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意愿研究

2019-07-26宋丽佳

法制与社会 2019年19期
关键词:社区参与社区居民社区

摘 要 居民社区参与目前越来越得到世界的关注,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越来越作为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被世界各国的社会学家所探索研究。城市居民的社区参与能够很大程度的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本文认为我国社区发展本身就比较缓慢,城市社区居民参与就更加需要进一步培养发展。我们应该把社区居民参与作为治理理论的重要内容来看待,着重发展这方面,补齐我们的短板,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城市社区制也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本文认为目前城市社区居民的参与问题是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最大问题。如果社区居民参与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无法调动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势必会对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的困扰。

关键词 社区 社区居民 社区参与

作者简介:宋丽佳,天津理工大学。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7.060

一、城市社區居民参与现状

近年来,社区建设发展态势迅猛,内容丰富,居民参与形式多样。从内容上划分,大致可分为文化参与、政治参与和经济参与。随着我国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与发展,社区已经成为社区生产、生活、学习、休闲和娱乐的重要场所。在社区管理者的倡导组织下,经常举办一些生活、学习、休闲娱乐活动,如举办书法大赛,开展小型的歌舞表演等,也可以创建社区网络平台在网上猜谜、游戏比赛等竞赛。社区居民在参加民主选举,参加社区发展大会等体会到的就是民主政治参与的过程,居民在此过程中分担了社区发展的责任和享受了社区发展的成果。社区经济参与主要是指社区成员参与社区的经济活动和事务,比如说带动了社区的消费水平,本质上来讲都是属于社区经济方面的问题。维护自身利益和社区的整体利益,有效促进社区的发展,在社区经济事务的处理上表达自己的意愿,是每个社区居民责任与义务。

从户籍上看,本地居民参与社区各类参与的可能性更高,而外来人口参与率与入住时间长短成正比。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本地居民中的社区参与率高达80%,而外来居民的参与率则只有50%,这更说明了居民参与率有待提高。社区建设需要大家共同来努力。

从参与形式上看,表现为不主动参与,居民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动员、劝诱、说服下参与或执行社区管理机构业已形成决定的事项,比如参加居委会组织的各类活动、开会听取居委会或街道有关社区工作的通报等。

二、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意愿较低的原因分析

(一)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多数的社区居民都认为社区管理与建设只是社区领导者及政府的责任。对于社区的各种文化活动则无感,觉得很是无聊。一方面青年人因为工作原因,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另一方面,则是参与意识较低。

(二) 社区居民参与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

社区参与制度能够大力推动社区建设的发展。当前我国社区居民参与制度还不够完善,参与渠道首先就不是很顺畅,好多居民即使想参与也不知道该怎样去参与。还有就是,社区领导偶尔会有独揽大权的情况出现,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就要制定出一套系统完整的参与制度,在制度下前行,会高效地完成任务。更好地制约社区管理者的权力,促进社区民主的发展。社会参与制度不仅能够增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而且能够强化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社区参与制度是扩大居民社区参与的重要条件,城市社区参与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也能促进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社区参与制度的不断完善还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社区居民只有确立了自己在社区中的主体地位,才能更好地去参与社区建设过程中。有了便利的参与渠道,居民才更愿意去参与社区活动。

(三) 社区居民凝聚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我国长期存在的工作机制使得广大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往往而在其所工作的单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轨,社区逐渐取代工作单位成为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社区就变得尤为重要了,目前由于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缺乏良好的方法,居民参与度不高,这都体现了我国社区居民的凝聚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加强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意愿的对策

综上所述,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意愿比较低有多方面原因,下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 培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

1.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居民的满意度

长期以来,公共服务设施往往被作为基础设施广泛投入到社区中来,往往是作为一种产品放诸市场一样不加任何思索,被认为具有强烈的复制性。或者,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类型少,数量少,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需要。由于每个社区的发展情况不同,对基础设施的需求类型也不尽相同。当前,居民的需求日益变得高标准,高要求,社区基础设施的发放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居民类型,应该详细征询其意见,并在集合各类居民社区内进行民主讨论,可以请教相关方面的专家,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方案进行适当调整。如,增加绿地面积、具体基础设施的安放点等。

