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
2019-07-25李方玲
李方玲
[摘 要]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产业支柱。科学规范地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不仅对保障国家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推进企业和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也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就目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问题;措施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国有经济体制稳步改革。目前,国有经济管理体制已基本建立,国有资产的布局得到很好地优化。国有资产的规模、利润水平、竞争力与影响力显著提升,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在国有资产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影响国有企业健康发展。
1 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成因分析
1.1 国有资产管理法规体系与现行企业发展不相适应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与国际接轨。现行《国有资产管理法》于10年前启用,已明显滞后于当前国有企业经济发展体制。而除了《国有资产管理法》之外,虽也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部门规章制度,但整体仍然缺少系统性。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在探索中不断推进的大工程,相应的法律体系也需要适应新形势,从各个层面不断进行补充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1.2 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跟不上现行企业发展步伐
部分国有企业未能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或虽已建立但形同虚设,“三重一大”事项未能履行集体决策。企业对自身职能定位不清晰,未能制订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市场经营管理制度。不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国有资产管理的条款规定、工作流程、管理标准等进行不断优化完善,从而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1.3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滞后于现代企业发展要求
(1)资产管理意识不强。随着国有企业的不断深化改革,资产管理越来越重要,国有企业在这方面缺少准确而全面的风险管控意识。普遍存在固定资产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引发重复购置、缺少保养、闲置浪费、随意处置;对无形资产的价值不重视,认识上存在缺失;流动资产短贷长投,缺少风险防范意识;应收账款、存货缺乏系统性管理,未能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效能,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种种流失。
(2)资产管理方式不先进。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很大一部分的国有企业历史变革较长,资产几经整合移交。资产管理工作靠手工记账、人工盘点,缺少先进的科学管理方式,容易造成账目缺失,账实不符等情况。
(3)绩效考核机制不全面。国有企业考核指标一般以保值增值为基础。而考核往往重结果轻过程,缺少科学有效的全过程跟踪机制。部分国有企业,将财政资金用于各种理财以达到保值增值的考核目标,存在依靠利息收益来维持职工薪资发放的情况,而忽视了资金对企业经营业务发展本应发挥的作用,使企业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大多为政府任命,对于企业业绩考核不合格的情况,未能与薪酬的分配进行协同,形成“业绩升、薪酬升,业绩降、薪酬降”的联动。习惯了能增不能减,导致企业的活力得不到激发,考核未能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4)资本配置不合理,主业不突出。部分国有企业对自身经营范围没有明确的定位,主业意识不强,盲目扩张、扎堆投资,导致集团业务繁杂、子企业层级过多。地方国企内部甚至集团内各子公司相互竞争激励,造成产能过剩,从而形成“僵尸企业”。另一方面,非主业往往意味着专业技术与专业人才的缺失,很大部分的投资缺少充分而专业的事前市场调研与可行性分析,事中出现问题后无法及时解决,最终导致投资失误,国有资产严重损失。
1.4 国有资产监管体系效用发挥不充分
(1)国资委外派监事会专职工作人员较少。国有企业监事会成员一般由国资委外派监事会主席、专职监事与企业推荐兼职监事构成。专职监事一般要求在财务、审计、评估等方面具备高级职称的人选,属于较高级别的人才。我国国有企业涉及的行业和领域相当多,培养与企业相适应的专职监事高级人才需要一定的周期。而按《公司法》规定,监事会需要定期换届,引发了培养周期与换届流动性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人才缺失。同时,我国各地国资委对外派专职监事的身份不统一,部分地区为公务员编制,部分地区为企业编制。身份编制与薪酬体系的差别使得人才的引进存在一定的困难。
(2)监事会工作受重视程度不高。监事会职能主要是在不干预不参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前提下以财务监督为核心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清晰地划分是否干预经营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监事会职能与审计、纪检等部门的职能存在一定的交叉。新形势下,各种监管力度加大,企业疲于应对,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排斥。介于此,外派专职监事获取企业内部信息存在一定的困难,对工作造成一定的约束。同时部分国有企业认为监事会不干预企业经营决策则不应对企业经营方面发表意见,从而引发监事会往往从事事后监督多,而事前、事中监督重重受阻。另一方面,监事会在公司治理机构中属于內设机构,监事会报告对外缺少一定的法律效应,监事会的工作成果在其他工作中的应用较少,导致监事会工作受重视的程度不高。
2 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措施
2.1 持续深化改革,加强国有资产法律体系与制度的建设
结合我国国有企业当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完善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以管资本为方向,加快职能转变,明确国有资产管理的概念和界定,对资产管理过程中的行为做出规范性的约束,同时建立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切实发挥法律应有的效应。
国有企业要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推行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注重管理流程的精细化,及时开展内控管理体系评价,不断健全优化各项管理制度。
2.2 提高管理意识,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模式
(1)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意识,构建管理机构。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业务特点,构建专业管理机构,制订管理制度并有效执行。
(2)推行市场化用人机制和绩效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将薪酬与效益挂钩,拉开层次,杜绝“平均化”、“能增不能减”的惯性思维。近来,《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的出台,将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薪酬体系,激发国有企业内在潜力。
(3)聚焦主业,提高经营效益。促进国有企业新增投资向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集中,防止盲目扩张。推动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加大企业资源整合力度,朝着做强做优做大的方向发展。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资产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给资产管理带来了大大的便捷。国有企业应加强信息化大数据的建设,将烦琐的线下管理工作转化成线上数据进行管理。提高资产管理工作效率,使得资产充分周转,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健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监督职能
2018年,伴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国有大中型企业监事会职责划入审计部门,由审计部门派出审计监督力量进行整合优化,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监事会的职责不论是由国资委承担还是由审计部门承担,国有企业想要发展,内外部的监督都必不可少。机构改革进一步健全了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体系,将国资委部分职能分离出来,而审计部门从事监督审查更贴合了其职责。两个部门都将从更专业的角度对国有企业资产进行管理和监督,从而充分发挥各自职能。
从公司治理角度讲,监事会对董事会及高级管理层履职监督,必须具备高度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内设监事会的专业、专职人才配备,加强对内设监事会的考核,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引导监事会充分发挥内部监督职能,使其工作成果在企业经营发展中充分发挥效用。
3 结论
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壮大,国有企业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改革永远在路上,面临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只有内外部不断协同,不断完善各项法律规章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不断探索适应企业对外发展的有效管理方法,才能保证我国国有企业资产的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张国胜.国有企业资产管理风险及其管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8):94
[2]曹冬梅,辜勝阻,郑超.当前国有资产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5(7):94
[3]符荣刚.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资产管理的思考[J].低碳经济,2017(12):293
[4]李雪峰.国有企业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问题与思考[J].人力资源管理,2018(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