态文明领域知名学者、有关地方政府、企业等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工程”将进一步促进政企研的深度融合,打造两山理论创新实践标杆。会上,来自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与“两山”理论的转化机制进行了精彩发言;地方政府领导、企业家围绕“两山”转化畅所欲言。会议为学术界与企业界联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共同实践“两山”理论奠定了基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国声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杨正泉主任,北京世纪非凡城市环境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汪碧,刚分别为“绿色智库”和“两山理论创新实践工程”题词祝贺。

猜你喜欢

冯远征北京人艺人艺
陈宝国、冯远征:绝配搭档,一生难有
发烧音效制作,音响演示的佳作 两张达人艺典MQA-CD唱片
“坏男人”的好姻缘
“坏男人”的好姻缘
北京人艺是“一棵菜”
北京人艺和为戏“疯狂”的观众
人艺“复兴”之路初考
冯远征:男人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