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土文化元素的融合与创新

2019-07-24李艳

艺术科技 2019年9期
关键词:融合创新文创产品

摘 要:以闽南本土文化元素作为区域文化创意产品背景,从文化性、历史性、创意性等角度探析闽南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如何从本土文化元素中收集文化资源和提取文化元素形态,以现代审美观念对本土文化元素加以提炼、改造和运用,将特色文化资源融入具体设计当中。

关键词:闽南文化元素;文创产品;融合创新

0 引言

文化创意产品具有文化传承的属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可以通过与一个地区独特文化元素与商品的融合,用现代创意思维和创造性的方法对既有本土文化元素进行再设计、再创造,将特定的文化符号转换成设计的元素,运用到产品的形态上来并渗透到当地人的生活之中,以此展示和传播传统文化。消费者通过产品相关的使用信息获取熟悉的文化特征,从而唤醒感觉记忆,实现情感上的认同。

1 以传统为源,对闽南本土文化元素的思考

闽南文化起源于漳州、泉州,泛指居住和生活在福建南部地区的人们共同创造并世代相传的区域性文化。闽南本土文化元素包罗万象,形式丰富、流传久远。在画家的笔下,红砖古厝燕尾脊是本土建筑特色;在民间艺人的剪刀下,剪纸是本土艺术形式的表现;在摄影师的镜头里,歌仔戏、高甲戏等戏剧交相辉映;在画家的画布上,奇特造型的土楼建筑是本土特色风光……闽南本土文化凝结着闽南人的精神与信仰,众多的名胜古迹及民间艺术为创意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如何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融合,用新的体验与知识找回、激活、重组个体身上传承了数千年的优秀文化基因,使传统文化再次获得活力与生机成为当代设计师关注的重点。[1]通过探寻与思考去提炼闽南本土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在创新文化产品设计上汲取传统文化精华,以造物为媒介,使文创产品的形象更加具有代表性和感染力,努力挖掘当地本土文化元素与文创产品设计的融合点,进而探求如何将两者结合应用,以现代设计思路和观念对本土文化元素加以提炼、改造和运用。

2 以寻根为基,在考察调研中感受本土文化

一个优秀的文创设计师必须具备文化资源观察与再创造的专业能力。其文化底蕴、人文知识的积累必须走出工作室去现场观察、感受和调研,以此获得创作的灵感。闽南本土文化元素涵盖文化、民俗、风光、美食等领域。设计师可以通过对闽南地区博物馆、非遗馆、古建筑、民间手工艺作坊等实地参观考察,和民间工匠和艺人的交流学习,提升传统文化素养。比如为了更好地了解闽南建筑文化,可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群,如漳州的历史古街、九十九湾、埭美村、泉州的蔡氏古民居等地进行实地走访调研,并收集图片资料及采访记录,通过寻根探源,更细致地了解本土传统文化内容,并通过前期的调研确定感兴趣的创作切入点,明确方向进行更深入的探寻,为后期具体设计元素的提取做好准备。

3 以融合为本,从本土文化中提炼设计元素

文创产品的设计融入本土元素最重要的目的是以产品为载体传承本土文化。为了更好地与当下文化精神、时代要求相契合,真正做到传统文化的延续古为今用,将现代产品与本土文化元素融合,可以从多元化、多样性方面作为切入点,提炼本土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设计中。

3.1 平面式的設计

平面式设计又可称为嫁接式设计,在产品外观上面植入代表本土文化元素的纹样、图形、符号。这些图形通过适当的变化,更加具有装饰性,与产品相协调,创造出优良的视觉效果。其重点在于对本土装饰性元素的提炼和嫁接,并通过适当的材料工艺的创新使产品更加适应大众的需求。这种设计方法运用较普遍,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文化创意产品采用此法,主要应用在较常见的商业产品外观的包装袋上以及软装设计、服饰品等产品上。这种设计方法简便、设计周期短、开发成本低。漳州的市花是水仙花,又名凌波仙子,本产品利用现代的转印技术将水仙花的原型移植到陶瓷上,整套茶具色彩雅致、美观、实用。

3.2 转换式的设计

转换式设计与平面式设计相比较,不只是简单地将一个现有文化元素的图案附加到一个器物的表面上,而是对原有特定的本土造型元素进行适当的变形或者简化,提炼出更加具有代表性的形态元素,通过对本土文化元素的提炼转换为产品造型形态,从而与产品的内在结构功能相匹配。这种设计方法既保留原有文化元素的内涵,同时也使之在产品的使用中更具美感和实用性。在设计上依据提炼的原型或母体,化繁为简、取形达意,逐渐深化的设计思路进行创作。例如,以闽南建筑文化作为主题进行元素提取和创作,如图3将闽南民居山墙外围上的装饰形制及纹样化繁为简,并将简化后的纹样再转换到产品上,设计巧妙,独具匠心。

