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理查·沃夫的劳工自主企业的思辨

2019-07-26李珉婷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9期
关键词:治愈资本主义民主

摘 要 资本主义国家在高速发展之余不乏灾难性危机伴随。为什么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财势雄厚却依然无法抑制危机?危机发酵的病徵溃至于资本主义体制,如何根除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劳工自主企业:创造经济民主,挽救崩坏的资本主义与政治民主》一书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应对措施、福利政策等问题入手,阐释资本主义社会中隐含的问题。本文是对劳工自主企业的缘起、孕育及其核心思想的概述、总结与反思。理查·沃夫的劳工自主企业,对社会发展新态势的构想既有科学的成分,也有不足之处。

关键词 民主 资本主义 治愈 劳工自主企业

作者简介:李珉婷,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112

《劳工自主企业:创造经济民主,挽救崩坏的资本主义与政治民主》一书是理查·沃夫的代表作。他以美国的发展历程为轴,民之受为据,深度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全书共三章,第一章资本主义之痛;第二章国家、私营资本主义的病徵;第三章劳工自主企业,分别从结构弊端、体制缺陷和资本主义国垂涎的解药三部分演绎资产阶级的不完美体态。文章中,作者以20世纪30、70年代的美国为背景,对资本主义的内生结构、经济危机和美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加以详述。众所周知,20世纪30和70年代是两次经融危机时期,也被称作双风暴时期。作者以此为背景,描绘经济百态对百姓的影响,再现生灵涂炭、芸芸众生潦倒困苦的悲壮之象。

资本主义自入世以来,快节奏、高效率、高资本收入的优势使许多人收益,它助推美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体的第一大国,政治、文化随之而起,成为世界的领军。但生产社会化与个人私有的对立、民主与集权对立、资本家与劳动者对立、商品供给与市场需求对立等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可避免的矛盾,坐视不理只能使矛盾升级,而后,遗留下的巨额社会成本与风险则需美国人民承担共业,造成社会发展极不平等的现状,亟须治愈。本文是《劳工自主企业:创造经济民主,挽救崩坏的资本主义与政治民主》一书的内容梗概,将以社会加重的负外部效应为侧重,阐释制度之果和私有之害,解析矛盾所在之因素,揭露资本主义发展的不科学性和不可持续性。

一、 危机:劳工自主企业的缘起

资本主义是危机的携带者,资本主义越发展,矛盾愈加重,危机频发率越高。这不是偶发性事件,而是资本主义制度特殊的内部结构所造成。众所周知,资本主义以私有制和市场化两部分组成,危机正是在两部分发展中滋生的。从私有的层面来看,无论是流转的货币、生产的商品、还是购买的劳动力,其虽为社会生产,却归个人所有,这个最大的受益者即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家“垫付”资本,为整个生产体系的运转提供条件,因此,生产资料在体系之内或是之外均以资本的形式存在,且均为资本家的所有物,只有劳动力是特殊的。劳工只有在出卖劳动力换取工资时才以资本的形式存在,当劳工脱离生产时将不为资本家所有。 因此,资本家对生产资料节约利用,在劳动力私有的时间内对其压榨、剥削、驱使、贬低,长时间之下劳动者身心俱损,愤感激增。资本家将劳工分为两部分,一是生产性工人,二是非生产性工人。生产性工人负责生产,是整个剩余价值的创造者,却领取微薄的工资。非生产性工人负责生产材料的联系、供应、商品销售等,“由资本家支付工资,间接成为剩余价值的一部分占有者。” 这样一来,生产性工人沦为工具、机器、原材料,无生命的活着;非生产性工人衍生为资本家躲避剥削、规避工人起义风险的借口,随之,剥削变本加厉。资本主义的一切私有,使阶级性加重,矛盾突出演化,是危机之源。

从市场化层面来看,供求关系的此消彼长呈白热化,致使社会发展畸形,这是诱发危机的酵素。资本家对生产的热情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供求状况,供求量决定收益量。在特定时间内,市场的需求增加,资本家投入生产的热情高涨,市场中商品的供给量飞速增长。然而,这并非个别资本家的行为,而是该商品领域的现象。当商品溶于市场刚好达到饱和时,即:商品的供给量=需求量,市场不再需求大量的商品,而资本家的投入未能戛然而止,生产继续,造成市场中商品的投入量远大于需求量,滞货、通货膨胀现象产生。因此,供给的热忱是社会发展失衡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对外贸易的深化加剧国际局势紧张,是危机的催化剂。随着保护关税的取消,自由贸易、自由竞争成为主流发展趋向。抵押、借款、贷款等信用制度发展更为普遍,经济泡沫化显现。此外,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资本家为追逐超额利润不断提升资本有机构成,加剧生产机器排挤人的现象,失业率逐步增高。也因机器代替了人类劳动,削减劳动报酬更成为资本家的借口,余下的劳工所得的实际工资缩水,熟练劳工短缺。失业人员增多与空岗无人补位是产业发展的又一矛盾。在国际经济发展进程中,强国对弱国的侵略也协同对外贸易的政策传播而兴起,此类背向发展居于世界主流。随即,移民潮、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问题接踵而至。

由结构引入的問题是资本主义发展畸形的命门,虽然针对存在的问题已找到纾困方式来纾缓危机。然而,无法根除资本主义内部结构的根本问题。危机必然成为它的附属品,为劳工自主企业的创立提供支撑。

