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侗族村寨聚落传统设计智慧发展的新途径
2019-07-24张一帝
张一帝
【摘 要】侗族村寨本身所处地域较为封闭,侗族语言缺乏文字形式,使得侗族新生代缺乏学习本族语言的动力。由于缺少系统的历史文化教育,侗族当地居民缺乏对自己村寨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对自己村寨的归属感逐渐减弱。分析以上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侗寨的保护与开发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侗寨;文化;传承;保护
一、侗族文化自身发展情况
侗族作为我国少数民族的一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民风民俗、建筑设计等方面留下了非常多宝贵的财富。其中,16 项、31个保护点收录进国家级非遗名录,70项进入省区级非遗名录,其中2009 年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侗族大歌”,已享有极高的国际声誉。
但相对于其他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少数民族文化,侗族文化在当前文化市场中所占分量仍然较小,影响力不足,由此创造的经济效应、社会效应都不能积极推动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样的。
(一)地域较为封闭
我国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南部地区的黎平、榕江、从江等地,北部地区的镇远、三穗、天柱等地;湖南省的新晃侗族自治县、会同县等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等地。这些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并且山高林密,道路也较为崎岖。侗族聚居地分布的特点,决定了该区域交通不够便利,使得侗族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文化交流,与外界展开的沟通和交流都比较困难。
(二)文化教育
侗族地区的教育以汉语为主,因为侗族语言缺乏文字形式,所以侗族语言的学习基本采用口授形式,由于缺少符号化的标准形式,给侗族语言的学习与发展带来极大困难。高考统一使用汉语,当地学生为了参加高考,也基本只学习汉语,缺乏学習本族语言的动力。
(三)历史传承与保护
由于缺少系统的历史文化教育,侗族当地居民缺乏对自己村寨的历史和文化的了解,对自己村寨的归属感逐渐减弱。其次,由于外部环境,包括经济因素,人文因素的入侵,冲击着当地本已较弱的文化根基,使得当地居民不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新建了大量砖结构甚至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这些新式建筑与传统建筑格格不入,破坏了传统民居的和谐与统一,破坏了当地村寨的传统风貌。再次,对传统建筑的随意改造,严重破坏了建筑形式的统一性一致性,各种现代材料,例如铝合金窗,铁栏杆,铁质防盗门等不仅破坏了传统建筑的外貌,也严重削弱了建筑结构的历史韵味。
二、其他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案例
位于我国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西南部的凤凰古城,是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村寨发展的成功案例。古城总面积占土地约10平方千米,聚居着苗族、汉族、土家族等28个民族。古城由于风景秀丽,被国家列为4A景区,是首批的中国旅游强县。近年来,凤凰县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以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紧紧围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发展主线,突出抓好古城景区扩容提质、乡村休闲度假游建设、旅游市场秩序整治等工作,文化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截止到2015年,古城共接待游客1200.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3.2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50%、27.48%。凤凰古城因其历史悠久、风光秀丽、文化民俗性、神秘性和文物的丰富性而闻名发展起来,给当地人民带来极大的经济利益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但解决当地民众的就业问题,还出现大量外来者投资文化主题客栈、酒吧、咖啡馆和创意商店等现象。
三、成功经验及改造方法
在凤凰古城发展整治的过程中,所属的凤凰县聘请优秀的专业人才和部门为其修编《凤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等法规,使古城的保护工作有法可依。在古城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完成自来水及路灯改造工程,并修建相应的污水处理工程,及一些广场桥梁建设。
但是作为一个有着丰富人文和悠久历史的古城,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却仍有遗憾。一方面古城的旅游产品并没有深入探究历史文化内涵,大批量的引进义乌小商品,导致古城内的旅游产品同别的旅游古镇同质。另一方面,古城建设缺乏统一性,这里的统一性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古城内部的完整性:古城内部建于近代的砖结构平顶房屋,与古城的传统建筑不协调。另一方面是指古城周边建筑高度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一些新建筑和构筑物影响了古城整体视觉效果。
以此为鉴,针对侗族文化当前的发展情况,当地政府应确立以发展旅游业为核心,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积极扩大侗族文化的影响力,宣传时突出侗族文化的特点。与此同时,积极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网络、电力及其他基本设施,使得侗族聚居区不仅仅是传统建筑的聚居区,也是传统建筑和现代科技和谐统一的新文化增长点。
(一)完善当地基础设施
道路、电力、网络、饮用水、住房和人居环境等是保障现代生活水平的基础性条件,发展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交通便捷舒适是先决条件。因此,在侗族村寨公路规划建设中,要适应游客需求和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创新设计以旅游交通线路为依托的主题性旅游产品,将交通融入侗寨旅游产品体系,为游客提供主题突出、特色鲜明、交通便捷的旅游体验。在电力、网络、饮用水等领域,需要按照不同领域的技术标准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各类项目的选址、布线、规格、功能指标等要符合相关规范和技术要求;而且,侗族村寨大多集中在偏远山区,环境复杂、地形多变,更要做到在规划、设计和建设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标准,把握尺度,不降标、不缩水,保障规格达标、功能到位、质量优良。
(二)加强侗族文化教育
在侗民族聚居地区创造良好的语言流通环境。在义务教育阶段,从小学到高中阶段实行侗、汉语并重,以汉语为主侗语为辅的教学方针。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会促进侗族语言的发展,侗族文化的影响力也会随之不断扩大。加强侗族文化教育,对带动新生代侗族人学习侗族语言的热情,和自身文化及语言的传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同时要积极创造新的与时俱进的语言文化产品,包括歌曲、影视剧、短视频等一些新兴媒体形式,并通过网络形式扩大侗族语言及侗族文化的影响。
(三)侗族聚居区建筑改造
统一建筑形式,由于一些侗族村寨内部存在着一些80、90年代砖混房屋及一些老旧破坏构筑物,使得侗寨的建筑形式不统一。当地政府应主动带动并解决村寨房屋的产权问题、居民房屋拆迁补偿问题及资金问题,积极寻找一些新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筑慧.中国侗族.[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11.6.
2.李玮.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研——以通道侗族自治县皇都侗族文化村为例[D].吉首大学,2015.
3. 冼光位.侗族通览[M]. 南宁: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155-156.
4. 焦士兴,冷传明,张吉献.风水模式对生态住宅选址的启示.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3,25(6):16-21.
5. 高莉娜 . 肇兴侗寨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J ].小城镇建设,2007(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