3.3 意蕴式的设计

意蕴式设计是文化产品设计的较高层次,它剥离了具象元素与符号,并不是对文化元素外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注重发掘文化信息与文化元素深层次的核心内涵,即对象的审美个性以及文化的精神气质。[2]这类设计是将文化精神内涵转化到现代产品中,虽然具象的文化元素符号在产品上已经消失,但会在产品中慢慢品味出设计中的传统韵味。如图4《一枝春·来呷茶》,本设计作品外包装采用瓦楞纸、牛皮纸的材质,将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的拓印手法运用到包装上,用闽南语“来呷茶!”唤起人们的乡音、乡情。一句闽南乡音,亲切、朴实、自然。

3.4 系列化的设计

系列化设计主要是从本土文化元素中提炼一个题材或形象,创作者在设计出具有代表性的主题元素的基础上,通过系列化方式应用在不同文创产品载体上,产品呈现多品种、多样性的特点,虽然在色彩、形态、图样等方面主题元素被不断重复,但却通过系列化的表现更加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同质化且缺乏新意的文创产品已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目光,文创产品设计需要趋向于开发出符合现代人“快速”“多变”和“多元化”等喜好的产品。[3]因此,在设计中除满足其审美要求外,还需在产品的设计形式上更加丰富,采用多样的设计方式,有助于本土文创产品深度的挖掘和广度的拓展,系列化的文创产品相较于单一的产品更能满足大众多样的消费需求。如图5文创作品《瓦系漳州郎》,以“开漳圣王”陈元光、漳浦县唯一的鼎甲三及第林士章、近代著名作家林语堂以及中国现代小说家许地山为原型,设计出4个具有代表性的兼具传统元素与现代潮流的Q版形象,并延展制作出一系列衍生品。

4 以创新为魂,在应用中传承本土文化元素之美

文创商业悄然来袭,文创产品是创意者以文化为根基,以创新为手段,是创意者通过对本土文化的深度解读后设计出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创意产品。[4]闽南本土化文化元素与实用产品相结合必须以创新作为关键,市场上现在的文创产品众多,要求设计师不断在实践中多思多变。闽南文化元素的资源丰富多彩,给设计师提供了大量的创新灵感源泉,通过对当地独特的文化元素与商品的嫁接,展示和挖掘本土文化之美。艺术要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优秀的文创产品是传播闽南本土文化的一扇窗口。近年来,闽南文化创意产品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许多本土设计师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在2019年伊始,漳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漳州市首届文创设计大赛以“新时代、新文创、新发展”为主题,大赛力求挖掘和发扬闽南优秀传统文化,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创作品。这些获奖作品创作主题内容紧贴闽南本土文化,将文化内容与创意、产品完美融合,独具创意、美观实用,极好地诠释了本次大赛的理念与内涵。[5]其中,福建黄金时代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创作的“文旅造物”金奖作品“虎见”系列指纹笔记本,加入了闽南歌仔戏等元素,整个设计精美且富有创意。目前,这款笔记本已经在全省售卖。本次文创大赛还涌现出许多年轻设计师的作品,如恭骏文化传媒公司负责人恭骏是一个“90后”的新生代设计师,其原创作品厝味红包,将闽南的传统古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骑楼古街牌坊、燕尾脊等元素与闽南话元素融合,呈现浓郁的闽南特色风情。这些优秀的文创产品展现了闽南本土文化元素之美,本土文化经过岁月的沉淀,更加具有艺术性和独特性,它不是过时的、冰冷的,通过融合与创新让它们焕发了新的活力和生机,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闽南,爱上闽南文化,让闽南独特的本土文化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

5 结语

传统文化为创新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在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上,设计师应在创意构思上突破固有的观念和思路,立足于地方特色文化,用专业的造诣、独特的眼光发现与探寻本土文化元素,将本土文化元素融入文创产品的设计当中,创作出更多既有艺术美又有本土文化内涵的独特产品并以多样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形式迎合市场需求。在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又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于润物细无声中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传播,这对于本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文化创新的“术”与“道”[DB/OL].光明日报·光明网,http://news.gmw.cn/2018-12/15/content_32172109.htm,2018-12-15.

[2] 欧阳华,张力丽.博物馆文化产品的创意设计研究[J].包装世界,2017(02):101-103.

[3] 张歆.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策略[J].设计,2018(10):55-56.

[4] 易平.文化消费语境下的博物馆文創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18(08):84-88.

[5] 文化与产业相融合.漳州市首届文创设计大赛落幕[DB/OL].大闽网/腾讯网,http://fj.qq.com/a/20190118/007732.htm,2019-01-18.

作者简介:李艳(1975—),女,重庆人,厦门大学艺术硕士,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融合创新文创产品
文化文物单位开发文创产品意义重大
苏州昆曲文创产品的再设计研究
小学“优课”教学模式的多元分析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创产品中运用的教学改革