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婚嫁的起源及发展演变

2019-07-24武贤嘉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武贤嘉

【摘 要】“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几千年来,结婚嫁娶一直都被人们认为是一件头等大事,也是古代归纳出的“四大喜事”之一,对于这样一件大事,人们当然是不敢含糊的。婚嫁礼仪也随着人们对婚嫁的重视不断发展演变,逐渐完善。本文将结合历史时代背景,从婚嫁习俗方向分析探究婚嫁礼仪的演化,透视当时人们的文化心态。

【关键词】婚嫁习俗;婚嫁礼仪;纵向对比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婚嫁的态度一直是非常严肃的,它能上升到一个仪式的层面恰恰说明了结婚嫁娶的重要性,其实也就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既然是仪式,那婚嫁就一定有它的习俗和规范,而这些东西往往是因为时间的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性,由此产生了大纲一致、细节不同的婚嫁礼仪。

一、婚嫁的起源及名称由来

“婚嫁”,又叫“结婚”。“婚”字是后来由“昏”字演化而来的,原来“结婚”称为“结昏”。相传古代有抢婚的风气,所以为了防止抢婚,人们在结婚时都不愿意太招摇,故新郎迎娶新娘的时辰一般定在黄昏。由此不难推断出古时婚礼的称为“昏礼”,意为在黄昏时举行的典礼。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黄昏乃阴阳交替之时,适合举办婚礼。“婚姻”一词本作“昏因”,唐朝经学家孔颖达在注《诗经 郑风》时作了如此的解释:“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在黄昏举行婚礼的习俗一直到唐朝才被打破,古时人们在黄昏举行婚礼时的主色调是黑色,唐朝以后也渐渐被大红色取代。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礼仪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才开始有婚姻关系。流传于河南省周口地区淮阳县的一个洪水神话:传说在远古时期洪水泛滥,把世界上几乎所有人、动物都淹死了,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太白金星叫他们结婚,生育后代,但他们认为两人是兄妹,便不肯答应。但是如果不这样人类就会灭绝。他们提出,如果能将割成许多段的竹子再接起来,就可以结婚。后来果真把竹子接上了,而且下许多竹节。两人还是不愿答应,又提出,从两座山上往下滚两盘石磨,如果石磨能滚合到一起,就可以结婚。但是当石磨又合在一起后,他们仍然不肯答应。女娲又出了一个主意,如果伏羲能够追上自己,就可以成婚。结果,伏羲始终追不上女娲,一只乌龟教伏羲从山的另一面沿著相反的方向追赶。女娲没有防备,果然一下子被伏羲抱在怀里;两人只好成婚。由于伏羲、女娲的成婚,才传下了后世的人烟。

二、婚嫁习俗与礼仪的演变发展

婚嫁礼仪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婚礼了。婚礼的起源大概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引用三国时期蜀汉学者谯周《古史考》云:“伏牺制嫁娶,以俪皮为礼。”但这种说法还有待考证。现在普遍认为,儒家“十三经”之一《仪礼》中的《士冠礼》的记载较为可信:“主人酬宾,束帛俪皮。”即主人为了表示对来宾的酬谢,要向来宾赠送“俪皮”①,故夫妇又称为“伉俪”。这种习俗保留的时间较长,我们根据“二十四史”所能追溯到的最晚的记载这一俪皮嫁娶之礼的记载是在《新唐书 礼乐志》中。

到了夏商周时期,婚嫁礼仪逐渐演变发展出了一种新的形式——亲迎。亲迎是六礼之一,俗称为“迎亲”,通常为男方到女方家中迎娶新娘。唐代史学家杜佑在其《通典 第十八天子纳妃后》中记载:“夏亲迎于庭,殷于堂。周制限男女之岁定婚姻之时,亲迎于户。”我们常常可以在很多影视作品中见到有男子骑着高头大马,身上披红戴花,后面跟着一台大轿,这就是亲迎的场景。

