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两山”思想哲学意蕴及浙江实践

2019-07-24黎超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黎超

【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一直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思想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论,是其治国理政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两山”重要思想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已经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行动纲领。

【关键词】“两山”思想;历史唯物主义;生态文明;绿色发展

2005年8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安吉县余村考察时首次提出了“两山”思想的理论雏形,之后又通过《浙江日报》、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等多种方式、多种场合的阐述,逐渐被国内外的人们所知晓,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2015年3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论思想正式被写入中央文件,成为指导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一、习近平“两山”思想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意蕴

“两山”重要思想,是新的发展观、财富观、价值观,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的辩证关系,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光芒,既通俗易懂,又充满内涵,为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1.“两山”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继承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年)中就提出过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思想:“土地是一个大试验场,是一个武库,既提供劳动资料,又提供劳动材料,还提供共同体居住的地方,既共同体的基础”。事物是永恒发展的,是相互联系的,我们不能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这两者割裂开来。在我国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大致可以将对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关系认识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很显然这一阶段是以牺牲资源环境来获取经济利润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味地向自然索取,却忽略的环境承载力的问题,导致资源被无节制的消耗,利用率低下;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个时候由于人们忽略对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导致可利用资源减少,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人们开始转变观念,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注重环境的保护;第三个阶段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好绿水青山就可以为我们带来金山银山,认识到生态优势和经济优势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认识,是对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更深入的理解。

2.“两山”重要思想蕴含了中国传统生态哲学的智慧。

早在古代,那时的哲学家们就提出“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提倡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孟子也提出过“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人;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生态思想。习总书记提出的“两山”思想在充分吸收中国古代优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秉持了遵从生态法则的大逻辑,饱含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充满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生的哲学精髓。

3.“两山”思想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根本追求。

“人同自然的和解”与“人同本身的和解”,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重要命题。“人同自然的和解”是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类在与自然相处时,要考虑自然的承载力,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内部规律,使得生态循环系统自动恢复平衡状态。这并不否定我们向自然界获取资源的可行性,而是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时,务必突出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可持续性,优待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人同本身的和解”,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解,这两者关系的冲突最主要表现为利益冲突,即个人利益冲突或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冲突。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只有共产主义才能实现这“两个和解”,合理地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共产主义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换言之,共产主义就是生态文明高度成熟的社会。“两山”理论,侧重于解决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关系,强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和谐共赢的辩证关系,是新时期“两个和解”理论的形象描述。

二、“两山”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走向和谐的未来方向

1.是把资源优势变经济优势的有效途径

“两山”思想也使全国各地的发展理念发生了转变,简约适度和绿色低碳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标准,更加追求合理消费,反对浪费。对于那些拥有“绿水青山”但缺少“金山银山”的地区而言,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更需要发展理念的创新,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不要为了经济利益而一味地损坏自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尊重自然规律和市场规律,给自然留下继续发展的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生活家园。

2.是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的保障

“两山”思想要付诸实践,必须要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有效落实,早日让那些已经具有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地区达到全面小康,对于生态环境好但经济水平一般的地区,要逐步使当地群众感到生活质量的提升,逐步提高他们的生活满意度。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的建设不仅仅指环境的建设,更是人民生活幸福感的建设,如果没有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么“两山”思想就失去了它所存在的意义,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两山”思想不仅仅是针对我国乡村的建设,同样也对我国的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现在一些城市空气质量不好,我们要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让人民群众呼吸新鲜的空气”,我们要坚持新型城市化发展方向,减少工业带给城市的污染,全面推进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的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3.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助推器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要从源头、过程、后果这三个环节入手,深化改革,转变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我国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进程。建立健全高效率的资源利用体系,大力发展循环产业,在工业、农业、服务业等树立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优化能源结构,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范围,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三、“兩山”思想在浙江的展开与实践

浙江江流曲折,山川秀美,在践行“两山”思想方面有着鲜活的生态优势。作为率先发展的省份,浙江展露出“后工业时代”的曙光,理应成为生态建设的“领头羊”。当前,浙江正走向“知识之乡”“服务之乡”“生态之乡”,我们理应保持对“先污染,后治理”的警惕性,合力推进“五水共治”“五气共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要守得住前辈留给我们的“金山银山”,保护好上天赐给我们的“绿水青山”;既要走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康庄大道”,也要走向青山绿水之间的“乡间小道”。

【参考文献】

[1] 郭占恒.“两山”思想引领中国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3):20-25.

[2] 周宏春.“两山”重要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J].中国生态文明,2015,(3):22-27.

[3] 沈满红.“两山”重要思想在浙江的实践研究[J].观察与思考,2016,(12):23-30.

[4] 钟其.“两山”论:生态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思想—兼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普通型发展,[J].观察与思考2015,(12):42-48.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绿色发展生态文明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