二、资本主义体制的病灶:劳工自主企业的孕育

前文所述,在资本主义的体制中,私有是一切活动开展的基础和条件。在私营体制中,权力由少数人掌握,他们负责生产方式、内容、地点的决策,并与法律机关共谋,编拟维护其权益的法律条文以保障合法占有剩余价值、分配剩余价值的权力。那么何人可掌握权力,被划分至少数人当中呢?通常情况下,掌权人由职能资本家和货币资本家两部分组成,职能资本家是商品得以问世的主要参与人,可划入其中,而另一部分则由股份持有人组成。在私营体制中,股份制是常见的投资方式,将企业的股权按股价卖出,买者即为股东,也叫货币资本家。他可按企业的年平均利润分得利息,生息资本形成。 食利者们共同瓜分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的寄生性行为是在日益消磨工人的“慷慨”,他们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却无法合理的享有剩余价值,他们是商品的缔造者却无法参与决策商品生产的各环节,在极端不公的社会状态下,工人亟须一种国有的社会体制推翻私有的剥削,亟待通过武装建立起来的新制度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这种新制度将是科学的、公平的、普惠的制度体系。

资本主义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缺乏民主,造成贫者愈贫、富者愈富的社会现象,加重社会危机。市场化的推进使各国贸易往来密切,而资本家在国际市场上高举民主大旗,却是以不实之名虚掩着剥削之实。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民主制是否适用于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此外,集权团体的内部秩序亦如无政府社会状态,毫无规范、章法可言。这种情况在现今的美国依然存在。如党内竞争时的过激行为,依靠暴力、污言碎语占领顶层组织的主导地位等。 因此,社会亟须一套完整的国家计划转变无序的顶层状态,也正是资本主义体制内的缺陷加速了劳工自主企业的孕育。

三、救赎的一剂良药:劳工自主企业

在文章中,作者阐述了新的社会体制——劳工自主企業,并将它作为资本主义的治愈。何为劳工自主企业呢?从组成方面来看,相较于资本主义的股东参与董事会决策制,劳工自主企业则由企业内部的生产者担任董事会决策成员。即便是劳工自主企业也可能有股东存在,但并没有进入董事会的权力。反之,负责创造剩余价值的全体劳动者可掌握剩余价值的使用权与决策权,劳动者团体构成董事会。

从民主方面来看,劳工自主企业才是自主的真正涵义,劳工们共成一体,并透过民主的决策过程进行决议。在劳工自主企业里,劳动者们会定期分配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因为劳动者正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者,剩余价值的分配和运用绝不假手于他人。 劳工自主企业为非剥削的生产组织,该生产组织绝不容许任何外来者分配其剩余价值且任何活动都是在民主决策下开展的。劳动者的工作不仅包含专业分工所获得的剩余价值生产劳动,还包含董事会内参与提议、投票等决策的工作,每一位劳动者都有权成为董事会成员。

从分配方面来看,劳动者董事会将部分剩余价值用作劳动者的报酬,余下的用作各阶级政府税金,或雇佣管理者、保全人员、律师等,并运用剩余价值扩张生产规模。 当董事会决定剩余价值的分配时,更成员彼此监督、彼此修正,通过相互协调而达成共识,与资本主义集权制度截然相反。无论市场的供求状况如何,劳工自主企业都将避免资本主义体制中过度生产的行为,取而代之的是成立相关基金,并要求政府机构管理基金会,并且任何人都有资格申请该基金的辅助。

劳工自主企业虽然是作者针对美国社会现状所提出的构想,不过就资本主义弊端而引发的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来说确实是一剂很好的救赎良药。也许,资本主义国家更应虚心倾听社会声音,兼容并蓄谋发展,剔除沉珂,从而警惕危机转变社会现状。

四、总结与启示

在书中,理查·沃夫从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补贴、住房政策等现实问题入手揭示社会失衡、经济泡沫化的原因,从而揭露其体制内在的诟病。他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动荡不安可视为资本主义总危机的发酵结果,从其阶级对立的本体来看,危机掩藏于每一阶段性进步中,是历史遗留,也是历史清算。虽然福利社会等危机应对政策略有成效,但并未解决其矛盾对立的实质,因此,资本主义的社会危机是潜在的、暗含的,不能彻底被根除,也只能通过治愈对其社会结构不断的修补与改善。理查·沃夫提出,资本主义社会可治愈的方案应该是一种新型社会形态——劳工自主企业,它是以全民参与、全民享有为宗旨的社会构建形式。但笔者认为,沃夫在书中并没有指出具体创建过程与运行的方式。既然劳工自主企业是全民参与、全民决策的公平机制,那么决策后的收益如何分配?如何量化?此外,应注意到的是资本主义国家有共同之处,同时也有异质之处,劳工自主企业在不同国家的实用性与适用性如何彰显?这些问题理查·沃夫并未给予明确的答案。事实上,参与者共有是公平公正的科学体徵,并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唯一倡导,而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治愈,也不是将其体制彻底推翻,而是在社会进步的每一阶段中不断去寻找超越资本的生存方式,以构建平等、公正、创新、和谐的国家体制。

注释: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编译局.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徐禾.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7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编译局.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理查·沃夫著.劳工自主企业:创造经济民主,挽救崩坏的资本主义与政治民主[M].李静怡,译.台北:麦田城邦文化出版,2014.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刘召峰.马克思的拜物教概念考辨[J].南京大学学报,2012.01.13.

猜你喜欢

治愈资本主义民主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浅析吉本芭娜娜《厨房》中厨房的象征性意义
创伤理论视角下《达洛维夫人》的解读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呆萌大白的“治愈”之旅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