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办高校国际化的发展实践与探讨

2019-07-24苗露曦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合作民办高校国际化

苗露曦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内各公立高校和国外各名校的交流日益频繁,高校之间跨国合作日益增加,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而相对于公立高校在国际化方面的蓬勃发展不同,民办高校在国际化办学方面的参与度还很低。这一状况的存在,说明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内,依然存在着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民办高校;国际化;教育;合作

积极探索与研究民办高校国际化的方法和途径,探索民办高校国际化的办学模式,梳理国际化办学思路,在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就有了重要的实际意义。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我国国内多所民办高校也根据自身条件开始展开了富有本校特色的国际化项目。为了向教育领域内相关的人员更好的介绍民办高校国际化这一新领域,本文将着重介绍民办高校的国际化发展实践,并对其进行探讨。

一、我国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

(一)我国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取得的成绩

虽然我国民办高校与公立高校相比国际化发展程度较低,但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我国的民办高校依然取得的一定的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初步形成的国际化办学理念。目前,一部分民办高校已经初步树立了与国际教育教学相衔接的理念,这样既可以培养出更具国际化视野的学生,又可以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和办学能力。同时在这一办学过程中又积累了相当多的可借鉴的先行经验,为后来者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比如一些民办高校在国际化办学过程中实施的分阶段办学方式,可以帮助全校师生逐渐接受和适应国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且就在实践中发现的不适合中国学生的教学方式进行本土化改造,这样在保证了学生在拥有国际化视野和本地化的思考方式之间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平衡。在与国外高校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民办高校采用与国外高校的双向交流模式这一发展方式的趋势较为明显。这种双向交流模式的具体做法一般是,学生现在国内的民办高校内学习两年左右的时间,在培养结束后,经考核满足留学条件的情况下,安排学生到国外的高校继续学习,并最终取得学位。这一交流模式的建立,有利于健康、长远、可持续地促进民办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模式的发展。

(二)我国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存在的缺点

虽然近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依然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国内在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领域存在着的缺点和不足。首先,我国的民办高校很难引进到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民办高校起步晚、底子薄的先天不足。许多高校在国内尚未做出较为令人满意的成绩,所以在国际上很难找到愿意提供优质教学质量的合作伙伴为其提供支持。能够和我国国内民办高校提供合作的国外高校,一般是一些规模较小、名气不大的二、三流院校。这些国外院校由于其自身教学能力的限制,往往并不能够对国内高校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精准的把握,并提出适合国内教育教学的建议和意见,这样就导致了“只引进、不消化”这一现象的发生,这导致了引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工作和具体的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关系,甚至有的时候二者之间会发生矛盾冲突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一些民办高校做到了“引进来”,但是由于在没有选择好好的合作对象,使得“引进来”反而变成了“狼来了”,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使其无法完成预期的发展目标。我国的民办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任重而道远,需要经过长期的发展,才能够在完善自身的能力的基础上,完成和国际高校接轨的目标,并最终得到国际上的认可。其次,由于我国的民办高校缺少政府的政策性倾斜,所以,虽然少数民办高校展开了国际化办学,并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就民办高校教育领域整体而言,办学经费的缺乏依然是我国民办高校教育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制约因素。相关的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半数以上的民办高校负责人表示缺乏推动学校走向国际化的经费。再次,我国民办高校下外籍教师引进的方面也存在这一系列的问题。由于我国民办高校的知名度还很低,因此很难留住外籍教育教学人才在学校常驻,绝大部分的外籍教师都只是在民办高校内短期任职,在国内工作了一两年,外籍教师就回国的事情很普遍。这不但对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对处于重要心理发育期的学生们心理健康产生了各种不利的影响。最后,也是最让人心痛的一点就是,民办高校在发展国际化的过程中的固步自封。许多院校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不注意借鉴国内民办高校和公立高校已有的成功经验,而是只依靠自己的想象就展开了国际化办学。这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这种做法使得部分民办高校在国际化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本可以避免的挫折,甚至会打击民办高校在推进国际化方面的积极性。而另一方面,某些高校只将在国际化过程中国积累的宝贵经验留作自己使用,而不愿意与兄弟院校多做交流。这导致了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的宝贵经验的浪费,使得民办高校之间的恶心竞争加剧。

二、促进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发展的对策

当前,民办教育国际化虽然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作为新生事物,其拥有着较大前进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民办高校国际化问题上,处理问题时要积极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持消极否定的态度。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为了更好的提升民办高校的国际化水平,首先要做到的是积极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夯实自身能力、保证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寻求和海外知名高校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在合作之前不但要对海外相关院校的资质进行审查,还要深入考察其真实的教育教学水平,以保证引进后的教育教学质量可以满足学校的实际需求。相关教育经费投入问题。民办高校国际化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这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当呼吁教育主管部门在分配经费的时候,给予民办高校相应的重视,在财政方面为民办教育国际化提供相应的支持。

尽可能提高外籍教师的薪资待遇,与外籍教师签订长期合同。这样可以使得更多的外籍教师愿意留在国内的民办高校里,以保障教学队伍的稳定性,进而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性。民办高校的国际化办学应当秉持开放的理念,既要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经验为自身的发展服務,又要积极分享本校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为推进国内民办高校国际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结语

在我国民办高校的国际化进程中,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绩,也遇到了种种问题,但是作为新生事物,我们依然要积极地为民办高校的国际化教学改革寻找前进方向、开拓前进道路、提供前进动力,最终为我国的教育现代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马艳.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策略研究[J]. 理论导刊,2016( 01) : 77 - 80.

[2]申珅,刘家枢. 关于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思考[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11) :30 - 35.

[3]王明明,王卓慈. 陕西民办高校国际化发展研究[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5( 08) : 107 - 109.

[4]于洋. 民办高校国际化办学的途径和发展策略———以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为例[J]. 教育观察( 上旬刊) , 2014( 05) : 10 - 12.

猜你喜欢

合作民办高校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