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世绘对欧洲绘画的影响
2019-07-26陈钰膳
陈钰膳
摘 要:日本浮世绘以描绘民俗生活和自然风光为主要内容并以版画的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是日本江户时代特有的绘画形式。同时它被许多西方画家相继模仿,对欧洲绘画有着重要意义,也对近现代西方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以美国印象主义画家惠斯勒的作品为例,阐述了浮世绘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对西方艺术的影响,分析了惠斯勒作品中的东方元素和惠斯勒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欧洲绘画受到日本美术的巨大的影响,惠斯勒的艺术活动也对日本主义席卷欧洲的热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关键词:浮世绘 惠斯勒 欧洲绘画
一、日本浮世绘的产生发展以及对西方艺术的影响
“浮世绘”一词最早出现于1681年发行的俳谐书《各种各样的草》中。“可解读为‘虚浮世界的绘画,即过眼云烟和瞬间欢乐的绘画,在江户时代以江户市民阶层为基础而发展的风俗画。”日语中“浮世”一词在古代原为“忧世”,“浮世”一词是日本佛教概念中对净土的向往,后来随着佛教理念的世俗化,“忧世”被轻松明快的“浮世”所取代。“浮世”一词更加贴切近代市民厌世的精神世界。
浮世绘版画发端于17世纪日本江户时代。19世纪中期,由于日本与欧洲商业贸易的频繁往来,大量日本艺术品开始传入欧洲,当时正值巴洛克风格与罗可可风格兴盛时期,日本艺术品作为装饰品开始出现在人们家中。19世纪后期,欧洲向日本进的茶叶包装上就印有浮世绘版画的图案,由此便向西方传播了日本美术。单调而明快的色彩和平面化的造型使得欧洲画家有了一种全新的观察和认识视角,也使西方人体会到一种全新的审美趣味。浮世绘版画可谓是反映鲜活日本的一面镜子,运用了新的技法和样式,描绘了不断变化的现实社会的流行时尚与人们的欲望。
日本浮世绘独具特色的风格和特征,对西方艺术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绘画方面,“印象派画家叹美这东洋的不可思议的表现,就研究葛饰北斋、歌川广重、喜多川歌磨的作品,大受其暗示。”马奈对平面化的追求、莫奈作品中的装饰性趣味、德加对形体的大胆剪裁、劳特累克的设计感,还有梵高对浮世绘强烈而鲜亮的色彩充满了向往并临摹了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系列中的两幅,分别是依据《大桥暴雨》所作的《雨中大桥》和依据《龟户梅屋铺》所作的《开花的梅树》,以及《艺术的日本》封面上被左右颠倒印刷的溪斋英泉的《花魁》。在音乐方面,古典音乐的印象派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创作的交响乐《海》就是受到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的《神奈川冲浪里》的启发。日本主义席卷欧洲,对欧洲绘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世纪后期,如惠斯勒、马奈、德加、劳特累克、高更、梵高和毕加索等许多西方画家的艺术创作都受到浮世绘的启发。透明鲜亮的色彩、非对称性的构图、平面化的装饰以及取材日常生活的态度和对大自然的崇拜等等。浮世绘不仅对西方印象主义和后印象主义的绘画运动起着推动作用,同时也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惠斯勒作品中的浮世绘印记
惠斯勒是19世纪美国印象主义画家,他出生于美国,在法国接受了现实主义风格并结识了法国印象派画家,艺术活动开展于伦敦。惠斯勒既不放弃传统,也不拘泥于传统,在艺术创作中追求技法与效果的革新。同时,他对日本浮世绘特有的艺术形式也深感兴趣。“他最初在铜版画中就吸取日本美术的构图特点,早在1861年他在作品《平底舟》中所采用的不均衡构图就已经出现了浮世绘风景画的痕迹。”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惠斯勒热衷于在画面中描绘与日本有关的物品。最具日本特色的和服、瓷器、团扇等物品开始大量出现在他的作品中,画面的颜色也开始转向华丽丰富,具有强烈的装饰性特征。“他于1864年完成的《玫瑰色与银白色:来自瓷器之国的公主》中,画面中可以看到一位西方女子手持团扇,身穿和服,身后是绘有东方图案的屏风,画面整体都充满了东方元素,这也充分体现了他对日本乃至东方艺术的喜爱。”1864年惠斯勒完成的作品《肉色与绿色的变奏曲:阳台》,画面中身穿和服的四位女子,有的站着眺望远处风景,有的坐着手持东方乐器,与三味线有几分相似之处,人物形态各异,画面十分具有东方韵味。
惠斯勒于1871年创作的《画家母亲的肖像》是他的重要作品,这幅画就明显含有日本浮世绘的痕迹,也代表了画家的绘画风格。“画中画家的母亲侧坐在室内的椅子上,母亲的肩上围有白色的纱巾,手上握着白色的手帕,特别是母亲穿的黑色衣裙与座椅连成一体。墙壁和地板采用大面积的黑色,与黑色的衣裙和窗帘形成一种和谐的对比,窗帘上的碎花,产生了一种视觉上的跳跃,与头上、脖子上、手上的白色,以及墙上的白色画面又产生了一种呼应关系,”使画面变得生动有趣。画家将自己对日本浮世绘艺术的认识与感受融入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在构图上,画面中的窗帘,母亲的衣裙等一些琐碎的东西都已经退到次要的位置和关系当中,反而使得画面的白色部分在深色的衬托下,变得清晰明亮。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同时以装饰性为主的画面显示出一种意境之美。
