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RCS动机模式对提高大学生篮球运动能力的研究

2019-07-24刘善国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大学生

刘善国

【摘 要】高校体育教学中,一直都很关注大学生篮球运动能力培养。将ARCS动机模式,应用到该过程中,实施效果非常好。以ARCS动机教学模式为干预策略,探讨其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不但能够改变大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单一化和形式化,且利于打破该群体的体育课厌学心理、技能学习畏难心理、体能低下的自卑心理,激发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及篮球运动能力,实现体育课程目标,鼓励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保障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ARCS动机模式;篮球运动;大学生

近年来,有关学习动机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ARCS动机模型最早被美国学者提出,他们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主要有四类,分别是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其重点关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有效性强。但该理论在体育教学乃至篮球运动中的相关研究并不是很多,故而,要依托新型教学模式探究,激发大学生的内在动力,使之主动参与及坚持篮球运动,养成终身体育习惯,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我省高校,根据体质健康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筛选出符合本研究需要,且自愿参加实验的60名学生,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依据实验背景及要求,采用专业方法,查阅ARCS动机模型相关著作、中国期刊网及行为心理学资料、内容,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礎,提供实验数据。访谈法:以面谈方式,与大学生沟通,了解ARCS动机模型对大学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实验论证及论文撰写提供依据。

(三)实验方法

实验步骤:实验从2015年3月上旬至6月上旬结束,共12周,在第0、6、12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分别对被试的体育行为进行测试。测试方法为被试安静时,采用集体施测方式,填答问卷。对照组采用传统篮球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示范和学生自我练习为主,课中侧重技能学习,但无情感网络构建。实验组实施ARCS动机教学模式。在第一阶段,诱奇引趣、引起注意,刺激学习动机;第二阶段,建立相关联系,激发学习兴趣;第三阶段,加强交流反馈,维护学生自信;第四阶段,获得满足感——师生互评,适时奖赏,体验成功,支持满意情绪[1]。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热身活动:各类跑的游戏练习。(2)适应性篮球运动:通过改变篮球运动的硬件设施、降低动作要求、放宽运动规则,设计合理教学进程,让大学生掌握基本篮球运动技巧,参与篮球运动。(3)沟通和交流:此环节主要在于和班主任以及学生们的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感受以及意见建议。

测量指标:中距离一分钟投篮和半场运球上篮。选择手动计时。

(四)数据统计

将所得数据均转化为标准分数,采用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包SPSS18.0在微机上统计处理,判断结果有无显著性差异。

二、结果

(1)实验前两组测试指标对比:实验前,两组大学生中距离一分钟投篮、半场运球上篮,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可进行比较,与测试要求符合。(2)实验后两组测试指标对比:通过为期12周测试,两组在中距离一分钟投篮、半场运球上篮,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将ARCS动机模式应用到大学生篮球运动中,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之主动投入各项体育训练,不断增强自身运动技能[2]。(3)两组实验前后测试指标对比:在大学生篮球运动教学中,采用ARCS动机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大学生的投篮命中率明显增加,运球时间缩短,表面体育锻炼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运动能力。其中,ARCS动机模式比传统体育教学更具优势。

三、讨论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一直都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重点,自从ARCS动机模型被美国弗罗里达州大学凯勒教授提出来以后,实施效果非常好,始终将学生动机、教材特点作为主要考量内容。该模型把动机理论、策略及教学设计理论融合起来,依托教学设计,激发大学生的体育学习动机,使之积极主动参与到篮球运动中。

故而,探索ARCS动机模式,能够使大学生篮球锻炼的内在动力被激发出来,使之明确主动参加篮球训练的重要性,并长期坚持下去,形成良好的篮球运动及体育习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经过为期12周的篮球教学实验,将ARCS模型教学干预融入篮球教学过程,与传统教学方法对比。在实验研究中,认真研讨,并咨询著名体育学专家、体育心理学专家等,与之沟通,参考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将适合大学生的ARCS动机干预模型确定下来,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生的篮球学习积极性,增加投篮命中率的同时,运球时间也明显缩短,帮助大学生熟练掌握了各类篮球运动技能。

与传统大学生篮球教学相比,ARCS动机模式的特色在于,其将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和方法融入大学体育课堂实践中,完成模型构建,并对激励机制和体育行为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推进,也有助于完善大学生体育行为。本次研究中,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对大学生群体篮球运动进行干预,对这一教学模式实践效果加以研究,通过创新、改变以往体育教学行为,提高大学生身心健康关注度,使高校学生具备较高的体质水平,而体育教学也更加丰富、多元[3]。

本次研究,除了创新高校篮球教学内容及方法外,对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也非常有帮助,使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高校篮球及体育教学效果。该研究对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也有推进作用,受到了大学体育教师、学生等广泛关注。同时,极具推广借鉴价值。

在动机心理学观点看来,动机是促进大学生进行篮球运动的内驱力,功能多元,诸如,激发作用、维持作用、指向性、调节功能等。当大学生对篮球乃至体育运动的需求比较大,动机明显,便会全身心投入其中,保质保量完成篮球训练任务。ARCS动机模式对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进行了准确把握,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使篮球课程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课堂学习效率非常高。

【参考文献】

[1]陈星荣,吴旭东,等.ARCS动机设计模式对青少年武术学习的实验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307(6):112+115.

[2]王辉,潘江,等.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2):83-85.

[3]张麟,崔璨.“MST”心理构建模式下提高大学生罚篮教学的实践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232(10):113-114.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大学生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篮球运动中心理因素的影响与训练探微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