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管廊穿越施工方案造价研究

2019-07-25高颖艳李琳姜颖艾菁菁张弢

价值工程 2019年18期

高颖艳 李琳 姜颖 艾菁菁 张弢

摘要:本文以综合管廊下穿高速公路立交桥工程为例,对综合管廊穿越常见的三种施工方案-明挖顺作、管道封闭顶进、预制管廊封闭顶进进行造价分析,为综合管廊穿越的造价提供指导。本文对影响穿越方案造价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定量分析了三种方案不同长度的造价,据此提出明挖顺作方案和顶进方案的经济平衡点观点。结果表明,当穿越长度小于经济平衡点时,明挖顺作方案造价经济;当穿越长度大于经济平衡点时,顶进方案造价经济;当穿越长度等于经济平衡点时,明挖顺作方案造价与顶进方案造价相当。经济平衡点的计算可为穿越方案的选择提供指导。

Abstract: Based on an utility tunnel underneath-cross highway interchange engineering case, utility tunnel underneath-cross construction costs for open excavation method, closed pipe jacking method and closed prefabricated tunnel jacking method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a guideline for utility tunnel underneath-cross cost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for tunnel underneath-cross cost for above three methods were sought out,the costs for tunnel underneath-cross with different lengths for three methods we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and the viewpoint of economic balance point for underneath-cross scheme was found and put forward.  Results indicate that open excavation method is more economic when the underneath-cross length shorter than economic balance point; and that jacking method is more economic when the underneath-cross length longer than economic balance point; open excavation method and jacking method are economically equivalent when the underneath-cross length equal to economic balance point. Calculation method of economic balance point provides a guideline for tunnel underneath-cross scheme selection.

关键词:综合管廊造價;明挖顺作;管道封闭顶进;预制管廊顶进;经济平衡点

Key words: utility tunnel cost;open excavation method;closed pipe jacking method;prefabricated tunnel jacking method;economic balance poin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18-0172-08

0  引言

在城市综合管廊的实际施工过程中,管廊穿越障碍物的情况常常发生。管廊穿越时有多种施工方案可供选择,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原有地下设施和地下障碍物情况,施工现场环境等因素均可对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和施工成本造成影响。[1]在保证施工进度、工程质量、施工作业方便安全的前提下,选择造价合理的管廊穿越方式值得研究。[2]

1  工程概况

1.1 平面位置及周边环境情况

某段综合管廊下穿高速公路立交桥,长度47m。立交桥跨度为16.0m(桥墩至桥墩)、桥面宽度约25.0m、桥下净高约4.6m,沿桥面宽度方向设6根Φ1000mm桩接柱。管廊结构外墙与桥墩净距约4.75m,管廊具体位置与高速公路关系见图1。综合管廊包括综合舱和燃气舱,管廊净尺寸为4.7m×3.8m,管廊外部尺寸为5.4m×4.55m,断面型式如图2。

1.2 工程地质条件

地层从上往下如下:

①人工填土、耕土:层厚1.1~1.3m。

②粉质粘土(风化,坡积层,土黄色):层厚4.9~5.2m。

③2砾砂:层厚1.6~3m。

③2-1粉质粘土:层厚0.5~2m。

③3泥炭质土:层厚1.1~2.2m。

③2砾砂:层厚4.3~4.6m。

1.3 水文地质条件

该路段地势低缓,为排汇区,地下水位较高。

地下水的类型为潜水,包括孔隙水和裂隙水,具微承压性,主要赋存于粉质粘土、砂土及砾类土及淤泥层中,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和地表水补给,总体向地势低处径流排泄。

2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造价测算

依据管廊所处环境以及相关规范规定,本段管廊基坑设计安全等级为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1。该段基坑和管廊结构施工期间高速公路需保持正常通行状态,对支护结构要求较高,既要保证高速公路的过往通行,又要保证管廊工程能够正常施工并保证质量与安全。在对有关条件的研究分析后,提出了明挖顺作方案,管道封闭顶进方案和预制管廊封闭顶进方案,并对其造价进行测算。

2.1 明挖顺作支护方案

2.1.1 支护桩设计

该段管廊处于两桥墩中间位置,基坑长度47m,开挖深度8.6m。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Φ1000mm@1000mm作为支挡结构,桩长16.5m。

2.1.2 止水措施

由于立交桥下空间有限,采用机械设备尺寸较小的旋喷桩作为止水帷幕。旋喷桩桩径Φ600mm,咬合300mm,有效长度15.5m。

2.1.3 基坑降排水

采用大口井降水,井间距15m。基坑外侧设置观测井,井间距20m。

2.1.4 内支撑方案

坑深范围内共在两道水平内支撑,顶部和中部各设一道。顶部支撑即在灌注桩顶设置1300×700mm混凝土冠梁,并每隔5m设置一道水平对撑。中部支撑是在灌注桩内侧设一道腰梁,并每隔5m设置一道水平对撑,对撑截面积为600×700mm。具体平面布置及剖面形式见下图。(图3、图4)