还有1870年惠斯勒创作的风景画《蓝色与金色的夜曲:巴特西老桥》在构图上也模仿了浮世绘的样式,作品中有类似于歌川广重《江户百景》的优雅气氛。在作品《蓝色与金色的夜曲:巴特西老桥》中夸张的描绘了巴特西老桥的形态,桥的剪影在蓝色夜空的衬托下与岸边的城市夜景遥相呼应,金色的烟火犹如夜空中明亮的繁星一样闪闪发光,画面的造型和线条都与歌川广重《江户百景》中的一幅《京桥竹岸》有一脉相承之处,画面具有典型的抒情风格。惠斯勒运用日本浮世绘风景画的方法描绘了泰晤士河的夜景,也充分说明了歌川广重对他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惠斯勒作品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惠斯勒在作品《第二号白色交响曲:白衣少女》中采用了不均等的构图,白衣少女站在画面的左边,畫面中的少女一部分身体被画面的边缘切断,画面中壁炉炉台的位置及后方镜子里的分割线等相应物件细节的巧妙安排无一不体现出了他对日本浮世绘构图法的运用和借鉴。惠斯勒对画面的精心构图和巧妙构思也更加丰富和完善了他的艺术作品,同时凸显了日本浮世绘一种独特的形式美。“在日本,不对称性不仅很好,而且变成了美的规范。” “以浮世绘版画为代表的日本美术,在样式上首推非对称性构图。非对称性的概念不是所谓的不和谐的不均衡,而是要在整体上达到某种统一,进而达到高度的和谐。”非对称的构图是日本美术的魅力所在,这也体现了日本人的与自然观相关的独特审美意识。
惠斯勒在艺术创作中明显也带有着部分对平面化与装饰性的倾向,尤以其作品《第二号白色交响曲:白衣少女》表现最为明显。该作品中就显露出了富有平面化与装饰性的绘画样式。惠普勒的艺术风格也因他对浮世绘版画的探索的加深也逐渐趋于雅致、简洁、成熟和稳定。在作品《灰与黑的组合二号:托马斯·卡莱尔像》中也明显的看出具有平面化的倾向。莫里斯·德尼是“纳比派”中的一员,他对于日本美术就报以十分热衷的态度,他曾经给绘画的本质做出了如下的定义:“任何绘画从根本上来说,都是被按照一定方式组合起来的色彩覆盖的平面。”由此体现了日本的绘画带有强烈的装饰性特征,日本美术的造型观念是强力的灵感之源。“日本浮世绘中所具有的强烈装饰性或许就是源于日本人爱美的生活情趣和喜好装饰一切生活物品的审美习惯。”左右非对称性、样式化、色彩丰富是日本美术在变现手法上的三个要點,这也使一直接触传统绘画的西方画家对日本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惠斯勒非常重视色彩的搭配和色调的关系。色彩和色调组合安排的重要性在他的作品《灰与黑的组合一号:画家的母亲》体现的尤为明显。作品中画家母亲侧坐在整副画面右侧,画面的中心是母亲身穿的黑色长裙,画面中左侧那块黑色窗帘与母亲身上的黑色长裙交相呼应,在这泛黑的沉色中星星点点的白色花纹点缀在窗帘上给人一种打破沉闷的感觉,同时也与母亲头上的白色丝巾和墙上的白色画框相呼应,黑灰色和白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整个色调既沉稳又有强烈对比,色彩既和谐又有层次对比,营造出一个神秘的氛围。同样浮世绘画师也十分注重色彩的变化,不仅华丽而且素雅,十分具有情趣。“浮世绘画师对色彩的运用并不局限于追求真实再现客观自然,而是通过仔细观察自然然后根据主观印象将自然色彩进行大胆概括和变化。”画面色彩多选用白色、绿色、黄色、蓝色等原色平涂,同时使用不同的色块进行简单的搭配,从而让整体画面形成了一种素雅明净的装饰风格。
结语
浮世绘版画作为日本美术的代表,充分体现了日本民族的精神性和独特的审美观念,在世界美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日本的美术给与了西方的艺术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来对世界的艺术性质有了新的启示,从整体上促进了西方的艺术趣味、审美特质、和表现手法的变革,打破了西方美术自文艺复兴以来日趋完善的透视原理和明暗体系,对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浮世绘版画促进了东西方艺术思想的交流与融合,充分证明了西方对于东方文化的认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对提高本民族的艺术文化具有极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
注释:
张夫也.日本美术[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丰子恺.美的情绪:西洋画派十二讲[M].北京日报出版社,2018.
潘力.浮世绘[M].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
孙思雨,邹碧莹.惠斯勒绘画作品中的东方元素[M].载自《西方美术研究》.
刘淳.西方油画名作100讲[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武云霞.日本建筑之道[M].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7.
刘霞.论日本浮世绘对惠斯勒绘画的影响[M].载自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刘盛楠.浮世绘审美特征研究[M].载自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