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银行业金融创新路径分析
2019-07-25赵怡轩
【摘要】本文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银行业金融创新路径分析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供给侧改革深化背景下银行发展问题为主要依据,从强化实体经济建设、加强运营风险防范力度、积极推进个性金融、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大力研究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模式、 加强传统业务运营模式优化、推动人才队伍建设这几点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银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深化;银行创新发展;现存问题
引言:供给侧改革主要以我国经济发展需求与运行现状,在加强供给质量的前提下,完善我国供给结构,进而更加适应繁杂且多变的市场环境,及不断提高的消费者需求。现阶段,我国银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而能否抓住契机,探索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在某种程度上同我国银行业市场占有率与整体竞争力有莫大联系,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着我国现代建设质量。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加强银行业金融创新力度十分重要,其不但是保证银行业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条件,也是促进银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点。为此,相关人员需加大银行业金融创新路径分析力度,通过有效的方式,将其存在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为我国现代社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银行业金融创新路径,具体如下。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意义
1.1有利于转变经济方式。从经济学研究的层面看,社会公众把影响经济稳定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劳动力投入、资本积累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可以说其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而其中的资本累积就是高水平的储蓄率,但是怎样把他转变为高经济增长率,便需要依托供给侧改革,切实提高投资环节资本配置效率。对于劳动力投入的要素来讲,劳动的投放与引导皆对其应用价值有影响,这便需要国家科学配置不同领域的资本,实现有效引导劳动力。上述种种,皆需要依托供给侧改革这个枢纽【1】。
1.2有助于调整需求结构。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的为减少无效供给、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这也全面彰显了供给侧改革对调整需求结构的现实意义。这对我国经济发展现状而言,供给与需求为相同事物的不同方面,两者之间有密不可分的紧密联系,而供给侧改革的中心并非是完善供给,而是在于依托供给引导或是影响需求,进而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有机结合,这也是推动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点
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银行业发展现状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降低,这对我国银行业发展带来新挑战。通俗的讲,一方面银行业绩下滑现象严重,不良资产规模不断加大,信贷业务也呈紧缩姿态,这大大减小了银行获取经济效益的空间,让其面临更加繁杂且剧烈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在2015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额达到了一点九六万亿美元,而不良贷款率将近百分之二。相关人员再以各个银行的传统贷款业务为例,面对经济增长速度不断放缓的现象,各个银行面临更为剧烈的存款市场竞争,使原本的存贷利差空间被大大压缩。
另一方面,在银行市场中金融的地位带来了一定挑战。当前,广大资本持有者能够通过成本较低、便利且快捷的方式获取融资,这对银行的资本配置带来了巨大影响,银行边缘化的情况越发显著,这对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十分不利。
当前,商业银行在我国支付结算服务提供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互联网金融依托高效的资金配置与快捷的支付方法等优势给传统银行带来了巨大威胁。互联网金融模式,移动支付、网上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得到了迅速发展,给银行线下支付带来了巨大冲击,加大了市场占比,这对商业银行长远发展十分不利。
总之,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银行业一定会面临十分剧烈的市场竞争,而能否抓住时机转变发展思路,主要研究创新发展新渠道,变成了当前银行提高市场竞争力与市场占比的重心。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银行业金融创新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提法引发了金融业内的广泛关注。潘功胜在采访中表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因此,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银行业金融创新势在必行。以下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银行业金融创新路径:
3.1强化实体经济建设。上述文中阐述了供给侧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供给和需求有机结合,进而推动我国市場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为此,银行需牢抓给时代发展变化形式,为建设实体经济提供有利条件。该目的的达成,能够通过给升级领域与创新企业大力的资金支持,来给企业与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基于此,相关主体需给予强化实体经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将其存在的实效性全面发挥出,为我国银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做铺垫。
3.2明晰金融监管的职责。结合目前地方金融发展和监管情况,从有助于发挥地方与中央优势入手,地方金融监管制度能够应用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与地方金融办一同牵头的模式,在形式上能够比照中央应用金融监管部门的会议形式,重心放在各方责任明确上,细化工作流程,增强制度规范。人民银行省级分支机构负责协调管理部门间的监管工作,金融办负责协调地方部门间的监管工作,基层央行同金融办间需要全面发挥优势,构成合力。