2.1.5 工程造价分析

①工程造价编制说明。

根据方案设计的工程量,采用云南省市政工程消耗定额(DBJ53/T-60-2013),按2019年1月专业测定价计算造价。造价由分部分项工程费用、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用(即机械费调差)、规费和税金组成。

②明挖顺作工程造价计算结果。

明挖顺作造价见表1。

2.2 管道封闭顶进方案

在立交桥两侧分别设置工作井和接收井。从工作井顶出d3600和d2000钢筋混凝土管道各一根至接收井,顶进长度为每根36m。管道顶进方案工作内容包括工作井、接收井、管道顶进、现浇管廊四部分。

2.2.1 工作井和接收井

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基坑平面尺寸均为16.5m×9m,深11.5m。基坑周边设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桩长25.5m,?准1000mm@1200mm。桩顶设1.3m×0.7m钢筋混凝土帽梁,中部设一道1.0m×0.7m钢筋混凝土腰梁,在帽梁和腰梁层设置八道0.6m×0.75m×3m的斜梁和两道0.6m×0.75m×9m的水平对撑。基坑范围内设置0.7m厚底板。

2.2.2 止水措施

基坑开挖深度较深,开挖范围内存在渗透性较大③1含粘性土砾砂混角砾及③2砾砂土层,采用沿混凝土灌注桩外侧设置的?准850mm@600mm三轴水泥搅拌桩止水,桩长21m。

对顶管施工后背土体,顶进坑出洞一侧、接收坑进洞一侧另加两排三轴搅拌桩。加固桩?准850mm@600mm,桩长15m。

2.2.3 基坑降水

基坑采用大口井降水,顶进坑和接收坑内各设置两口降水井一用一备。在顶进坑出洞侧、接收坑进洞侧各设置一个观测井。

2.2.4 管道顶进

根据管廊尺寸,选择d3600和d2000钢筋混凝土管道并排顶进。顶管间距按4.2m设置。采用泥水平衡顶进设备,触变泥浆减阻。

2.2.5 现浇管廊

工作井和接收井内管廊采用现浇法施工,断面尺寸一侧与明挖顺作方案相同,即4.7m×3.8m,另一侧考虑顶管外径及顶管间距,断面尺寸扩大为13.5×5.3m。现浇管廊长度=穿越总长度-顶进长度=47m-36m=11m。

管道封闭顶进方案平面和剖面见图5、图6。

2.2.6 管道封闭顶进造价分析

管道封闭顶进造价见表2。

2.3 预制管廊封闭顶进方案

鉴于管廊尺寸较大,采用泥水平衡辅以触变泥浆进行封闭顶进。管廊按顶进长度36m预制。在立交桥两侧分别设顶管井和接收井。预制管廊封闭方案包括预制管廊,现浇管廊,工作井,接收井及封闭顶进五部分。

2.3.1 工作井和接收井设计

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基坑平面尺寸为9×9m,做法同管道顶进方案。

2.3.2 止水措施及基坑降水

做法同管道顶进方案。

2.3.3 预制管廊

每节管廊外部尺寸为1.5m长×5.4m宽×4.8m高,在预制厂制作,运输至现场,吊装就位,每节间设有变形缝和止水带。

2.3.4 预制管廊封闭顶进

预制管廊一般为矩形断面,需采用特制泥水平衡顶进机,根据断面计算土方和泥水输送能力,根据顶进距离进行中部和后部顶进系统设计,根据顶力进行后背设计,根据长度设计中继间。矩形泥水平衡顶進机重复使用率低。

2.3.5 现浇管廊

现浇管廊位于工作井和接收井内,断面尺寸和做法同明挖顺作方案。现浇管廊长度=穿越总长度-顶进长度=47m-36m=11m。

预制管廊封闭顶进方案平面和剖面见图7、图8。

2.3.6 预制管廊封闭造价分析

预制管廊封闭顶进造价见表3。

3  方案造价分析

3.1 47m管廊穿越方案造价结果分析

穿越方案造价结果详见表4。

从表4可见在上述设计条件和土质条件下,明挖顺作方案造价最经济,管道封闭顶进方案造价其次,预制管廊封闭顶进方案造价最高。

3.2 方案造价指标分析

穿越方案造价指标分析见表5,表6和表7。

管廊明挖顺作延米造价为125150元,其中管廊主体延米造价21880元,占比17.48%;支护延米造价94201元,占比75.26%,是管廊主体造价的4.31倍。

管道封闭顶进延米造价为168712元,其中工作井和接收井占总造价43.39%和38.11%;延米管道顶进造价为14350元,管道延米造价为15202元。

预制管廊顶进延米造价为190789元,其中工作井和接收井占总造价37.67%和33.15%;延米顶进造价为29600元,预制管廊延米造价为34842元。

3.3 管廊穿越方案造价规律研究

3.3.1 明挖顺作方案造价规律研究

明挖顺作造价由管廊支护、管廊本体、土方工程和降水工程组成,造价均与管廊长度成正比。

明挖顺作造价=(管廊支护延米单价+管廊本体延米单价+土方工程延米单价+降水延米单价)×穿越长度

本方案穿越造价=(9.4201+2.1880+0.6480+0.200)万元/米×47米=12.516万元/米×47米=588.25万元。

3.3.2 顶进方案造价研究

顶进方案造价与工作井、接收井、井内现浇管廊、降水、顶进费用有关。其中工作井、接收井、井内现浇管廊、降水与顶进长度无关,称为固定费用;顶进费用与顶进单价和长度有关,称为变动费用。

