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后叶素联合氨茶碱对老年心肺复苏病人的效果观察
2019-07-26
心肺复苏作为一项急救措施,在临床上应用于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心搏和呼吸骤停的重症病人[1-2]。心肺复苏的主要方式是使病人气道重新开放,并使用药物使病人的呼吸和循环及时恢复,但心搏和呼吸骤停病人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低,仍有较高的死亡率[3-4]。临床上心肺复苏中所用药物多为血管活性药物(如肾上腺素)及抗心率失常药物(如胺碘酮),上述药物在心肺复苏中有相对较高的成功率,但出院后的存活率仍较低,对复苏后的神经功能恢复效果一般[5]。垂体后叶素也是一类血管加压激素,临床多用于出血类肺部疾病,也可作为催产素。但最近研究表明,垂体后叶素有促进血管收缩的功能,与肾上腺素比较,有更长的半衰期,在心肺复苏的治疗中有较高的研究价值[6]。氨茶碱有扩张冠状动脉和支气管的作用,在平喘和改善心肌供血方面有显著疗效,目前心肺复苏中应用氨茶碱的研究也越来越多[7]。本研究旨在探讨垂体后叶素联合氨茶碱对呼吸、心搏骤停老年病人的心肺复苏效果,现将研究过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搏、呼吸骤停老年病人86例,根据药物使用的不同分为单独氨茶碱治疗组(常规组)和垂体后叶素联合氨茶碱治疗组(研究组)。常规组44例,其中男 26例,女 18例,年龄 66~82岁,平均(74.26±12.15)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为(25.75±8.86)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为(8.31±3.55)分。 研究组 42例,其中男24例,女 20例,年龄 65~84 岁,平均(73.08±12.82)岁,APACHEⅡ评分为(26.21±9.41)分,SOFA 评分为(9.16±3.37)分。2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病人经过临床确诊为呼吸、心搏骤停;(2)所有病人均具有完整的病例资料。排除标准:(1)入院后12 h内死亡的病人;(2)恶性肿瘤病人。
1.3 治疗方法 研究组:常规胸外按压抢救,并行机械通气;首次给药以静脉推注氨茶碱5 mg/kg联合垂体后叶素20 U(20 U垂体后叶素相当于肾上腺素0.5 mg,非标准流程),若无效,则每2 min重复剂量用药直至病人呼吸及循环恢复。常规组:常规胸外按压抢救,并行机械通气,首次给药以静脉推注氨茶碱10 mg/kg,若无效,则每2 min重复剂量用药直至病人呼吸及循环恢复。
1.4 药物使用 氨茶碱: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987,规格 10 mL:0.25 g;垂体后叶素: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259,规格 2 mL:6 U。
1.5 观察指标 比较2组病人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统计2组病人48 h存活率、出院后的存活率、自主呼吸及循环系统恢复所用的时间;同时比较2组病人的预后情况,包括心率、血压、6 h尿量和多巴胺使用剂量。
1.6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病人呼吸、心搏骤停病因比较 2组病人呼吸、心搏骤停多是由于心脑血管类疾病导致,其他致病因素占比较少,2组间病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病人48 h及出院后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呼吸及循环系统恢复所用的时间均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病人心肺复苏后相关预后指标比较 2组病人复苏后的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的心率、动脉血压、6 h尿量均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2组病人呼吸、心搏骤停病因比较(n)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表3 2组病人心肺复苏后相关预后指标比较(±s)
表3 2组病人心肺复苏后相关预后指标比较(±s)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组别 心率(次/min) 动脉血压(mmHg) 多巴胺剂量[μg/(kg·min)]6 h尿量(mL)研究组(n=42) 95±9∗ 75.5±7.8 5.9±3.9∗ 312±66∗常规组(n=44) 113±13 78.2±6.3 12.2±4.8 177±55
3 讨论
心肺复苏多用于呼吸、心搏骤停的重症病人,有研究表明,及时进行胸外按压和除颤是提高心脏复苏效果和存活率的重要因素,而药物的选择对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及复苏后的存活率也有重要影响[8-9]。氨茶碱可使心搏呼吸骤停病人的支气管平滑肌松驰,增加心排出量;而垂体后叶素具有收缩血管的功效,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中不再推荐使用,但其在治疗心搏、呼吸骤停中仍有较高的应用价值[10]。有研究发现,氨茶碱与垂体后叶素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肺部支气管收缩功能,增强心肌活力,在治疗心搏呼吸骤停病人中有较广的应用前景[11]。但氨茶碱与垂体后叶素联合用药在心肺复苏中应用的研究在国内外比较少见,因此本研究具有较高的临床创新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脑血管类疾病是导致病人心搏及呼吸骤停的主要病因,颅脑重度损伤及意外伤害占比较少。Silversides等[12]的研究表明,急性脑梗死和冠心病是病人心搏、呼吸骤停的主要致病因素,这与本研究具有较高一致性。心搏、呼吸骤停病人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自主呼吸及循环的恢复时间与复苏成功率及病人的存活率有较强相关性,如果短期内可以使病人呼吸和循环功能得到及时恢复,病人的存活率将明显增大[13]。本研究显示,研究组病人不同时间段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呼吸及循环系统恢复所用的时间均低于常规组,说明氨茶碱与垂体后叶素联合应用可提高心肺复苏病人的临床疗效。复苏后2组病人除血压无差异外,研究组心率、多巴胺剂量及6 h尿量明显优于常规组。
综上所述,垂体后叶素联合氨茶碱对呼吸、心搏骤停病人的心肺复苏有明显疗效,可提高病人的存活率并改善病人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但受限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研究指标相对单一,研究过程及结论不免出现一定片面性,这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大病例数及增加研究指标加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