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开展“星级评价”的实践与应用研究

2019-07-24张兆乾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实践应用

张兆乾

【摘 要】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农村学校以“星际评级”作为德育工作的把手,使学校的各项管理更科学有序,在这一实践尝试中,笔者所在的学校积累了一定的“星级评价”的经验,也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进行一些个性化尝试,取得了很好的管理效果。

【关键词】农村学校;星际评级;实践;应用

一、农村学校实行“星级评价”的原因

家长素质问题、教育投入问题、学习风气等问题使农村学校发展难,管理难。农村学校的管理差异化很大,不同学校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管理人员、以及管理评价都不相同,管理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呈现出高低不平的现象。所以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推进,由从传统的“简单管理”、“扁平化管理”逐步扩展到以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为目的的“复杂管理”、“多元化管理”,新课程改革以来,面对我校学生成绩偏差、学校管理不合理、教师教学热情有待提高的复杂情况,我校积极学习别地“星级评级”的德育管理方法,从“星级评级”规则的制定到执行到反馈整改再到形成个性化的“星级评价”方法,走出了一条特色德育之路。经过改革,我校的学生在文明礼仪、纪律规范、学习成绩上都有比较大的改观,校园的环境更加和谐、学习气氛有加大变化,教师的教学和管理热情都有所提升。

从德育改革的角度来说,“星级评价”作为一种管理制度,对学校和教师的班级工作进行精细化、科学化、量化的考评,在考评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你学校的各项工作更合理的开展,这对于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忽视的提升效果。

二、星级评价的领内容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农村学校的学生对于以往的“强硬化”管理的接受程度越来越低、缺失父母的管理,住校因素、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因素都造成学生对于强硬的传统管理产生抵触情绪。近年来,农村地区初高中生的一些自杀案件和心理问题高发的情况已经引起了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所以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推动农村学校中學生德育的改进创新,我校在实践中摸索了一套的德育经验,即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星级”学生评选,以优化学生的行为规范,对学生的理想、道德、文化、纪律、法制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的教育,从学生内心升华他们的情感,产生了积极的德育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星级评价制度的建立

首先是建立细致、科学的评分细则。在实行“星级评价”之初,我校首先召开教师大会、班主任会议,商量确定细则的全面内容,然后面向全校学生公布《试行标准》,征集学生干部意见。另外,在《试行标准》的征集、确定时期,积极从学习其他同性质农村学校的“星级管理”的经验。这样我校的“星级”德育管理制度先天性的就带有“以学生为主”的人文关怀,学生就不会有抵触情绪。其次是细化项目,落实“星际评分”细则。细化项目不代表繁琐复杂,在我校的实际学生管理中,我们发现“手机使用”是一个很难解觉得问题,由班主任来没收,学生经常不能积极上交,又因为农村学校的特殊性,很多孩子偷偷保留使用手机,形成了班主任查手机、宿舍管理老师查手机、年级管理反复查手机等问题,也产生了一些家长不配合不支持的事件。所以多方面的工作不能解决手机问题,但是在“星级评分”管理细则中,规定学生不能在教学区域使用任何手机,在宿舍区域可以申请使用“老人机”等非智能机,违反规定,取消该项的一个“星”,这样弹性、细致的规定,获得了班主任、学生和家长的支持,在实际管理中,学生的日常休息得到保证,也不存在沉迷手机娱乐的情况,整个校园学习风气得到极大改善。

第二、选派教师+学生,形成二元评价小组

为了减轻班主任的压力,也锻炼学生管理能力,我校首先由班主任年及领导在学生中选一批“积极分子”,然后培训班级同学,形成班级“德育评价小组”,这样让学生来检查学生的日常卫生、纪律,就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当然在选学生的时候,试从“个别”到“集体”,这样既能激发一部分同学强烈的责任感,也能带动全员参与,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进而更好的管理本班的目的。

教师和班主任角度,选派年级教师,监督引导学生的管理,让每一个教师了解“星级评价”的细则和重要意义,对于推动整个工作的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注意“星级评价”的细则反馈,及时进行修改

俗话说:规章制度是死的,固定化的“星级评价”要保持对学生和教师的持续刺激,就必须结合学校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问题,及时进行调整,设置不同时期的工作评价重点,才能保证农村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例如教师节所在的月,可以加设班级“尊师文明新星”和“尊师重教星级班”,又比如五一劳动节,可以设置“爱劳动文明新星”和“爱劳动星级班”,直接作为日常星级之外,办法荣誉学生和荣誉集体。形成活力、动态的评价。其次,重视教师和学生管理者的反馈细则,例如在我校的食堂巡查工作中,以往的安排值日检查的时间是12:10-12:50,但是教师在食堂的值日发现,学生大部分集中在12:30时间用餐,于是就把值日管理的时间调整为12:20-12:50。

三、星级评价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实际效果

“星级评价”学生的出发点是对学生形成及时的“正刺激”,稍有不慎,容易起到反效果。所以必须注意几个原则:第一是公平;第二是省时省力原则;第三是动态原则,才能使评价落到实处,不会流于形式、表面。

首先是公平原则,因为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星级管理”,如果评价标准不公平或者学生的实施过程不公平,就容易适得其反,违背“星级评价”的初衷。

其次是省时省力原则,学生在学校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习能力,那么“星级评价”的标准一定不能因为追求“细致”而花费过多的时间。

第三是动态原则,只有及时收集一线教师管理者和学生管理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校工作的重点,及时调整“星级评价”细则,才能保持评价制度的活力。为扎实稳定、行之有效的开展“星级”学生的评选活动,在操作上做到三个方面。

效果上来看,我校自从实施了“星级评价”工作之后,主要有三大变化。

第一、校园学风正了。因为细化了学生的吃住、手机等问题,杜绝了影响学生在校生活的干扰因素,所以学生的注意力更多转向了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活动上。整个学校无论是班级还是校社团,都焕发生机,校园中可以看到有更多的学生在看书,小组讨论等,涌现出不少“学习之星”、“星级班级小组”、“星级社团”。

第二、学生精神面貌变了。经过星级评价之后,学生按要求穿校服,统一着装、头发,学生整体清爽整洁,内在里,更讲究文明礼貌,对老师更尊重,对同学更友善,学生的内在外在产恒巨大变化,精神面貌越来越好,校园环境更和谐。

第三、教师的工作态度变了。因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多大改观,激发了教师更多的教育热情,我校在“星级评价”学生之后,开设了“教学星级教师”,“管理星级教师”,一月一评比,一季一较量,由获奖教师开设讲座,整理经验,在全校推广经验,对实际的德育管理很有益处。

随着“星级”管理的不断有序、科学推进,农村学校的各项工作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教师们反映学生好教了,家长们赞扬说孩子们更懂事了,亲子沟通更畅快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办学效果更受到肯定了。这对于学校各项工作的下一步开展以及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都具有最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实践应用
浅谈农村学校的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