顶进方案造价=顶进固定费用+顶进变动费用

其中:顶进固定费用=工作井费用+接收井费用+现浇管廊费用+降水费用

顶进变动费用=顶进单价×顶进长度=顶进单价×(穿越长度-井内现浇管廊长度)

本案例管道封闭顶进和预制管廊封闭顶进固定费用计算结果见表8

管道封闭顶进和预制管廊封闭顶进变动费用计算见表9。

以管道顶进方案为例,顶进方案造价=(工作井费用+接收井费用+现浇管廊费用+降水费用)+顶进单价×顶进长度=686.56万元+2.9552万元/米×36米=793万元。

以封闭管廊顶进方案为例,顶进方案造价=(工作井费用+接收井费用+现浇管廊费用+降水费用)+顶进单价×顶进长度=664.72万元+6.4442万元/米×36米=897万元。

3.3.3 明挖顺作和顶进方案经济平衡点分析

在大多数情况下,明挖顺作的支护费用小于顶进费用,此时明挖顺作方案终比顶进方案造价经济。无论长度变化,不存在经济平衡点。

在特定受限空间和地质条件下,当明挖顺作的支护费用大于顶进费用时,方案的经济性会随着穿越长度而变化。明挖顺作方案在穿越长度短时投资低,造价随长度成比例增加,造价曲线斜率较大。封闭顶进方案由于工作井、接收井以及顶进设备安拆的费用较大,穿越长度短时造价高于明挖顺作方案。由于顶进费用小于支护的费用,造价随长度缓慢增加,造价曲线斜率较小,穿越方案造价会接近并逐步低于明挖顺作方案。

以本案为例,当管廊穿越长度从40米变化为120米时,测得各方案造价如表10。

穿越方案造价与长度关系图绘制如图9。

从图9可见,管道顶进造价始终小于管廊顶进方案。存在明挖和顶进方案造价线段的交汇点,即在某穿越长度上两个方案造价相同,这里把方案造价相同时的穿越长度称为经济平衡点。当穿越长度小于和大于经济平衡点时,方案造价优劣正好相反。

3.4 经济平衡点的确定

如何计算经济平衡点,以本案为例:

3.4.1 明挖顺作与管道封闭顶进平衡点计算

在经济平衡点(穿越长度)时,明挖顺作造价=管道封闭顶进造价,即:12.516(万元/米)×穿越长度(米)=686.56万元+2.9552(万元/米)×顶进长度(米)

顶进长度=穿越长度-工作和接收井内的管廊长度=穿越长度-11m

经济平衡点(穿越长度)=(686.56-2.9552×11)/(12.516-2.9552)=68.41m

3.4.2 明挖顺作与预制管廊封闭顶进平衡点计算

在经济平衡点(穿越长度)时,明挖顺作造价=预制管廊封闭顶进造价,即:12.516(萬元/米)×穿越长度(米)=664.72万元+6.4441(万元/米)×顶进长度(米)

顶进长度=穿越长度-工作和接收井内的管廊长度=穿越长度-11m

经济平衡点(穿越长度)=(664.72-6.4441×11)/(12.516-6.4441)=97.80m

3.4.3 经济平衡点计算公式的确定

从以上两例分析,推导出平衡点的计算公式为:

平衡点长度=(顶进固定费用-顶进单价×工作和接收井内的管廊长度)/(明挖顺作单价-顶进单价)

3.5 经济平衡点的意义

当穿越长度小于经济平衡点时,明挖顺作方案造价最优。当穿越长度大于经济平衡点时,顶进方案造价最优。当穿越长度等于方案平衡点时,明挖和顶管的方案造价相当。

4  结论和建议

综合管廊穿越方案的选择,除了考虑场地能否断交,地质水文条件,施工复杂程度和施工工期等因素外,工程造价是重要的考量因素之一。

当场地条件允许实施明挖和顶管的方案时,可根据明挖顺作单价,管道顶进或者管廊顶进的单价和顶进固定费用,计算出方案的经济平衡点。当穿越长度小于经济平衡点时,明挖顺作方案造价最优。当穿越长度大于经济平衡点时,顶进方案造价最优。当穿越长度等于方案平衡点时,明挖和顶管的方案造价相当。因此,在工程实施中应根据经济比选结果选择施工方案。在不允许断交只能采用顶进方案时,管道封闭顶进方案造价优于预制管廊封闭顶进方案,宜优先采用管道封闭顶进方案施工。

参考文献:

[1]杨峰,城市地下市政综合管廊施工方法初步探讨与分析[J].安徽建筑,2016(3):88-91.

[2]许海岩,苏亚鹏,李修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技术研究与运用[J].安装,2015(10):21-23,30.

[3]熊超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5):162.

[4]张吟秋,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箱涵制作及应用.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5(12).

[5]马骥.明挖现浇法城市地下管廊施工技术[J].低温建筑技术,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