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不同学校文化下的平面设计课程研究
2019-07-25吕钦
摘 要: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在经历了工艺美术和实用美术,再到商业美术,整个平面设计教育领域都在不停的向前探索、发展和完善。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都对平面设计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和机遇,这里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文章会通过整个新中国以来的平面设计教育,通过不同的方面来探讨。对平面设计教育这门学科面临的教育现状和不同的院校之间的教育方式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不同国家的教育方式和课堂的设计方式,最终对当今教育模式下的平面设计课程进行总结。当前的选题对视觉传达教育及其相关专业都有参考和借鉴意义,丰富了平面设计教育体系。
关键词:课程设计 教学方式 教育模式 平面设计
内容:
1.平面设计的课程结构
2.课题和作业的设计方式
3.国外教学模式的借鉴
4.不同设计院校的教学方式
一、平面设计的课程结构
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中的学年制有着自身的特点,对于课程结构清晰的理工课来说有着很强的管理优势,但这种管理模式对艺术类的这种课程结构来说却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容易课程负担重,知识模块的僵硬,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特点。
在艺术类的课程里,通常是以基础课程+专业课,并结合史论的课程来展开,这种课程循序渐进,逻辑性较强,设计类课程通常是由每个教研室主任进行排课安排,基础课程通常以三大构成辅以设计史论方面的内容,这些基础课内容为日后的专业课打下基础,旨在培养学生早期的设计思维,奠定设计的方法和基础。进入专业课以后,课程根据各个专业的方向和课程结构,可以看出这样的课程结构设置,虽然比较整体,但是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学生选择的空间其实并不大,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很多学生想学的专业课没有,不擅长的专业课必须学,机械单一的课程安排造成了学校资源的浪费和学生人才培养目标的不确定。
二、课题和作业的设计方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讲师将抽象的课程知识通过具象的案例传授给学生,除了需要进行理论的辅导以外,还需要配合实际的操作案例,通过作业的设置来检查教学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业是最直观的检查教学效果的方法,好的作业安排需要和教学课程进行很好的结合,并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在大部分的专业课程设置上,大多院校的专业课作业却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究其原因是缺乏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作业类型陈旧,大量的作业只是减少老师授课时间所安排,并没有促成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设置最后的大作业时,作业的前后联系并不明显,看不出教学思路。
三、国外教学模式的借鉴
在国外的教学体系里面,日本设计的教育形成了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教学经验的模式,这个和日本这个国家本身善于学习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日本的设计早期也是模仿为主,后来融入自己国家的特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语言和体系,并且在众多设计领域,大师辈出。
德国作为包豪斯的起源点,注重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和系统性,理性的严谨是德国设计的特点,很久以来,德国的设计在世界设计领域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对理性设计的理解也深受本国文化特点的影响,在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简洁的秩序美。
包豪斯作为世界第一所为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校,综合当年各个艺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开创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先河,该学院把艺术和设计形成了划分,设计作为一种理性的,客观的语言被大众所接受。
美国作为设计大国,在当时现代设计发展的运动中并没有做出特别多的贡献,二战爆发时,大量的欧洲的知名设计师来到美国,这些间接地促进了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四、不同设计院校的教学方式
美院作为设计教育的领军院校,平面设计这门传统的设计专业在当今时代大发展的前提下,应该如何做出区别于其他专业院校,并且能保留自身优势的特点,也是在慢慢探索和尝试。
强烈的艺术氛围作为美院的特点,这点是其他综合大学都无法超越的地方,长期浸淫在这样的环境里对学生的审美和设计理念都有深远的影响,这种全包围式的环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和施展空间。
师范院校的在平面设计方向的培养上已经走在比较靠前的位置,师范类的艺术课程比较注重对类似于平面设计这种传统课程的改革,全国各大师范院校都在尝试不断的在发挥自己院校特点的同时,利用已有的平台来打造自己的学科优势。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平面设计课程里包含除了那些必修的字体设计、包装设计、插画设计以外,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开设了品牌管理、设计趋势与预测、UI视觉设计等领域的课程。
职业技术学院作为高等院校里的一个分支,同属于大学范畴。平面设计这门课程是属于大多数院校都会开设的专业方向,在和其他专业院校进行竞争时,需要找到符合自己院校办学特点的方向。在针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上,职业院校主要培养的是实用型和技术型人才,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更针对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就业能够提供一个明确的方向。
在课程的设置上,针对当今市场刚需的技能进行开课,避免形成了多而全,却不精的局面,强调课程的针对性和合理性,适当删减并不需要的课程,增加实训课程,减少理论的讲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进行学习。比如当讲到包装设计这门课程时,我们可以通过选择一些优秀的商业包装案例来进行实际讲解,而不只是电脑上的虚拟案例。
结 语
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发展到现如今,经历了很多艰难的摸索,在进入新世纪以后,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状态,这种局面是在大扩招的背景下形成的。在这种大背景下,各个高校的平面设计课程如何进行发展是需要每个学校都思考的问题,大量的学生进入到这个专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不能因为人多而只是重复的复制,需要虚胖的状态转为精壮。
在设计为人服务的口号下,我们高校需要以务实的心态来办学,锐意进取,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大量的中产和年轻人对视觉文化越发重视,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需要更开放格局来应对现在这个时代。
参考文献:
[1] 王杰等著.艺术与审美的当代形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6
[2] 曹方.视觉传达设计原理[G].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年
[3] 章利国.现代设计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 邬烈炎主編.设计教育研究(1-7)[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4-2008
[5] (英)杰里米·安斯利设计百年-20 世纪平面设计的先驱[M].蔡松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6] 李砚祖主编.设计艺术学研究[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8 年
作者简介:吕钦, 1987.3.14,男,汉族,湖北省荆门市,广州工商学院,硕士,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与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