说到“六礼”,它是中国的婚姻礼仪,周代即已确立,意为从议婚到完婚一共分成了六种礼节,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决定缔结婚姻;纳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请期,即男方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六礼的严谨完备体现出了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婚嫁的重视,实际上反映了人们对传宗接代的文化心态。

秦汉时期,“六礼”进一步细化,秦始皇统一了婚嫁习俗,汉代则又丰富了“亲迎”的程序。特别是汉代,婚嫁的奢靡之风盛行:礼乐的发展,“闹洞房”的诞生,都给后世留下了不少的影响。在汉代,绝大部分地区都盛行重聘金嫁妆之风,不仅聘金甚巨,婚礼的其它方面排场也很大。早婚现象出现,黑色为尊的社会现实也让婚嫁在某些环节有所改变。

唐朝时期,作为一个繁盛的朝代,唐朝在文化上相对开明,对于婚嫁的态度也随之“缓和”了不少。上文中提到的新郎披红戴花,以轿迎娶新娘的习俗就是从唐朝开始的。唐朝迎娶新娘的时辰也由唐初的黄昏到中后期变成了白天,其婚嫁的奢侈之风比汉代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宋朝时期,虽然与外界交流较多,思想相对开放,但它却严格遵守“六礼”的程序。宋朝的婚嫁礼仪大致可分为三类:一、官家之礼。这种礼仪十分的繁琐复杂,刻板地遵守古制,讲究门当户对;二、私家之礼。较官家之礼不同的是,私家之礼对古礼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对俗礼有所吸收,这种礼仪受到了士大夫家族的青睐;三、民间俗礼。这种礼仪是总的三类婚嫁禮仪中最“接地气”的一种了,它的喜庆成分较浓。

明清时期,婚嫁礼仪进一步丰富,程序也进一步复杂化,各阶层婚仪规格呈区分化趋势。

近代以后至今,西方的婚嫁习俗礼仪中有一部分与我国传统婚嫁礼仪结合在了一起,构成了我国婚嫁礼仪新的发展,内容形式更加的丰富。

三、从婚嫁习俗礼仪看中国文化的内涵

婚嫁一直以来的唯一目的无非就是传宗接代,一直到最近几年才这种思想观念才慢慢改变,甚至出现不要孩子的“丁克家庭”,但繁衍后代仍然是婚嫁的主要原因。几千年来,人们对于婚嫁的态度已经根深蒂固,从所反映出来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我们当代大学生爷爷辈甚至父母辈的长辈常常在子女过了而立之年还没有结婚对象的时候,会催婚甚至逼婚,原因有两点:一、自己的子女年纪大了还未成家会被别人说闲话;二、没成家意味着没有子嗣后代,而儒家思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观念已经在中国人的心中打下了一个深深的烙印,长辈们和子女们都背负着这个思想枷锁。

婚嫁礼仪的发展程度同这个民族对自身的文化认同有一定的关系。前文也提到我国从周代就形成了程序完备的婚嫁礼仪“六礼”,说明我国的文化十分繁荣,民族认同感较强。我国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国家和民族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礼仪规范,而婚嫁礼仪仅仅是其中的一种礼仪,它在我们历史发展、朝代更替的过程中不断发展演变,其间就是收到了我国各时期文化的影响,从各时期婚俗婚礼的具体程序内容来看,婚嫁礼仪受占中国文化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的影响最为深刻。时至今日,中国基于儒家宗法思想的嫁娶观念仍然是主流,其背后隐含的却是中国封建社会下的传统思想。

透过中国婚嫁习俗礼仪,我们不难发现封建时期的人们普遍认为婚姻是传宗接代的一个手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主流婚嫁意志观,甚至明清时期程颐提出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点,这些都值得处于现代社会中的我们去反思。

注释:

①郑玄注曰:“俪皮,两鹿皮也。”即两张鹿皮,数量是二意味着好事成双。

【参考文献】

[1]甄进忠.中国古代婚礼浅论[J].中州大学学报,2005(2):34-36.

[2]夏乐.从南阳传统婚嫁仪式试析民间文化心理[J].知识经济,2009(9):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