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思考

2019-07-24顾惠黎

智富时代 2019年6期
关键词:考核制度完善公务员

顾惠黎

【摘 要】公务员考核制度始终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的标准来培养选拔干部后备力量,此项制度也是评价公务员的工作实绩和德才表现的重要途,现在,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虽然有所完善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对照问题寻求更加完善的措施来改进公务员考核制度,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已作为对完善公务员制度的一点补充。

【关键词】公务员;考核制度;问题;完善;思考

公务员考核制度是政府作为对公务员选拔、监督、评估的一个依据,也是促进公务员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意识的一种激励。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有利于提高机关人员的廉洁意识也有利于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公务员考核制度

公务员考核制度是行政机关对照工作标准对公务员在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素质等行为的一个评价,并以此作为考察公务员留任的依据,公务员考核制度也是作为对奖惩、使用、晋升公务员人事管理的依据。公务员考核制度分三个时间段。第一为平时考核,就是对公务员日常的考察,看公务员平时工作的表现,这种考察的奖励和惩戒是为了最后考核积累资料。第二个是定期考核,就是每隔一段时间有计划地对公务员进行较为全面的考察,这种工作总评结果将会影响公务员职场的调动,也是人事管理活动。第三种是专门考核,就是对公务员在特定事件表现出来的能力进行的考察和评价。

二、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也在不断充实和完善中,虽然公务员考核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也较为完备,但是,干部人事制度在不断改革不断深入,有关公务员制度考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

(一)标准和内容太过笼统

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只注重定性忽视定量,人事管理中的两种基本考核方法是定量和定性。定量考核是采用计分考评、民主考评、奖惩考评,通过数据形式,对被考核人员进行量化获取考核结果。定性考核凭印象、靠感觉,运用综合分析对被考核人员进行概括性的描述。公务员考核分为五个方面:德、能、勤、绩、廉[1]。但在实际工作中,考核的五项指标过于笼统,很难区分考核结果,使得尽心尽职自觉性较强积极性较高的职工受挫伤。反而是一些动动嘴吧不干实事的领导干部受到利益。这样很难真实地反映公务员的工作作风、状态和实绩。这些内容难以量化,对指标的考核也难以确定,而很多单位在考核中只注重公务员的定性考核,对定量考核往往忽视。公务员考核制度中对重点绩效不能有效落实。

(二)对考核工作不够重视

现在的公务员考核制度中不注重对民主测评的考核,对民主测评工作不够重视。这种定性为主定量为辅的考核方式,最终只能作为考核等次的参考。“和谐”的社会理念中受传统的“和为贵”思想影响,考核中不注重实效而重视程序,使得年年是老一套的考核,没有完善提高,这种模式的考核制约了考核的发挥没有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三)没有科学合理的标准量化

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着等次不合理的设计、没有科学合理的考核标准测试来量化。在公务员考核制度中缺少具体标准里作为衡量干部的实绩。没有支持的定量考核来,在实际操作中难以把握考核要求和标准,最后会影响考核的质量。公务员考核制度中缺失量化考核会导致考核标准模糊而难以估量,这样考核等次差距很难拉开。优秀公务员和合格、不合格的很难评定出结果,很的起到对公务员的真正考核。

这些形式主义的问题影响了公务员的可信度,没有起到奖惩效果。公务员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公务员考核制度有必要进行改进,公务员考核制度需要客观公正地来考核,只有客观公正的考核才能促进竞争公平、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党风廉洁。因此只有健全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才能为社会提供思想素质好、懂经济法律和管理的新型公务员人才。

三、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思考

为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做好公务员的考核工作,先要建设一个比较强的考核制度框架体系,这个框架体系要求有适用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考核的正确性彻底性和积极性,才能为考核工作提供具有针对性、规范性和合理性的理论基础。

(一)建立规范的科学的考核指标

公务员制度是对公务员的考核,要求公务员做到德才兼备,是对公务员范围内的人才评价的一个体系。首先,为规范公务员的职位标准和职业分类,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必须根据公务人员的业绩,知识、思想品德和业务能力来对公务员进行核评价。根据公务员的不同岗位不同需要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岗位职责规范,建立公务员的考核标准必须要有科学根据符合考核干部政绩的标准,对公务员的分级考核提供有力依据。其次,可以统一构建公务员考核规范其行为,让考核所涉及的项目与内容相符合相统一,对同层次、同类型、同级别的公务员,在尺度上要求一致达到统一水平,对不同层次级别、不同类别职位的公务员的考核要求也有不同。总的来说,考核内容多点刚性,少点弹性,要讲究实效性,不能有随意性,紧密联系实际。最后希望公务员考核制度制定的标准要具体、有量化,要有可操作性。公务员具有不同等次,考核标准也要根据不同等次来制定,必须根据适用性和可操作来完善,尽量不要使用概念性语句、搞程式化,不能有模棱两可的形式主义。要做到形式和内容相统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融合抽象与具体,使各等次的公务员考核标准达到具体、真实、量化,没有半点歧义,坚决杜绝考核者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或平均分摊对被考核者评定等次的现象[2]。