3.3加强运营风险防范力度。当前,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各个银行皆面临着较大的管理和经营风险。针对此问题,一方面,银行需牢牢掌控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发展方向,注重经营风险这一主要问题,积极树立控制、预防以及管理风险的思想与理念,从意识方面落实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实际需求。在该前提下,需结合自身发展的具体状况,渐渐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控制体系,且以此为依据,实现风险防范体系有效构建。另外,还需构建专门的风险管理、控制部门,为其配置高水平、高能力的专业管理人才,为有关管理、控制工作开展提供有利条件【2】。
3.4积极推进个性金融。现阶段,在竞争压力巨大的市场环境中,及持续上涨的消费者要求,致使金融消费模式变成了当下银行全面发展的主要路径。而对于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来讲,其要求也不同,为此银行需遵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工作原则,为提供优质服务奠定坚实基础。通常状况下,中低收入群比较注重教育助学贷款等,而中高收入人群重视投资业。在该前提下,各个银行需加大广大资本持有者管理力度,有效把控金融消费趋势,推动中间业务全面发展,比如金融IC卡的开发,其不但能够有效延展其应用空间,还能切实提高银行业对我国国民生活与生产的价值,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和银行业创新发展有机结合。
3.5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在现代化社会背景下,供给侧改革给银行业金融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从客观的角度看,各个银行需牢牢掌握金融营销、监管工作的变动趋势,且还需加大互联网技术运用力度,把其转变为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武器。通俗的讲,首先各个银行需加大用户思维树立力度,注重市场大数据的同时,高度重视其服务推出、用户管理以及产品创新的价值,在意识方面给予互联网技术大力支持。在该前提下,需在银行内部设置专门的互联网金融部门,实现互联网平台与传统金融业务有机结合,更好的服务多元化、层次化的用户要求【3】。另外,大力应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由引进至走出的良好过渡。简单的说,各个银行需立足于范围广泛的互联网平台,扩展海外市场,进一步挖掘,全面应用和整合国内外资源,积极投入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
3.6大力研究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模式。针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结构来讲,在银监会与人民银行的宏观监管下,风险应对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而自2015年之后不良贷款率持续上升,在此种情况下,商业银行需做好不良资产的债转股工作,促进实体经济建设。就短期来讲,债转股尽管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收益,占据较大自有资本,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防止不良资产率上涨,及对实体企业来讲能够降低债务压力。债转股成功后,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与战略布局皆会得到有效提高。
3.7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需推动人才团队建设,构建一支同海外战略布局相匹配的专业人才,在创新发展、风险内控以及业务操作等方面皆有对应性人才。给客户良好的服务体验,在整体上建立行之有效的金融领域优化方法,切实可行的金融计划协调体系;从网点与分行的方面构成客户经营的理财策略引导结构;结合在运用管理过程中的反馈来不断优化金融服务保证制度。进而可以第一时间结合基层员工关心的问题,变革客户服务,让生产关系调整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4】。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商业银行需大力优化资本要素,在不良率不断攀升与净利润不断下降的处境中,转变传统的负债和资产管理的运营形式,优化传统的盈利手段。同自身优势与特点有机结合,全面挖掘大数据以及互联网等及时,增强自身服务实体经济,推动自身金融体系调整,充分发挥信贷资源的引导价值,以开发多样化服务产品、大力优化传统业务模式、积极研究不良资产处置方法,推动人才团队建设等方面增强金融创新与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银行业金融供给侧改革。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证银行业在我国竞争压力巨大的经济市场中站稳脚跟,加强金融创新势在必行,其不但满足供给侧改革的现实要求,还有助于提高银行业核心竞争力。基于此,相关部门需给予金融创新工作高度重視,应用行之有效的手段,将其存在的实效性发挥出最大化,以期银行业日后发展更上一层楼。总之,新时期背景下的银行业,需牢抓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特点,大力探索一条新道路。有关主体需从加强运营风险防范力度、大力研究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模式、加强传统业务运营模式优化、推动人才队伍建设这几方面着手,加大自身市场占比,满足社会公众的多样化与层次化发展需求,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邱娇.基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银行业金融创新路径选择[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7):226-227.
[2]陈颖.银行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综合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实践检验[J].金融监管研究,2018(2):22-39.
[3]银行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课题组,王纪东.银行业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难点与对策[J].金融监管研究,2016(8):16-27.
[4]叶玲,李心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银行业金融创新路径选择[J].南京社会科学,2016(7):17-22.
作者简介:赵怡轩(1989—),男,汉族,新疆昌吉市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在职人员高级课程研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