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完全学分制理念的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建设实践

2019-07-26梁爽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24期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建设

梁爽

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完全学分制理念的人才培养信息系统设计建设的理念以及系统架构、数据架构,并介绍建设系统带来的改变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24-0105-02

一、系统设计理念

为了落实精英教育理念,构建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打造高水平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基于先进的设计理念,提供灵活、便捷、可扩展的管理功能,可适应学校不断变化的教学管理、教学改革的要求。计划实现在有限教学资源条件下将所有课程资源对所有学生开放,建立符合学分制要求的培养体系、排课策略、选课方法、学籍管理、学生管理以及毕业审核方法,同时兼容原有学年学分制管理模式,支持导师管理、本研贯通课程管理、创新创业学分管理等新功能。系统应涵盖所有本科人才培养相关业务,如招生、学籍、教学、奖励、资助、就业、离校等业务领域一体化。要求系统能够顺畅无误地完成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并行存在条件下的排课、选课、学籍管理、成绩管理、系统管理、考试管理、考试报名缴费、实践管理、特殊学生管理、教学评价等工作。

二、系统架构

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建设将由多系统平台、多模块构成,采用数据与业务模块物理分离、逻辑结合的方式建设,并集成于统一的平台,同时对平台配合安全保证体系(如图1所示)。

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建设采用多层级、多模块结构,层间耦合度低,层内耦合度高,模块相对独立。系统采用开放性、扩展性和适应性原则开发,基础数据可共享,基础数据字段可添加,基本业务流程可配置,数据输出格式可定制。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建设在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整体架构下,实现与学校整体信息系统良好的衔接,并为学校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通过学校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教学管理业务与其他系统应用的数据共享;通过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实现系统用户身份的统一认证和单点登录;通过与流程平台对接,实现各种复杂办事流程的电子化流转;通过门户平台,实现服务信息的统一展现。

各层级的基本内容如下:(1)用户层:各业务模块根据用户工作需要设置访问和管理权限,提供个性化的功能展示。(2)服务层:面向用户,为学校具有权限用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个性化服务,网上查询、网上业务办理、学籍(学业)预警等服务功能在本层体现。(3)业务层:本科教学管理业务流程范畴的工作在业务层进行流转,业务层包含综合教务管理、招生管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4个相互联系、相对独立的平台,各系统业务模块的数据来源于下一层的基础信息层。(4)基础信息层:本科教学基础信息的管理与维护。(5)数据层:数据层的基础数据来源于学校的公共数据库,并进行数据交互,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必须保障所有应用数据库与公共数据库字典清晰可用。(6)数据交互层:保障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与学校其他相关数据进行无障碍交互。(7)基础设施保障层:保障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软硬件及网络资源。

三、数据架构

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建设既要满足安全可靠、可交互、可扩展等原则,同时又要充分发挥对校务决策的支持作用并方便本科人才培养相关部门所用。系统要求真实、完整地记录教务数据及操作痕迹。对各教务管理部门之间不相关或者需要相对保密的数据严格分表进行存储。本科教学管理的業务数据都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学校公共交换数据系平台进行交互,保证基础数据与学校共享数据的同步。可以通过ETL工具,抽取到数据仓库中面向本科人才培养主题的数据集市。在教务信息数据库中采用数据完全备份及差异备份结合的方式。基础数据与学校共享数据同步,应具有高可用、高安全性,保证数据的安全有效。

四、系统效果

1.管理功能。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全流程信息化基本贯通,全校本科人才培养各系统实现统一身份认证、融入统一流程平台、集成处理各项教学事务和学生事务,支持学分制等先进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为构建大教育格局奠定信息化平台基础,为广大师生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更便捷、更友好的服务,为学校管理与决策提供更系统、更全面、更充实的数据支持。通过系统建设,能极大地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管理工作的办公效率和协作水平,能够更好地通信息化建设梳理管理职能、整合管理权限、明确权力清单,使学校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服务功能。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建设为各级管理人员、教职工、学生、家长提供与本科人才培养相关的资源信息和业务服务。对于学校,通过系统能够实时掌握学生信息、学生成绩、学籍异动等各方面的业务数据,能够对本科人才培养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和监测预警,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改革措施的制定。对于广大师生,系统遵循一站式服务的设计理念,提供唯一的服务访问入口,使得师生能够获得统一、便捷的服务与支持。对于学生家长,系统提供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学习情况的入口,便于辅导员与家长互动,共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对于管理人员,系统以建立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为核心,简化信息维护与流程审批的操作复杂度,通过跨部门的业务集成和数据共享,搭建统一的协同工作平台,加强部门协作,实现全员育人。

3.数据分析共享功能。通过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建设,理顺、整合与本科人才培养相关的各类数据信息,实现本科培养各部门相关业务之间数据的衔接和流转,同时优化本科人才培养相关的信息资源,将各部门的数据流进行对接。按照学校数据标准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分类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时效性、权威性,保障数据资源共享,为师生、家长及管理部门提供准确、翔实的数据信息,通过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为校领导、各部门及教职工提供一站式决策支持管理信息平台,决策功能主要是各类教学事务和学生事务信息的统计、分析、分类及预测功能,同时根据工作需要按条件定制各类报表。为管理人员提供监测各类学生信息指标、各类业务信息指标的功能,并提供关键数据的深度挖掘,对异常关键指标预警,对相关业务流程进行监控,为学校领导和各部门提供决策支持。通过建立多层次、分权限的审核机制,确保本科人才培养工作公开化、规范化。

五、系统带来的改变

1.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将支持多种学分制培养模式,彻底改变单一的学年学分制培养模式,为因材施教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灵活的信息化支持,使得学生可以充分享受到个性化培养服务。

2.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将加速推进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全流程信息化,消除本科培养流程中的信息孤岛,为本科人才培养部门之间的联动、大教育格局的形成构建信息化基础及工作手段。

3.管理更高效、服务更到位,教育教学效果更好、效率更高。系统建设将极大地降低手工数据交换和流程衔接带来的服务滞后、工作低效、错误难追溯等问题发生的概率,能够显著提高本科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效率。通过网络教学、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等子系统的建设,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及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将突破以往单一的业务管理功能,将集成数据分析挖掘与辅助决策功能,可对生源数据、教学数据、学生成绩、就业数据及相关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挖掘、预测,实现生源分析、就业分析、学情分析、学业辅助分析及学籍自动预警,可为学校发展战略及本科人才培养制度体系的改革实践,提供数据分析与预测,为各级领导决策监控提供数据支持。

5.本科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将服务功能统一纳入学校的流程服务平台,为教职工、学生提供单点登录、一站式服务,并实现移动服务,教师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事务或学生事务办理以及各类资源的查询。

六、进一步建设方向

1.继续推进管理操作视图优化。系统操作中有一些页面存在优化空间,如加载内容过多需要反复拉动进度条、页面自适应等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

2.继续丰富系统建设模块。系统建设第一步为优先建设以传统教务平台,后续继续完善平台内容,完善开发实验、评审、统计分析等模块内容。

猜你喜欢

完全学分制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完全学分制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的探索
流程管理在完全学分制下学籍管理运行机制中的应用探讨
努力建设统一战线学
“五老”说和团促进和谐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