(二)增加激励功能做到赏罚分明

就目前情况来看,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奖惩不够完善,奖优罚劣不够力度,在奖优罚劣上缺乏激励功能。为了完善这一机制,第一要考虑调整考核各等次的比例。根据实际情况来看,在不同人群中优秀的人所占比例是大多数,所以要适当增加优秀等次的比例,这样才能提高公务员争取优秀的积极性,让公务员都自觉积极成为优秀的公务员。第二,根據对不同层次级别的优秀公务员规定一定比例,不能让主要领导人独揽优秀,把优秀名额分配给基层的公务员,做到两者兼顾。第三,要进一步细化、量化公务员是称职还是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次来制定标准,根据考核条件,明确标准、具体落实可供操作,带有警示教育来增强公务员的危机意识。除了激励功能上要增加,公务员考核结果使用上也要做相应改进。通过几年来的比较,公务员考核制度在级别工资上,原来公务员级别工资晋升时间慢、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改进后可以根据年度优秀考核可调整为连续两年优秀或三年的,在称职晋升一级还可增加级别工资,这样缩短了公务员职称晋升时间也为公务员增加了工资。其次对考核后成为优秀公务员的在职务晋升、培训、奖励等方面也要有具体说法[3]。优秀的要奖励对于不称职的就要加大惩罚力度,而对考核为基本称职或考核在末位的称职公务员,也要有相对应的具体规定。最后,对年度考核结果要严格审查并兑现制度规定的,只有这样依照制度来认真考核才能激发公务员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公务员受到鼓舞,让他们顶着压力、面对紧迫感,负重前进,充分发挥考核带来的激励作用。

(三)加大平时的工作考核力度

平时注重考核,加大考核力度,做到常态化是避免考核虚化、考核功能弱化的有效途径。没有常态化的考核,就没有年度考核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搞好平时常态化的考核,必须做好几个方面的环节:第一点是健全制度规范。确保平时考核真正落到实处就要提高平时的考核地位,建章立制,有规范。如建立日常考评登记制度、月实绩考核登记制度、个人能力素养登记制度等,用科学规范的制度来对平时业绩进行考核。第二点是明确考核内容和标准要具体明晰。平时考核内容可分两个方面,一是岗位共性目标考核,二是岗位业务目标考核。共性目标以德、勤、廉三方面为考核内容,其中有政治思想表現、道德品质,缺勤与遵纪守法、工作态度、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岗位业务目标考以才能、成绩两个方面来考核,主要是个人能力素养和业务水平以及各阶段工作成绩、工作效率等。对施行的定量考核,有具体明确的标准,对考核指标要素统一分值,规定加分、扣分办法,考核标准尽量体现合理性与激励性[4]。对平时的考核采用每周实情小结、每月自评、每季度定量考核、半年定性评价、年底综合考核的办法。

(四)完善公务员年终考核办法

需要有严格的考核操作程序。考核准确的关键需要有规范的考核程序来提供,严格按程序操作才能保证考核工作不流于形式。要切实维护年终考核程序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考核工作程序具有法律效力,一经认定,任何人、任何单位组织不能随便修改,在考核上,平时考核作为基础,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合群众评议和组织考核,做好相互评议和基层评议。按照公务员岗位不同实行分级考核,把相同职级的公务员集中在一起进行考核,上级考下级、一级考一级;同一级别的正副职不能放在一起考核。要有完善健全的考核监督机制。确保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公平公正,必须健全与之相配套的制约机制。公开考核结果,做到及时公开公示接收监督。

四、结论

为了完善公务员考核制度,让其作为对公务员评价、规范公务员的行为的有效保证,必须做到量化考核,分级分类考核、以人为本德才兼备,要根据平时考核外加年终考核来衡量公务员是否称职,同时也要加强公务员干部队伍建设,激励公务员在工作岗位发挥自己应有的才能,相信通过不断完善改进后,公务员考核制度会越来越规范。

【参考文献】

[1]戴晓娟.关于完善国家公务员考核制度建设的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 2011, 32(9):16-19.

[2]王焰.关于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J].技术与市场,2007(2):75-77.

[3]熊莉萍,逯忆,王楷楠,何志扬.论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新规定:内容、问题与完善[J].经济师,2005(12):41-42.

[4]宋超,王菁.论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的完善[J].理论导报,2012(2):32-34.

猜你喜欢

考核制度完善公务员
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与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篮球公务员
高校教师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实施现状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事业单位人事劳资管理工作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