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2019-07-26吴梦龙

艺术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剪纸艺术传播

吴梦龙

摘 要: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时代背景之下,文化在社会发展以及进步中的价值也越发的显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文明重要财富,可以说是代表着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文明精神。也正是因为如此,现如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则为这一项工作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手段,而本文也是以剪纸艺术为例,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化保护 传播 剪纸艺术

文化遗产本身就代表了我国传统灿烂文化,也代表了祖先在那个时期下所创造的先进科学文化,对这些文化遗产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显示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在现如今这个经济、文化交流越发频繁的时代背景之下,加强本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保护也越发的紧迫,因为这对于传承我国优秀文化促进我国文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促使数字化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也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而为了能够做好这一项工作,本文则以剪纸艺术为例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剪纸艺术相关概述

剪纸艺术在我国有着十分久远的发展历史,也是我国民间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的优秀组成部分,其不仅能够让我们产生视觉上的享受,也能因此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早在2009年的9月,剪纸这一门艺术就已经被成功的列入到《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中,由此可见,剪纸艺术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性。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剪纸这一门艺术最开始能够追溯到北朝时期,距今可以说有15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在东汉时期造纸术发明之后,剪纸艺术更是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普及;在进入唐代之后,剪纸艺术内容以及使用的材料也变得越发的丰富多样。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剪纸这一门艺术也在不断发展,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直到今天,剪纸都被广泛应用在节日、婚庆以及家居装饰等方面,如图就是常见节日剪纸,而其所代表的就是人们对于今后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总之,剪纸这一门艺术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构成,也是中国人民智慧不断发展的结晶,更是在经过长期融合以及积淀之后才会产生的精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现状

在工业化以及现代化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再结合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开展大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这一话题可以说是已经成为了世界发展热门话题之一,我国也不例外,所以早在2004年,我国也正式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并且还制定出了专属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这一项工作也因此而拉开序幕。可是,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依然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剪纸艺术保护意识

在经济、文化以及科学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也影响到了一大批的群众,所以很多群众在生活与工作过程中,都没有意识到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播的重要性。就我国剪纸艺术较为盛行的区域来看,很多记忆较为高超的群众,也没有将其作为一门艺术亦或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反而将剪纸作为维持生计的工具和手段,而且还是那种不外传的谋生工具。在这种现状之下,“不外传、不收徒”也就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重要制约,最终也就无法真正有效的实现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播。

2.了解剪纸艺术的渠道有限

就剪纸艺术这一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来看,群众了解剪纸艺术的渠道也十分的有效。相关研究调查显示,在大多是群众数据调查过程中,只有30%左右的群众明白剪纸艺术的什么,而在这其中认识的人大多是借助于网络、书本等渠道而了解到的,可以说了解这一门艺术的渠道十分有限。也正是处在这种趋势之下,群众对于剪纸这一门艺术的认识情况也就十分有限,很多人都不愿主动参到剪纸艺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之中,更有甚者还抱有身份冷淡的态度。

3.剪纸艺术保护投入资金有限

在2004年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之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也结合剪纸艺术要如何进行有效的非物质外文化遗产保护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而且是借助于中央财政资金拨款才能促使民间剪纸艺术得有传承和扶持。由此可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剪纸艺术保护投入资金也是十分重要的,可是就目前时代发展现状来看,剪纸艺术保护投入经费有限也是中国非物質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中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剪纸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措施

1.基于虚拟交互式的剪纸体验

在社会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应用,而这些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剪纸艺术的发展与传播,进而也就能够真正做好剪纸艺术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数字化环境之下,基于虚拟交互式的剪纸体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较为显著的影响。因为在人们生活质量以及新媒体手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虚拟现实技术也得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与进步,将其有效的应用绘画教学之中也就能起到较为良好的中国非物质文化数字化传播与传承。例如,在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过程中,就能够借助于数字化技术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提供课题数据,并且在发展过程中从大批资源中寻出剪纸艺术最为基础的元素符号,并且将其有效的创建成基础的元素库、剪纸图案库、剪纸符号库等等,通过这一方式来实现剪纸艺术内容、形式上的创新;另外,在对剪纸艺术进行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过程中,还可以从系统设计思路、结构出发,寻找出最为合适的剪纸艺术来设计出高质量的剪纸艺术效果,进而也就能够为软件统的创建工作奠定较为良好的基础;最后,在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与保护的时候,还需要基于 Coreldraw 件的 VBA 开发完成了剪纸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Silhou ART 1.0来实现,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参与到虚拟交互剪纸之中,从而也就能够交互也没进行交互交流,真正懂得剪纸工具、纹理等方面的技术以及专业,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最终也就能够最大程度促进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与进步。

2.虚拟交互式剪纸系统的具体应用

在对剪纸艺术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播的过程中,虚拟交互手段下的剪纸系统,不仅能够很好地实现对剪纸文化艺术保护与选择,还能在实際应用过程中最大程度发挥出剪纸文化艺术传播以及保护的效果,进而也就能够真正有效的实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虚拟交互式系统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出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效果,最好是加强群众对于剪纸艺术的认识,借助于有效的手段来真正实现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播。例如,在教育理念不断发展过程中,中小学发展理念以及教学课程也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开设剪纸艺术这一课程本身就是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可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如果依然还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就会盲目且被动地接受,同时也无法及时有效的感受到剪纸艺术的魅力,最终也就无法理解剪纸艺术的魅力。可是,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如果能够将虚拟交互式系统和剪纸教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也就能够对学生展开更为有效的剪纸艺术教学,从而起到较为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真正实现从小的保护与传播,最终也就能够起到较为良好的剪纸艺术传播效果。除此之外,在进行剪纸艺术数字化保护与传播的过程中,博物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场所,在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以及政府部门也可以从剪纸艺术文化、历史以及县城作品出发来将其展示在博物馆之中,这样游客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也就能够更好地了解剪纸艺术;如果能够在参观过程中再结合虚拟交互式剪纸系统来进行展示,就能让用户更好地参与到剪纸艺术欣赏之中,这样就能真正帮助群众认识、感受剪纸艺术,从而有效地实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为此,在应用虚拟交互式剪纸系统进行剪纸艺术传播与保护的时候,可以积极将其应用到剪纸艺术教学以及博物馆参观之中,以此来进一步实现保护与传播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尚未脱离民族特殊生活方式,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审美、生活以及个性的具体表现,也是人类文化以及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举措,而剪纸艺术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对其做好数字化保护与传播则能进一步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注释:

刘宁.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以剪纸为例[J]. 青春岁月, 2017(15).

王晓芬, 苑鹏军, 王艳贞. 河北民间剪纸艺术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建设探索[J]. 山花月刊, 2009(1):164-168.

陈文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以淮安剪纸为例[J]. 新闻传播, 2016(12).

猜你喜欢

数字化保护剪纸艺术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探究
况氏武术研究
浅谈数字化变电站数据异常和检修状态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剪纸艺术元素在包装中的应用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剪纸艺术现状及创新设计应用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
当代传播视野下的昆曲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