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保姆的城市适应问题的探讨及其分析
2019-07-25杨文玲
杨文玲
摘 要:当今,随着城乡统筹发展步伐的加快,大量农村女性进入城市务工,由于自身能力素质和技能较低,保姆行业是其重要的就业领域。本研究选取了S市AX家政公司从事保姆职业的女性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对进城保姆的城市适应问题进行研究,运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熟悉和了解进城保姆城市适应的现状,在S市AX家政公司注册的保姆职业身份认同和城市归属感较低,她们在城市的总体适应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本研究在改善其现状以及提高她们的整体素质和其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进城保姆 城市适应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事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经济收入提高、人口老龄化等现象和问题较突出,导致保姆需求量的增加。目前,我国有家政服务企业60多万家,占到世界家政服务队伍的近20%,我国家政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达2000万之众,其中90%以上为女性[1]。大量的农村女性在进入城市以后,会选择从事保姆这个行业。但农村进城保姆在进入城市以后,由于自身素質、生理条件以及受教育程度较低等方面的限制,她们在城市中处于边缘和弱势地位,因此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城市适应问题。笔者通过研究她们在城市生活的适应问题,熟悉和了解她们的城市适应状况,试图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家和社会、城市和乡村以及保姆群体本身的研究有所突破。
(二)概念界定
1、保姆。保姆,又叫家政服务员。我国2000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2],确定家政工为一个职业名称,被纳入“商业”、“服务人员”的范畴,作为正式职业纳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管理。2001年《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附录一)中规定了家政服务员是指“根据要求为所服务的家庭操持家务,照顾儿童、病人、老人,管理家庭有关事务的人员”。[3]总的来说,保姆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住家型、不住家型和小时工。从本次调查的AX管家家政公司杨经理口中得知,农村进城保姆基本都是住家型的,文化水平低,没有基本的工作技能,可以24小时服务;相反,城市的保姆工作后有家可回,一般为不住家型或钟点工。
2、城市适应。适应(adaptation)最先开始是源于生物学中的一个名词。社会学的奠基人斯宾塞开始了有关于社会个体适应社会环境的思想。在社会学的领域里,适应主要是指社会适应,指社会个体从外界环境中获取所需的各种资源来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城市适应”一词源于“社会适应”。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保姆的“城市适应”定义为,保姆从农村进入城市后,面对城市中新的生活以及工作环境,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社会交往、身份和角色等,以期能够顺应自身所处的生存环境。城市适应是一个过程,事实上也是主体将城市要求内化并将自己不断内化的过程。本研究从经济适应、生活适应和主观适应三方面去探讨和分析。
(三)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1、研究地点基本情况。这次研究的地点是S市AX管家家政公司,公司经营项目包括:
① 日餐,月子特色餐,聚会餐,家宴等
② 周扫,一次性开荒保洁,擦玻璃
③ 小时工,半日工,夜半,住家保姆,不住家保姆
④ 自理、半自理,卧床家庭医院陪护
⑤ 月嫂,育儿嫂,育婴师,催乳师
⑥ 殡葬一条龙服务
⑦ 房产中介所有服务项目
家政服务行业近几年在S市市场上发展迅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便利。伴随着经济发展、消费观念的提升,保姆行业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所以,对S市进城保姆的城市适应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研究对象的选取。本次研究采用了立意抽样的方法,选定10名农村进城保姆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了小时工、住家型保姆与不住家型保姆。调查时间选在下午的1点到3点,争取深入地了解进城保姆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城市适应的现状。
二、S市进城保姆群体的城市适应现状
(一)S市进城保姆的经济适应状况
S市进城保姆的经济适应状况大概从职业本身、职业收入及他们的个人消费三方面考虑:从职业本身角度出发,进城保姆缺乏专业培训是造成他们处于弱势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由于职业需要,她们需花钱进行专业培训。在职业收入方面,经济收入取决于保姆自身的职业技能以及从事的工作类型。月嫂每个月的平均工资是8000—10000元。住家型保姆的工资一般是2000—4000元。第三个从个人消费角度,通过访谈了解进城保姆会尽可能地减少在城市生活的成本,大多数住家型的保姆24小时居住在雇主家,平时又舍不得花钱,经济收入几乎全部拿来贴补家用,比如给儿子娶媳妇、贷款买房,或支付医疗费用等。
(二)S市进城保姆的生活适应状况
