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化产业视角的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技术研究

2019-07-24李绘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

李绘

【摘 要】近年来,文化产业发展迅速,非物质文化资源利用成为重要发展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品类繁多,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在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的视角下,梳理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脉络,研究数字化应用技术对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带来的改变,并对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文化产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技术

一、贵州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受历史因素和本地区位因素限制,贵州文化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相关专业人才匮乏。但在文化产业热的大背景下,贵州文化产业也在迅速发展,政府相关政策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举办各类中小型和大型文化活动。从2011年开始至今,贵州省已经连续成功举办八届国际酒类博览会,引起国际广泛关注。2013年大数据产业正式落户贵州,为贵州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贵州大数据的发展对文化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贵州文化资源品类繁厚,并极具民族特色,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对贵州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贵州塑造“多彩贵州”文化品牌,将贵州展现在世界舞台上。总而言之,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略落后于发达地区,但它也在努力与时俱进,将会成为贵州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成为贵州发展的强大动力。

二、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脉络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部,自古以来远离政治经济中心,在日新月异的工业化进程中保存了相对完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省历史悠久,但在历史上独立建省始于建国后,由于贵州少数民族众多并且长期缺乏统治阶级的统一管辖,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愈加品类繁厚,民族特色鲜明。贵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共计518项,其中,2006年贵州黔东南侗族大歌入选世界级非遗名錄。据统计,至2018年贵州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147项(220处),其中新增项目108项(145处),第一、二批省级扩展项目39项(75处)。贵州省一直以来对于非遗项目申报与保护都十分重视,相关部门和人民利用现代数字化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档工作也逐步进行,大数据产业落户贵州对非遗保护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数字化时代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改变

所谓数字化就是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的过程。数字化时代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如下改变:

1、非物质文化数据库的建立为非遗传承与保护提供范本。数字化时代之前的非遗项目记载主要依靠文字和人们手口相传,这种传承方式容易被损坏或者随时代改变,难以保存完整的非遗形态。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满足了非遗项目采集与保存的需要,建立科学的数据库系统,有利于保存各种类型的非遗,对今人及后人研究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大数据技术为非遗开发可行性提供市场需求信息。数字化时代的重要特征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大数据采集了消费者对与市场需求与偏好,对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很大参考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开发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有重要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大数据技术对市场信息的精确采集,然后迎合市场偏好,对非遗进行创新,创新与传承并驾齐驱将是我国非遗发展的可行之路。

四、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

贵州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受到许多阻碍,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应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点:

1、科学技术落后。贵州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于我国中东部地区,经济的落后导致数字化技术开发困难,数字化技术的开发成本远远大于传统工业技术。

2、相关专业人才匮乏。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相较于西方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整,符合国情的相关指导理论匮乏。贵州作为我国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更显紧缺,贵州高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不大,省内没有相关专业研究生学历授予单位。

3、非遗项目调研工作困难。贵州省非遗项目种类繁多,国内对于非遗的分类暂时没有权威统一的定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贵州非遗项目调研工作的进行提出一大挑战。再者,贵州非遗大多分布在偏远山村,古籍文献记录较少,对非遗的取证溯源较为困难。由于时代改变,旧的生产方式不足以维持现代生活需要,导致非遗活力不足。

4、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文化资源产业化过程中一大挑战就是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协调和平衡。贵州西江千户苗寨过度市场化的开发模式值得反思。

五、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应用建议

对于贵州非遗数字化技术应用面临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1、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引进高质量人才应立足于贵州省情,引进行业带头人才的同时大力培养本土人才,省内高校有义务和责任培养优秀的相关人才。

2、政府财政扶持。政府对贵州非遗保护与开发工作有主导作用,对非遗的调研,建立数据库,创意产业发展等等方面都应积极关注,宏观调控文化市场秩序,协调非遗保护与开发。

3、制定合理的开发原则。非遗开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制定合理的开发原则是避免非遗过度开发的有效手段。

六、结语

贵州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为贵州经济注入了强大活力,对非遗数字化技术的研究远不止于此,探索适合贵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是当前的重要任务。本研究项目在文化产业视角下,研究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对贵州发展非物质文化旅游项目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对贵州品类繁厚的非遗有极其重要的技术保障。在文化产业视角下,数字化技术应用于非遗并产生经济价值是产业发展的可行之路。

【参考文献】

[1]彭冬梅,刘肖健,孙守迁.信息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化理论[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8,01.

[2]郑强.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研究[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3]黄永林、谈国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4]谈国新、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6.

[5]申茂平编著.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9.

[6]黄勇著.贵州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5-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7]陈美章,刘江彬主编.数字化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0.

[8]贾磊磊主编. 数字化时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现[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9]谈国新编.民族文化资源数字化与产业化开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10]Re Relic编委会.“翻译” 将消逝的遗产带回当代[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6.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对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分析:以传媒类文化产业为例
文化产业
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