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工1961”进社区打造高品质生活个生服务业促进北京消费升级
2019-07-24
北京京工服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工集团”)为进一步推动品牌转型升级、业态创新,围绕服装品牌进社区服务项目创意,结合《北京市提高生活性服务品质行动计划》等政策性文件支持,成立社区事业部。从2017年起探索品牌进社区服务发展模式,通过开设连锁店铺,在为百姓提供品牌成衣的同时,提供修衣、改衣、定制等百姓急需的各项服务,打造“京工1961”社区店的品牌服务。
多元化服务,打造“京工1961”社区店
多元化服务是“京工1961”社区店的重要特色,通过提供修衣、改衣、服装定制、旧衣创意改造等多项服务,打造“京工1961”社区店。每家“京工1961”社区店在装修改造的过程中,都会结合当地社区社群的特点,注重装修品质和品位,尽可能为百姓提供简约而不简单的设计,温馨而又舒适的购物环境。每家店内除提供饮用水、茶点、纸巾、无线网络等服务外,还提供快递代收代发,重要物品寄放与工具借用等服务,多元化一站式服务满足了社区居民的多方位需求。
“重启”品牌,推动消费升级
“重启”品牌,让老字号品牌在新的消费升级浪潮中生存,不仅需要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更需要重新探索品牌的意义和打开方式。
京工集团旗下拥有“雷蒙”、“伊里兰”、“haoxuesheng”等众多品牌,“京工1961”社区店结合品牌优势,为不同年龄的消费群体提供了全品类产品。目前,在店内“重启”京工集团自有品牌外,还与“铜牛”、“绿典”等品牌开展合作,众多品牌的加入更加贴近社区居民需求,让消费者在店内有更多的选择。
继而通过和工艺美术大师合作引入了京绣产品,给消费者带来品牌的升级体验,为品牌增添附加价值,也为传承“燕京八绝”技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
为更好的满足一些消费群体衍生的个性化需求,“京工1961”社区店还在服装搭配、陈列等方面下功夫,为单品搭配了各类时尚配饰,如项链、耳环、手链、钱包、戒指、发饰等,为消费者搭建一个完整的时尚消费体系,多方式迎合甚至是创造社区店的需求。
大数据驱动“零售+服务+互联网”新模式运营
为了进一步提升“京工1961”社区服务项目的运营、管理能力,京工集团以新商业思维为核心,即“一个中心、两个维度”,构建“零售+服务+互联网”的全新社区服务模式。并与北京联合大学商务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借助联大商务学院在网络营销、管理科学、大数据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优势,开展了社区服务模式的研究,通过数字平台的建立,推进实体店与互联网相结合。
“一個中心”是要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通过大数据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居民对于修衣、改莨洗衣、窗帘布艺等方面的需求,围绕时尚与个性的服装服饰需求,深入开展服装定制业务。
目前,“京工1961”社区店已成功开设5家店铺,分别是草桥店、西坝河店、友谊店、亚运村店、金源店。线上线下统一整合形象,线上通过网站页面,线下通过店内的情景化陈列、POP等,呈现一致的品牌形象,并通过打造终端的场景营销,加强消费体验。
“两个维度”第一个是时代性的时尚;第二个是线上线下互动性。通过与大众点评等平台的合作,提升网络排名,提升曝光度,方便消费者快速了解“京工1961”社区服务品牌,并能够快捷找到社区店的分布,同时运营微信服务号,策划高质量的营销内容。运营团队不断进行宣传渠道的创新,结合目标市场的触媒习惯、渠道购买习惯、信息来源,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内外”兼顾,与消费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根据品牌定位、目标消费群的特点,培养店内的忠实顾客,完善客户关系管理,形成了社区店自有的消费群体。
京工集团是有着50多年历史的国有服装品牌企业。此次主动适应首都城市功能定位,推出的“京工1961”社区店两年以来,涉足社区经济、拓展品牌服务社区的业务,引导着社区服务向个性化定制、品牌建设、一站式消费、线上线下融合等方向发展,形成了新的消费趋势,点燃了消费热情,提升了生活性服务业的品质,增强了消费者的获得感,体现了京工集团社会责任。
未来,京工集团将继续关注服务功能的搭载,增加服务品类,建立标准化流程,优化售前售后服务体验度,使服务更贴近居民生活,实现服务体验增值,增加品牌与消费者黏度。“京工1961”社区店会继续实现扩大连锁经营规模的计划,扩充店内品牌品类,扩大品牌影响力,努力将“京工1961”品牌打造成为城市社区服务,提升百姓生活质量的一张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