S市进城保姆的生活适应状况从语言、生活习惯、闲暇生活和社会交往几个方面来看。语言成为外来打工者城市适应的障碍,致使他们很难获得身份认同、建立归属感。但实际生活中,雇主对保姆的普通话没有太多要求,能进行交流即可。在生活习惯方面,住家型进城保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能改正雇主认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大部分住家型保姆少有闲暇时间,即使有她们也是和同样打工的老乡一起度过,实际上她们的闲暇生活是单调乏味的。社会交往方面,进城保姆主要与雇主进行社会交往,对城市以及城市人的印象和感受也主要是通过和雇主的交往来体会的,雇主即城市体制的人格化体现。调查中极少数保姆不能和雇主进行良好的社会交往,当然也由于进城保姆产生强烈的自卑和自我保护心理,她们更愿意与老乡或家人沟通交流,而不是和城里人。
(三)S市进城保姆的主观适应状况
对城市的主观适应是指保姆进城后由于生活环境、工作的改变而产生的主观心理感受。它是城市的生活方式、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在保姆身上的内化,以及她们在心理上对城市的认同。本文在分析S市进城保姆对城市的主观适应状况主要从保姆对自己职业身份认同和城市归属感两方面进行:由于户籍和从事的工作来看,保姆的身份既是农村人又是城市人,使得她们在进行身份认同时感到矛盾。住家型保姆相对于不住家型保姆和小时工和雇主交流较多,难免发生摩擦,因此她们的职业认同度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进城保姆的主观适应性较低。另一方面,访谈中的某些保姆谈到,虽然做保姆这一职业已久,但对城市很难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多数的保姆体现出对家乡的强烈归属感,并谈到以后会回到农村生活。但也有一些保姆来到城市后能适应城市生活且经济收入可观,比如月工资一万的月嫂,她们可能就选择不再回到农村。
三、造成进城保姆城市适应或者不适应的原因
造成进城保姆城市适应或者不适应的原因,可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一个微观方面,从保姆自身方面去分析;第二个宏观方面,从家政公司以及国家和社会方面去分析。
首先,从保姆自身出发,进城保姆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自身素质较差,缺乏劳动技能等原因导致她们在主、客观方面出现不适应。其次,从社会角度来说,缺乏一种兼容并蓄、开放的社会风气,不少市民和雇主对进城保姆有歧视,认为她们在身份地位上低人一等。除此之外,社会上对保姆的“刻板印象”严重,认为保姆是“佣人”,导致她们在职业认同和城市归属感较低。再从政府方面來说,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部规范和调整保姆行业的全国性法律,保姆权益保护出现了“法律真空”。1995年1月1日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劳动关系的基本法。该劳动法第2条第1款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营组织和与之向形成的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本条是对《劳动法》适用范围的界定,个人和家庭不属于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因此保姆的一些权益问题并未受到《劳动法》的保障。
五、结论
本研究深入到进城保姆群体中研究保姆群体的城市适应状况,用发展社会化等理论,从经济、生活、主观等三方面入手研究了S市进城保姆的城市适应现状。研究发现,对于S市进城保姆来说,进城务工是一个人继续社会化的过程。伴随工作以及城市生活环境的改变,她们会改变自己生活习惯、方式以及价值观念,逐渐接受城市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适应城市社会。但她们还是难以在心理和情感上建立适应和认同,与城市人之间有一定的心理距离(主要针对住家型保姆)。
这次研究主要是通过半结构访谈的形式进行的,描述了S市进城保姆城市适应的现状。这些访谈对象异质性较高,但她们不能代替整个保姆行业群体。因此,值得强调和注意的是,本次研究所得的结论仅仅只针对于这些访谈对象。不过,质的研究希望在微观的视角之上拥有比较宏观的视野,这对于我们以后研究保姆群体方面的问题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注 释:
[1] 国际劳工组织,全国妇联.中国家政体面劳动和促进就业——基本情况介绍[Z].1
[2]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EB/OL].国务院公报.2000-03-16.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0/content_60388.htm
[3] 《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2001年版.
参考文献:
[1] 国际劳工组织,全国妇联,中国家政体面劳动和促进就业——基本情况介绍[Z].
[2] “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令[EB/OL].国务院公报,2000-03-16.
[3] 孟宪范.转型社会中的中国妇女[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 吴晓娟.温州家政服务业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4):71-74.
[5] 马丽梅.关于发展家政服务业的思考[J].理论界,2006(05):95-96.
[6] 周建新、周大鸣.保姆的群体特征研究——中国东南沿海散工典型个案研究之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03):10-16.
[7]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 杜学元、陈金华、陈家太.家政女工职业素质及其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11(03):138-140.
[9] 《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2001年版.
[10] 杜萍、杨尚鸿.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探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12-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