2.为社区居民提供交流的公共平台和参与社区管理的机会

在我国,对待一切社会治理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制度,其中包括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的参与,社区居民的参与要符合各项法律规定,社区也应建立更多的公共平台,如开展网上论坛、成立各种交流小组、共同商议社区各项事务等。

3.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力度

社会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协调各部分资源,包括政府、社会组织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进行小组工作等,积极宣传居民参与的知识,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提高社区居民参与水平等。

(二) 提高社区居民的参与能力

1.加强社区参与相关知识的宣传

多开展各项与社区居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活动以及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社区活动。应该在活动中倡导活动中一种新的社区活动理念,并不只是单单的举办一些娱乐活动放松身心,更多的开展各种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社区活动。在活动中对居民进行各种社区参与知识的宣传,帮助其了解社区居民参与的基本方式和途径等,告诉社区参与的意义,营造良好的氛围。

2.提升居民的自主意识

我们应该把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放到社区民主建设过程的重要位置上。要充分落实党中央一直贯彻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良好和谐的社区氛围,培养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能够自主地处理和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各种事宜。只有不断增强居民的自主意识,让居民自己本身認同社区,愿意为社区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的发展。

(三)健全社区居民的参与制度

1.转变政府职能,由权威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管理角色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等等,都属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由原来的发号施令向民主集中制转变,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鼓励地方结合实际改革与创新。

2.健全居民参与渠道

健全居民参与渠道。当前存在的各类社区组织,如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可以通过搭建更多的参与平台,既包括网络平台也包括现实中的平台,促进社区内居民与社区领导层的交流、沟通,共同管理社区。可以运用报纸、广播、网络、会议等多种方式让居民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还可以建立网上论坛,在网上进行及时的信息交流,如有关于社区环境文图,社区治安问题等。可以充分与社区居民商讨、协调、征求意见,及时采纳居民的各种合理化建议,并及时反馈议事结果,用结果来强化居民的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居民的创造性。

3.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在当今社会中,非政府组织也越来越发辉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情况下,非政府组织都能够弥补政府的各项职能,政府作为国家最高机构,很多时候是处在宏观调控的角色,只能发布宏观的政策,很难具体到每个社区,更难具体到每个居民。非政府组织恰恰就弥补了政府的不足,它可以在更加合适的位置,更多的接触到社区,更多的接触到每一位居民,可以更好地调动各项资源,和各种社会主体进行沟通,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作为政府和营利组织的中介,协调社会利益的权力,所以要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功能。更好地让它为社区建设服务。

(四)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1.强化社区居民的群体意识

群体意识至关重要,它存在于人脑,往往决定着社区居民是否能够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过程中。他对社区居民主观意向的转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往往决定着社区居民的日常行为。一旦群体凝聚力产生了,群体意识得到强化,社区成员的思想、道德方面也会得到升华,能够增强居民的社区凝聚力,更乐意去参与社区的各种活动,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

2.增强群体的向心力

群体的向心力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来提升,不仅可以借助严格的各项法律法规、各项制度来制约人的行为,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在强制中加入更多人性化的因素,强硬措施和怀柔政策共同实施,可以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比如开展各种文化知识竞赛等,积极去引导社区居民,这样的话可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可以充分发掘社区成员的伟大潜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建设的发展。

四、结论

城市社区制在我国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正在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各方面发展还很不成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在笔者看来,居民参与在社区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城市社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恰恰是缺乏广大居民的有效参与,这势必会对城市社区建设造成很大的困扰和难题。

参考文献:

[1]张伟兵.社区服务发展中“居民参与”问题的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02.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姜振华.社区参与与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4]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周晓红.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李玮.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4(7).

[7]王珍宝.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参与研究述评[J].社会,2003(4).

[8]刘华安.城市社区建设与居民参与[J].学习论坛,2002(4).

[9]刘朱红.我国社区参与的现实分析[J].岭南学刊,2002(18).

[10]叶南客.中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历程与体制创新[J].江海学刊,2001(5).

猜你喜欢

社区参与社区居民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于社区参与的海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研究
社区居民主动输液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全科医生制度对社区居民就医行为影响路径分析
社区参与下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发展研究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