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寨“三棵树” 助民拔“穷根”

2019-07-26肖大熙李文勇

当代贵州 2019年18期
关键词:红樱桃纳雍县三棵树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肖大熙 李文勇

纳雍县昆寨乡靠山吃山,规模化在山上种植药用银杏树、山腰种植桑树、山下种植玛瑙红樱桃树,实现全区域覆盖;林下种植中草药、葛根,长短结合,优势互补,助民增收拔“穷根”。

纳雍县昆寨乡建新河畔成熟的玛瑙红樱桃。(晏梦景 / 摄)

在纳雍县昆寨乡建新河畔,一片片玛瑙红樱桃已挂果,即将成熟;半山腰的桑树在春风中新枝吐绿,茁壮成长;路两旁的药用银杏树已长出嫩芽,长势喜人。再过1至2年,这里的玛瑙红樱桃就可以规模上市,桑树叶可以养蚕,银杏果也开始出售。

近年来,昆寨乡立足乡情实际,有针对性地打造“三棵树”产业,带领当地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昆寨乡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破碎的土地、产业的单一严重制约着全乡经济产业发展,曾经是毕节市极贫乡之一。

通过几年来的摸索,昆寨乡依托地理优势,找到了一条适宜当地发展的路子——靠山吃山。规模化在山上种植药用银杏树、山腰种植桑树、山下种植玛瑙红樱桃树,实现全区域覆盖;林下种植中草药、葛根,长短结合,优势互补,助民增收拔“穷根”。

掀起一场“绿色革命”

正值春耕时节,在昆寨乡千秋村谢家寨泥落坝组,过去的玉米地全都栽种上桑树,组里去年12月种下的120多亩桑树已长满桑叶,很快就能为300张蚕床提供食料。

农民要脱贫,产业要先行;群众要致富,产业要迈步。昆寨乡紧紧围绕“大兴三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大兴勤俭节约之风)及农村产业发展“八要素”,科学谋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全力聚焦农业产业调整结构,助力脱贫攻坚。

“之前都是种植玉米、洋芋等,现在改种桑树养蚕。我们养殖的是5年蚕龄的蚕,一年可以出5季丝,一张蚕床一年有1000多元利润,加上种植桑树获得的劳务费,相当划算。”正在种植基地劳作的当地村民谢晓露一边观察桑树长势一边告诉我们。

目前,毕节汇江蚕桑有限公司在昆寨乡建设养蚕厂,将集中养殖与散养相结合,为当地群众提供蚕蛹、蚕具以及回收蚕丝服务,同时分期给种植桑树和养蚕的群众支付劳务费用,得到实惠的当地群众不仅积极参与,还发动亲戚朋友一起种桑养蚕。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是脱贫的主要依托。2018年以来,昆寨乡党委班子成员经过反复调研、反复论证、反复考察、反复推敲、反复总结,找到了适合该乡发展的产业路:在思路导向上,要同时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产业选择上,决定种植“三棵树”。

“昆寨乡就是要掀起一场‘绿色革命’,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结合,将脱贫攻坚的载体和脱贫致富的目标紧密结合,将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的高度,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走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之路。”昆寨乡党委书记胡卫华介绍。

“三棵树”变“摇钱树”

为了抓实抓好产业革命,昆寨乡画出了“三棵树”种植路线图:在建新河沿线种植玛瑙红樱桃树,在乡中部沿线种植桑树,在维南路沿线种植药用银杏树。截至目前,全乡共投资1439万余元,种植玛瑙红樱桃面积4300余亩,树苗19万余株;种植桑树面积2500余亩,树苗150万余株;种植药用银杏面积2000余亩,树苗400万余株,种子200余吨。

规模上市后,玛瑙红樱桃预计亩收入6000元,年产值达2580余万元,带动建新河沿线群众增收致富;2500余亩桑树预计每批养蚕280余张床,每年三季累计养蚕840张床,每张蚕床收入预计1100元,年产值达92.4万余元,带动中部沿线群众脱贫致富;药用银杏树预计每亩产生效益2000元,年产值可达400余万元,带动维南路沿线群众增收致富。

覆盖全乡的“三棵树”成为当地群众的“摇钱树”和“风景树”,是生态文明产业化和生态产业规模化的实践,既达到把低效玉米种植调下去的目的,又达到把绿色优质产业增上来得实惠的效果,更彰显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紧密结合的发展理念。

工人在纳雍县昆寨乡新民村葛根加工生产线上作业。(纳雍县昆寨乡供图)

长短结合 “根”除贫困

眼下,昆寨乡建新河沿线种植的300余亩葛根已经收成,在昆泉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里,工人们正在忙着挑选,将符合标准的葛根清洗干净放入传送带,随即进行切片、烘干、压碎等工序,将葛根加工成食用葛根粉。

经过加工包装,每亩葛根的利润可达到5100元,全年产值可达153万余元,帮助产业覆盖贫困群众两年内实现脱贫。

“合作社由当地的445户村民组成,其中70%是贫困户,目前有固定员工15个,他们在这里务工的固定工资加上分红每月能收入3000元左右。”昆泉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加工厂厂长吉庆祥介绍。

昆泉生态农业农民合作社负责人张斌接着说:“合作社投入800万元建设加工厂,主要加工葛根保健食品,提高附加值,增加利润。我们去年试种的580亩葛根已获成功,今年将扩大种植规模,让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短期内能增加收入,长期能够致富。”

在产业革命进程中,昆寨乡种植的各类经济作物,均由“基地+大户”带动贫困户和非贫困户连片种植,乡党委政府配套提供的各类要素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均同等享受,产业利益收益归土地或种植所属群众。

将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相结合,是提高脱贫攻坚成效的有效途径。2019年是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昆寨乡不断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好“三棵摇钱树”,瞄准短期脱贫、中期致富、长远持续增收目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助农增收。

猜你喜欢

红樱桃纳雍县三棵树
红樱桃的阳光味道(外一首)
三棵树:危险的应收与消失的经销商
千山暮雪
香山石
三棵树能增长到天上吗?
三棵树
纳雍县委离退局认真学习贯彻全市老干部工作会议精神
纳雍县委离退局开展“三爱一践行”主题教育宣讲活动
爱开玩笑的北风
“倒过来算”真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