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型背景下高校“学、练、干、创一条线”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9-07-24韩春梅徐艳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转型

韩春梅 徐艳

【摘 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件出台以后,尤其是学校被确定为转型发展试点学校以后,河北传媒学院紧紧抓住校地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坚定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深入推进以适应转型发展为要求的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积极融入文化及相关产业,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培养,锤炼服务社会本领,提升学校育人质量,进一步丰富了学校业已形成的“把学生推到舞台上,把舞台搭在社会上”的办学特色,初步走出“学、练、干、创一条线”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转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本科教育转型为应用技术型教育,面临着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教育模式的调整甚至重新构建。河北传媒学院作为河北省第一所民办本科院校,自2015年4月被河北省确定为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后,更是对上述问题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实践。不仅围绕着“人才培养规格调研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工程”“人才引进与教师再造工程”“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工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程”“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工程”进行建设,更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在传媒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学校根据传媒艺术类大学生具有形象思维活跃、发散性思维与感性思维强、富有创新精神等特点,密切结合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应用性、实践性特征,着力打造“学、练、干、创一条线”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是指通过让学生开设通识教育类和专业基础课程,为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化素养基础和专业基础;“练”是指对学生进行课内外的专业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技艺,这样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干”主要是指通过让学生以实习实践或其他活动形式参与到仿真项目当中,掌握对具体产业项目的设计、架构、制作、运营、管理的能力;“创”是能力的最高级阶段,主要是指创新和创业,帮助学生在掌握项目的基本运营后,走上创新创业道路,获得全新的职业体验。

在“学、练、干、创”的过程中,我们强调“项目引领,真学真做”。“项目引领”是将具体的产业项目引入到课堂,以产业项目引领专业教学;“真学真做”是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实验实训场所,学习和实践中所接触的都是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真实案例,以此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学到真实工作本领。按照以上“学、练、干、创”的具体要求,结合专业特点,我们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通过互动教学、体验教学、项目教学和翻转课堂提升学生的文化知识素养和艺术感知能力。尤其在转型发展的实践中,学校认识到只有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平台,让学生在实践教学的舞台上掌握真本领、硬功夫,才能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勤学苦练打好专业基础——传媒艺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底蕴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知识素养的养成及专业基本功的训练,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足够数量的必修文化基础课程外,还构建了通识选修课课程库,课程门数达300多门;并且引进尔雅通识课,通过网络选修的形式向学生开放,满足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需求。根据专业需要,开设足够学时保证学生专业基本功的训练,并通过在音乐、舞蹈、表演、播音主持艺术等专业开展早功练习,在环境艺术设计、舞台美术设计和动画等专业开展定期的外出写生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勤学苦练的良好品质,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课堂教学上,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课程性质,遵循“学、练、干、创一条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改革,重点推行以“学”为目的的案例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以“练”为目的的互动教学法,以“干”为目的的体验教学法,以“创”为目的的项目教学法。在专业课中运用真实任务、真实案例进行教学,如动画专业将动画片《年画中的传奇》的制作带到了课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将河北广播电台的栏目《经典回响》的制作内容带到了课堂,艺术与科技专业将MV《燕赵长歌》带到课堂等。通过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环境中进行“学中练”、“练中学”,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大幅提升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艺。

真干实创对接就业岗位——很多专业课教师专业课教师通过作业或学成品展的形式锻炼学生的创意创作和动手能力。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作业练习锻炼了学生的创作和实践能力,鼓励、支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展览和比赛,展示创意和作品,激励了学生在展示自我、拓宽眼界的同时加强自身学习,提高文化素质修养,钻研专业知识和技能。近年来,我校学生创新创意能力不断增强,各学院都有学生的作品参展获奖,极大的激励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至此,我们也初步形成了“从作业到作品、优秀作品变产品、产品中出精品”的真干实创教学模式。

学校推进校企的深度融合,并且在许多方面已经呈现出良好发展前景。学校成立河北精英传承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和河北精英创客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公司以来,通过不懈努力,广泛承接贯穿多专业教学的大型項目,为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学生参与率达到30%,使实践教学的舞台更加宽广坚实。

学校在校企融合工作中进一步加大力度,通过参与股份形式,将实践教学中的知识、技能与企业资本、设备、师资有效嫁接,推进了校企融合的深度。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全程参与项目运营,实践教学价值内涵得到提升。学校结合服务外包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共性与特色,引进市场化运作机制,拓展校企融合广度,面向社会构建以产品创意策划和视觉设计为主、影视动漫演出为表现形式的软硬件共享服务平台,与多家企业单位进行合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参考文献】

[1]郑晓晴,秦昌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下的应用型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 艺术评鉴,2019,1:171-173.

[2]李爱英,高等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创新科技,2015(10).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沣芝转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