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认知培养灵活思维能力
——《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问题》教学与思考

2019-07-25普布占堆陈小霞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9年7期
关键词:分配律定律乘法

普布占堆 陈小霞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29页例8(1)。

【教学过程】

一、回顾已学的运算定律

师:(课前板书:运算定律)近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运算定律,谁能说一说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

生:我们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根据学生问答板书)

师:这些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是怎样的?

生: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 a×(b+c)=a×b+a×c。

师:看来大家对前面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聚焦乘法运算定律,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完善课题: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运算定律是本节课学习的直接基础,课始安排复习环节,目的是唤醒所有学生的已有经验。由于这属于识记性的问题,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回答,因此,在教学时建议将回答的机会留给学困生。如果有学生对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有困难,可以通过举具体例子的方法引导学生再次经历字母表示数的过程。】

二、解决羽毛球个数的问题

1.阅读与理解。

课件出示教材呈现的问题情境,如图1。

图1

师:观察这幅图,你能从中发现哪些数学信息和问题?

生:我发现了两条数学信息,分别是“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是“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

生:还有一条信息“‘一打’是12个”。

(板书信息和问题)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应选择哪几条信息?

生:选择“25筒羽毛球、‘一打’是12个”这两条信息。

师:同意吗?能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对解决问题有效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设计意图:“解决问题”教学强调让学生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即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学生能否正确理解题意,找到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相关信息,并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问题能否顺利解决的基础与关键。教学时让学生经历从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从众多信息中选择对解决问题有效的信息的过程,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

2.分析与解答。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在草稿本上列出算式,并用喜欢的方法算一算。

(教师巡视,搜集典型的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方法1:

方法2:

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NAION患者18例(18眼)作为NAION组。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38~78(60.5±10.6)岁,病程3.5~8.0(4.8±1.8)个月。

方法3:

(2)读懂过程,感悟不同方法。

师:黑板上的三种方法都能看懂吗?说一说,他们分别是怎么想的?

生:方法1是三年级时学的竖式计算;方法2把12拆成了3×4,后续的计算运用了乘法结合律;方法3把12拆成了10+2,后续的计算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师:解释得很正确,那除了这三种方法,你们还有别的方法吗?

生 1:12×(30-5)。

生 2:12×5×5。

生 3:12×(20+5)。

生 4:(20-8)×25。

师:如果让你将这五位同学的方法写到板书的相应位置上,你会分别写在哪里?

生:12×(30-5)、12×(20+5)、(20-8)×25 写在方法3的边上,因为它们都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其他两种写在方法2的边上,都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生:其实竖式计算也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竖式计算的过程和12×(20+5)的思路是一样的。

师:谁来边连线边说一说,竖式计算的过程和12×(20+5)的思路一样在哪里?

生:竖式的第一步是 12×5,第二步是 12×20,实际上就是把25拆成了20+5。

(3)分类比较,沟通不同方法。

师:那也就是说,刚才同学们提出的这么多种方法,实际上可以分成两类。(教师在板书中的两类方法之间划一条竖线)比较这两类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生:相同点是都对其中一个数据进行了拆分,不同点是一类是拆分成两个数相乘,运用乘法结合律解决,另一类是拆分成两个数相加,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

师:所有的方法都是对一个数进行拆分,你喜欢哪几种拆法?为什么?

生:我比较喜欢拆分后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时能凑出整十、整百数的方法,这样能使计算变得更加简便。

【设计意图:分析与解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本环节的设计力求利用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独立计算12×25,不同层次的学生会采用不同类型的方法。多种方法的交流,让学生在解读方法中经历了群体方法多样化和个体方法优化的过程,突破了个体学生的思维定势。比较沟通则让学生形成了寻求合理简洁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整个环节充分发挥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3.回顾与反思。

师: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解决“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这个问题的?

生:我们先根据问题选择了需要的信息,对问题进行分析解答后发现,解决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方法,要根据数据特征找寻合理简捷的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否获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与策略,能否连点成线形成知识结构,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维度中的重要指标。为了达成这一能力,本环节让学生回顾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回顾中强化方法、养成习惯。】

三、巩固练习

1.选择图1中的信息解决问题“王老师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

师: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选择哪几条信息?

生1:选择“5副羽毛球拍,花了330元。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生2:选择“25筒羽毛球,每筒32元。”

师:有不同意见,你们同意谁的?

生:同意第二位同学的,因为问题问的是买羽毛球一共花了多少钱,只要选择与羽毛球相关的信息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解决的?

生1:

生2:

师:两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生:喜欢第二种,第二种简便。

师:看来大家已经能根据数据的特点,寻求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了,为你们的进步点赞!

2.李大爷家有一块菜地,如图2。这块菜地的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生1:可以把这块菜地分割成两个长方形,21×9+19×9=360m2。

图2

生2:可以把分成的两个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如图 3),(21+19)×9=360m2。

图3

师:观察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21×9+19×9=(21+19)×9,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生:第二种方法计算比较简便。

【设计意图:本环节安排了两道练习,练习1与例题的情境相同,问题不同,让学生再次完整经历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练习2是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同时也是乘法分配律的典型几何模型,安排此题有两个目的,一是借助几何模型深化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二是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四、谈收获,说疑问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运算定律有什么不一样的理解?

生:根据数据特点对数据进行拆分,运用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可以使计算变得简便。

师:那大家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在除法中有简便运算吗?

师:好问题,课后自己先研究,我们下一节课来交流。

【设计意图:谈收获是再一次对整节课进行回顾和提炼,以达成对方法和技能的进一步强化。提问题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提问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猜你喜欢

分配律定律乘法
算乘法
运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我们一起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把加法变成乘法
倒霉定律
除法也有分配律吗
活用乘法分配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